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增值税发票罪的立案标准是二十五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十万元以上的,应予定罪。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是指违反国家发票管理法规,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客体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和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责任形式是故意。
非法买卖土地使用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非法买卖土地使用罪的立案标准:
1、行为人以牟利为目的非法买卖5亩以上基本农田、10亩以上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或20亩以上其他土地的,应予立案;
2、非法获利数额达到5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
3、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此受过行政处罚后又再犯的,应予立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八条【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又虚开或者出售的,分别依照本法第二百零五条、第二百零六条、第二百零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买卖增值税票怎么处罚,买卖增值税票罪的立案标准
472人看过
-
量刑买卖增值税普通发票的规定
109人看过
-
什么是增值税发票?增值税发票的种类有哪些?
251人看过
-
关于反映倒卖增值税发票量刑标准
392人看过
-
买卖增值税普通发票如何量刑?
437人看过
-
非法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立案标准有哪些
430人看过
增值税是以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更多>
-
2022年倒卖增值税发票量刑标准的什么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121、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根据相关司法解释,销售100张以上增值税专用发票或累计票面金额50万元以上属于“大批量”;数额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销售增值税专用发票500余张或累计票面金额250余万元属于“巨量”。
-
虚开、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伪造的发票罪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青海在线咨询 2022-02-09关于虚开、购买增值税发票等,《立案追诉标准(二)》做出了相关规定:第六十一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案(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虚开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或者致使国家税款被骗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第六十二条[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刑法第二百零六条)]伪造或者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二十五
-
介绍虚开增值税发票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介绍虚开发票罪的立案标准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28介绍虚开增值税发票根据1996年10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若干问题的解释》之规定,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即属本罪的虚开:(1)没有货物购销或者没有提供或接受应税劳务而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2)有货物购销或者提供或接受民应税劳务但为他人、为自已、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数量或者金额不实;
-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是什么意思,虚开增值税发票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重庆在线咨询 2022-02-12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是指有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行为之一的,违反有关规范,使国家造成损失的行为。人民法院量刑意见(试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量刑格】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款数额1万元或使国家税款被骗取5000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虚开的税款数额每增加3000元或实际被骗取的税款数额每增加15
-
什么叫倒卖增值税发票罪陕西在线咨询 2023-08-27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是指有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行为之一的,违反有关规范,使国家造成损失的行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五条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是指有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行为之一的,违反有关规范,使国家造成损失的行为。 2、《中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