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当事人进入法院的门槛抬得很高,就是把需要诉讼保护的国民堵在法院的门外。以民事诉讼来解决纠纷或者保民,应该像治水一样去疏导而不是堵塞,这既是国家治理的一个理念,也是我们修订民事诉讼法的一个理念。
在英美法系国家,常把民事诉讼比作民事战争,当事人双方都拿着剑和盾,也即是基于平等武装理念,原告和被告以平等或对等的诉讼权利武装自己,以赢得诉讼。虽有民事战争的比喻,但在现代法治社会,诉讼必须具有正当性,遵行正当程序保障原理,强调必须经由正当程序获得胜诉,反对来自对方当事人的突袭式诉讼和法官的突袭式裁判,禁止使用诸如暗渡陈仓、上屋抽梯、瞒天过海、美人计等战争计策。
那么,何谓民事诉讼的正当性?何谓正当程序保障原理?正当性,又称正统性、(广义的)合法性,主要是指某项制度或某个做法具有能被社会成员普遍认同、信任、接受或支持的属性。民事诉讼的正当性,则指民事诉讼具有能被当事人及一般社会成员认同、信任、接受或支持的属性。满足或符合正当性要求的诉讼程序,就是正当程序。正当诉讼程序的法律化,则是具有正当性的诉讼法。依据此种诉讼法进行诉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诉讼的正当性,正所谓法律是正当化的准则。
笔者认为,民事诉讼的正当性具体包括进入诉讼程序的正当性、诉讼过程的正当性和诉讼结果的正当性。从权利的角度说,这些内容恰是当事人获得正当程序审判的权利和获得适当及时执行的权利。对此,具体阐释如下:
一、进入民事诉讼程序的正当性。进入民事诉讼程序的正当性包括:进入(启动)审判程序的正当性和进入(启动)执行程序的正当性。从权利的角度说,前者要求保障当事人的民事诉权或起诉权,后者要求保障当事人的执行请求权或执行申请权。
法谚云:没有救济的权利不是权利。在现代法治社会,当事人享有民事司法救济权,即当人们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发生争议时,能够充分获得公正、及时的司法救济。现代法治国家向国民充分开放民事诉讼作为权利救济或纠纷解决的方式,是国家向国民承担的义务。因此,民事诉讼程序的启动要件(起诉要件和执行申请要件),不得过分严格而阻碍当事人请求诉讼救济。
现在,我国许多人士主张,提高当事人进入法院的门槛(起诉要件和执行申请要件),防止大量无需诉讼解决的案件涌入法院,以减轻法院的负担。在现代法治社会,法律是国家治理的一个正常途径。国家治理当中有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是保民(治民这个词语或说法并不妥当)。把当事人进入法院的门槛抬得很高,就是把需要诉讼保护的国民堵在法院的门外。以民事诉讼来解决纠纷或者保民,应该像治水一样去疏导而不是堵塞,这既是国家治理的一个理念,也是我们修订民事诉讼法的一个理念。
二、民事诉讼过程的正当性。进入诉讼程序后,当事人应当能够获得充分的正当程序保障,主要包括:
公正方面的程序保障,对应于民事诉讼公正价值,其具体内容是:
(1)法官中立,即任何人都不能是自己案件的法官。
(2)当事人平等,即武器平等原则。
(3)程序公开,即正义不仅应当得到实现,而且应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4)程序参与,即任何一方的诉词都要被听取。
(5)合乎比例,如古希腊先哲所言:公正,就是合比例;不公正,就是破坏比例。
效率方面的程序保障,对应于民事诉讼效率价值,其基本内容是:在保证诉讼公正的前提下,及时审判执行,节约诉讼成本。及时审判执行的意义,可借用莎士比亚的一句戏文来表达,即待到草儿青青,马已饿死。诉讼成本被喻为生产正义的成本。正如某位学者所言:面对着现代社会中权利救济大众化的要求和趋势,缺少成本意识的民事诉讼制度更容易产生功能不全的弊病。公正方面的程序保障和效率方面的程序保障是一致的,如培根所言:(法官)不公平的判断使审判变苦,迟延不决则使之变酸。当事人获得正当程序保障属于程序性人权的范畴。
三、民事诉讼结果的正当性。仅仅要求或强调获得正当程序的审理和执行,仍是不够的。民事诉讼正当性的第三方面的内容是:诉讼结果的正当性,旨在通过正当程序来保护民事权益和解决民事纠纷等,即通过正当程序来实现民事诉讼的目的。诉讼结果的正当性,其主要内容是:
(判决)被作为真理来接受。这既要求相同或相似案件应作相同或相似处理,又要求判决采用真实事实和正确适用法律,以充分实现民事诉讼的实体正义或实体价值。正所谓:好的法律应该提供的不只是程序正义,还应该致力于达到实体正义。
适当和迅速地执行。执行权利人通过正当的执行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确定判决等执行名义所确定的民事义务,适当和迅速地实现自己的民事权益;同时,维系义务人能够以人的尊严而生活下去的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也是对执行程序的正当性要求。
过程与结果的一体性是民事诉讼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性。法谚警示我们:摧毁手段即摧毁目的。因此,我们既应尊重正当程序本身及其独立价值,又须通过正当程序得到正当的结果。
四、民事诉讼正当性:三位一体。民事诉讼正当性是三位一体的:进入诉讼程序的正当性、诉讼过程的正当性和诉讼结果的正当性,三者既有各自的内涵和独立的价值又相辅相成。在现代法治社会,当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发生争议时,当事人能够自由和便利地进入诉讼程序,经过正当程序的审理,得到正当的诉讼结果,并能得到正当执行。民事诉讼正当性是当事人的民事诉权、获得正当程序审判执行的权利与诉讼目的、诉讼价值的共同实现。民事诉讼的正当性体现了民事诉讼的道德性要求,具有普遍认同的道德基础的民事诉讼,才真正具有正当性。
民事诉讼的正当性要求,在现代国际社会具有普遍性。《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第1款规定:法院面前人人平等,在审理对被告人的刑事指控或确定当事人的民事权利与义务时,人们有权获得依法设立、有管辖权、独立、公正的法院的公正、公开的审理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诸协议等规定,各成员应采取的措施包括制定及时、有效的救济程序以阻止侵权,或有效遏制进一步侵权,并且这些程序的执行应依公平合理的原则,且不应是毫无必要的烦琐、费时,也不应受不合理的时限及无保证的延迟的约束。
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周末·邵明
-
民事诉讼抗诉案件庭审的透明度与公正性
424人看过
-
怎样正确认定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诉讼地位?
303人看过
-
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的正当性/龙峥
473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具体细节分析
289人看过
-
再审条件解析:民事诉讼当事人须知
494人看过
-
到底是行政诉讼还是民事诉讼?解析拆迁诉讼性质
375人看过
执行申请是指根据生效法律文书,享有权利的一方当事人在对方拒绝履行义务的情况下,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执行申请的期间为二年。执行申请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更多>
-
民事诉讼中如何理解民事证据的正确性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04所谓证据的合法性.是指提供证据的主体、证据的形式和证据的收集程序或提取方法必须符合法律的有关规定。证据的合法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证据必须是法定人员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收集的。收集证据必须依法进行。依法收集证据,既是程序正义的重要标志,也是在民事诉讼中获取确凿证据,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重要保证。只有合法收集的证据才能作为裁判的依据。通过违法侵犯人的身体、住所或者函件等其他通讯方法所获得的
-
未生效合同的解除正当性分析是什么?具有正当性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06未生效合同具有正当性可以解除,成立未生效的合同,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尚未具备法律规定或约定的生效要件,暂时不能完全按照当事人的合意产生法律拘束力,即不能发生合同履行的效果的合同。
-
关于反不正当竞争的民事诉讼材料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2-141、判令被告 一、被告二变更公司名称,立即停止使用“泰立”名称及不正当竞争行为; 2、判令被告 一、被告二立即停止侵犯泰立调光设备有限公司的“TL”注册商标及不正当竞争行为; 3、 5、判令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
解析民事中的虚假诉讼现象江西在线咨询 2023-01-29民事虚假诉讼的特征: 1、虚假诉讼多发于涉财产案件,一般数额巨大。当事人往往为了相当可观的利益,不惜采取违法手段。 2、虚假诉讼当事人之间关系密切,往往存在乡邻、亲属、朋友等特殊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要通过诉讼实现非法目的,需要当事人各方密切配合,这种特殊关系为双方串通进行虚假诉讼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3、多以调解方式结案。双方当事人已事先合谋串通好,且具有特殊的关系,法官很容易在较短时间内“促
-
行政诉讼中的反诉请求是否属于正当性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30国家赔偿法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1.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 2.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 3.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4.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5.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