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诈骗行为对社会的危害非常严重。首先,它破坏了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使市场主体对金融票据失去基本信任,破坏了市场信用关系,增加了市场交易的不安全感;同时它可以使得公私财物遭到极为巨大的损失,少则几万、十几万,多则成百上千万。由于票据是流通的金钱有价证券,所以票据诈骗的危害要大大甚于一般的诈骗,它的一个行为可能会危及相当大范围内的经济链条。所以,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必须对票据诈骗行为给予严厉打击。票据法规定了对上述票据欺诈行为,均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
177条规定:伪造、变造汇票、本票、支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上述罪行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的规定处罚。刑法第194条还规定,有下列金融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是明知是伪造、变造或者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二是冒用他人的汇票、本票、支票的;三是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四是汇票、本票的出票人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的。
票据法还同时规定,有上述票据欺诈行为,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授权的机构,对违法单位或者个人给予的行政制裁,是行政机关履行其维护社会管理秩序的一种手段。行政处罚的具体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警告,二是罚款,三是没收违法所得,四是责令关闭,五是责令停业整顿,六是吊销许可证,七是吊销营业执照,八是行政拘留。行政处罚机关可以根据违法主体的具体情况和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采用相应的处罚种类,对违法者进行处罚。
-
如何对绑架行为进行法律责任追究
256人看过
-
对倒卖旅客车票的行为,如何追究刑事责任
232人看过
-
诈骗已经花掉如何追究法律责任并追回损失
288人看过
-
如何追究私下交易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248人看过
-
对行政执法人员玩忽职守的行为如何追究法律责任
280人看过
-
违法分包行为的法律责任应当如何追究?
492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票据承兑法对什么行为追究刑事责任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30《刑法》第一百八十九条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或者保证,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对违法票据付款罪的民事责任如何追究?湖南在线咨询 2022-01-04根据刑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的规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进行承兑、支付或者担保,造成重大损失的,可以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可以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单位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罚。
-
股票诈骗未遂犯法人如何追究刑事责任山东在线咨询 2023-08-31股票诈骗罪既遂刑事责任的追究: 1、以股票诈骗的形式构成诈骗罪既遂的,一般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2、诈骗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的,处3-10年有期徒刑; 3、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
诈骗罪的责任追究法律规定如何认定诈骗罪辽宁在线咨询 2023-09-241、客体要件,公私财物所有权。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2、客观要件,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
票据欺诈行为追究刑事责任具体有哪些情形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05有下列票据欺诈行为之一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伪造、变造票据的; 2、故意使用伪造、变造的票据的; 3、签发空头支票或者故意签发与其预留的本名签名式样或者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 4、签发无可靠资金来源的汇票、本票,骗取资金的; 5、汇票、本票的出票人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