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而言法院都会有公告栏,可以在公告栏中察看公告信息,地方的裁判文书网上也会登入公告信息。
2、公告需要登报,一般法院登报的报纸都是固定的,可以上网在该报纸网页版上搜索。
3、可以直接打电话询问法院的立案庭。
悬赏广告的成立要件是什么?
悬赏广告既然是一种附条件的法律行为,因此其成立须具备一定之成立条件。具体而言包括:
1.须依广告的方法,对不特定人为意思表示。悬赏广告必须采用广告的方式为之,因此属要式法律行为。但究竟何为广告,应依一般社会公众之观念判断之。最简易之判断方法,就看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否针对特定相对人作出的。如果该意思表示是向某一个或者某几个特定人发出的,则难称其为悬赏广告,只能视为一般之要约。至于广告的方法,无论是采用文字广告,如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在广告栏内、电线杆上张贴广告,在公共车辆、场所内悬挂广告等,还是口头广告,如通过收音机、有线广播播发或口送宣传等,只要使用的方法能使不特定人了解其意思表示,都可以成立。
2.广告须对完成一定行为的相对人,有给付一定报酬的表示。一定行为,法律上并无严格限制,不仅指积极的作为,如寻找走失之人,也包括消极的不作为。
3.须完成一定的行为。这是广告人负担给付报酬义务的前提条件。对行为是否完成的认定,应依行为的性质而定。如果指定的行为是对广告人报告一定事项的行为,或广告含有须将完成行为的事实告知广告人的意思,在通知到达广告人时,才为完成了广告指定的行为。
悬赏合同也称为悬赏广告,是以公开的形式面向社会对可以完成合同内容的当事人支付相应的报酬,属于一种要约性质的合同,并且需要按照合同的内容严格执行,否则违约的一方依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产生争议的,可以向劳动局申请仲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被执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发布悬赏公告查找可供执行的财产。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悬赏金的数额或计算方法;
(二)有关人员提供人民法院尚未掌握的财产线索,使该申请执行人的债权得以全部或部分实现时,自愿支付悬赏金的承诺;
(三)悬赏公告的发布方式;
(四)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
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申请之日起十日内决定是否准许。
-
法院悬赏公告是通缉吗
168人看过
-
法院发布悬赏通告
468人看过
-
法院是否会持续发布悬赏公告?
282人看过
-
2022法院发悬赏公告需要什么条件
51人看过
-
信用卡逾期会被法院悬赏公告吗
58人看过
-
向法院申请悬赏公告得交多少钱
450人看过
-
法院悬赏公告怎么打?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23法院发悬赏公告需要其申请人向法院提出悬赏申请。悬赏公告应当在全国法院执行悬赏公告平台、法院微博或微信等媒体平台发布,也可以在执行法院公告栏或被执行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等处张贴。申请执行人申请在其他媒体平台发布,并自愿承担发布费用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 被执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发布悬赏公告查
-
悬赏公告已悬赏了4万是否被法院通缉辽宁在线咨询 2021-12-31不,两者是不同的,通缉是一种刑事调查手段,有明显的嫌疑人,通缉是一个对象;奖励是没有线索的案件奖励线索。通缉令是指公安机关通缉应当依法逮捕逃跑或者被拘留、逮捕逃跑的嫌疑人和逃离监狱的罪犯的法律文件。《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程序条例》第三百四十条第二款:已决定拘留、逮捕的,可以通过在线工作平台发布有关信息、拘留证或者逮捕证。当地公安机关发现网上逃犯的,应当立即组织逮捕。
-
法院悬赏老赖公告范X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20对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发行法院判决的被执行人,法院可以根据情节,作出如下处理: 1、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其贷款融资及办理信用卡。 2、限制高消费,禁止进入高档消费场所,限制乘坐高铁、火车软卧、飞机等。 3、限制出入国边境。 4、查封、拍卖、变卖被执行人财产。 5、冻结、划拨被执行人银行存款、基金、股票等有价证券。 6、抽查被执行人住所或者营业场。 7、对逃避执行的行为采取罚款、拘留等强
-
法院悬赏公告有多严重重庆在线咨询 2024-04-16法院悬赏公告不严重。当事人只要不涉及刑事案件一般不会被通缉,不会坐牢,公告一般属于因某些民事纠纷被起诉到法院,因诉讼材料送不到而采取的送达方式,但若当事人收到公告不应诉,视为放弃答辩,相关抗辩权利无法行使,法院会根据原告的诉求判决当事人承担相关责任。若一直消极不应诉,判决书生效后,原告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根据申请可强制执行当事人的财产,将当事人纳入失信人黑名单。
-
法院的悬赏公告到底是干嘛用的?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20对在公告发布后仍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人民法院将依法采取拘留、罚款、限制出境等强制措施,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