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主要情形包括: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的数量、次数较多,获利较大,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给公民个人生活或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所出售、非法提供的信息被他人用于违法犯罪活动。
一、民法保护个人信息吗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的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民法典》未明确将个人信息规定为一项具体人格权,因为在立法过程中是否将个人信息上升为具体人格权加以保护存在很大的争议,而且考虑到将来会专门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故民法典将个人信息作为人格利益加以保护。
二、个人信息与隐私权的关系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的规定,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等。根据《民法典》一千零三十二条的规定,隐私权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秘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个人信息和隐私权都体现了人格利益,均采用披露的方式对权利进行侵害。
二者的区别在于:隐私权的客体主要是私密信息,个人信息权的客体除了私密信息还包括已在一定范围公开的信息;隐私权是维护个人的私生活安宁、个人私密不被公开、个人私生活自主决定,个人信息是对其信息的支配和自主决定;对隐私权被侵害的救济方式包括要求停止侵权或排除妨碍,对个人信息被侵害的救济方式包括更新、更正等。
个人信息中隐私的部分具有双重性质,既属于个人信息的范畴也属于隐私权所保护的秘密,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的规定,个人信息中的秘密信息,优先使用关于隐私权的规定,若隐私权中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定。
-
个人信息非法获取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411人看过
-
公民个人信息非法获取罪定罪标准有哪些?
200人看过
-
泄露公民信息的需要承担什么责任,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构成条件有哪些
374人看过
-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个人信息罪定义
413人看过
-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量刑是否与获取信息数量有关
233人看过
-
如何界定公民个人信息非法获取罪
404人看过
自然人即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其外延包括本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自然人与公民不同,公民仅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自然人得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 更多>
-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定义是什么,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取保山西在线咨询 2022-01-20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是否能取保候审,要看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
-
哪些情形会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02提供他人住宿信息500条以上的,属于情节严重。如果符合立案标准,则可能被判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的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属于情节严重。
-
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罪怎么判?是否构成的?山东在线咨询 2023-06-16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罪既遂一般会这样判:行为人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区别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14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通过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行为人以秘密窃取或者故意泄露、使用,或者违反约定,侵犯商业秘密,造成商业秘密权利人重大损失的行为。二者的侵害客体不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量刑标准可参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