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对不可抗力是怎么规定的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01 21:23:06 113 人看过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洪水、冰雹;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三方面。

一、不可抗力有哪些

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自然灾害。如水灾、地震、台风、海啸等。2、政府行为。即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因政府发布新的法律和行政法规而导致合同客观上不能履行。3、社会突发事件。如战争等社会事件的突然发生,使原定的合同不能履行。而一般的社会骚乱、罢工等应归人意外事件领域,主要由情势变更原则进行调整。

二、不可抗力不履行民事义务责任怎么划分

如果因不可抗力而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一般不需要承担责任。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台风、地震、洪水、冰雹以及非双方当事人所能控制的社会异常事件。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全部或部分义务的,应当免除其全部或部分的责任。

三、什么是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

所谓不可抗力条款,是指合同中订明如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全部或部分义务的,免除其全部或部分责任的条款。另一方当事人不得对此要求损害赔偿。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具体来说包括下列事件:

(1)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冰雹;

(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

(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08日 00: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不可抗力相关文章
  • 有关不可抗力的规定是哪些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洪水、冰雹;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三方面。《刑法》第十六条【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一、不需追诉刑事责任情形都有哪些(一)意外事件。即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认为是犯罪,对行为人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二)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三)紧急避险。
    2023-03-10
    425人看过
  • 不可抗力是可以约定的么
    一、不可抗力是可以约定的么不可抗力不能约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的来源既有自然现象,如地震、台风,也包括社会现象,如军事行动。作为人力所不可抗拒的强制力,具有客观上的偶然性和不可避免性,主观上的不可预见性以及社会危害性。世界各国均将不可抗力作为免责的条件,中国民法也不例外。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地震等;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二、不可抗力适用注意事项在不可抗力的适用上,有以下问题值得注意:1.合同中是否约定不可抗力条款,不影响直接援用法律规定;2.不可抗力条款是法定免责条款,约定不可抗力条款如小于法定范围,当事人仍可援用法律规
    2023-05-03
    381人看过
  • 对于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违约是如何规定的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发生特大自然灾害、地震等不可抗力事件,而影响合同继续履约,当事人免于承担违约责任。那合同中不可抗力因素如下:(1)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冰雹(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在不可抗力的适用上,有以下问题值得注意:(1)合同中是否约定不可抗力条款,不影响直接援用法律规定(2)不可抗力作为免责条款具有强制性,当事人不得约定将不可抗力排除在免责事由之外。不可抗力条款是法定免责条款,约定不可抗力条款如小于法定范围,当事人仍可援用法律规定主张免责大于法定范围,超出部分应视为另外成立了免责条款。一、因生病不能履行合同算不算违约因生病不能履行合同算违约。根据法律,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情况下,可免除部分或者全部责任,不可抗力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自然灾害、社会异常事件或政府行为等,生病
    2023-03-16
    102人看过
  • 合同违约与不可抗力:法律规定的处理方式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当事人延迟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少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不可抗力是指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不可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有哪些法律后果?不可抗力引起的直接的法律后果就是受不可抗力影响的一方免责,即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履约责任,而无需承担违约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但不可抗力在使受直接影响的当事人免责的同时,还给其带来了某些义务,如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或消除不可抗力的影响、及时通知对方等,如果该方违反这些义务,其仍应向对方就此违约行为承担违约责任。同时,如果不可抗力发生在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当事人不能免除责任,非违约方仍有权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
    2023-07-15
    84人看过
  • 不可抗力情况下购房合同的法律规定详解
    购房合同不可抗力的法律规定为自然原因,如洪水、暴风、地震、干旱、暴风雪等人类无法控制的大自然力量所引起的灾害事故。社会原因,如战争、罢工、骚乱;政府行为,如政府禁止令、征收、征用等。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由此可见,不可抗力是指在合同成立以后所发生的,不是由于当事人一方的故意或过失所造成的,对其发生以及造成的后果是当事人不能预见、不能控制、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购房合同违约金计算的法律规定(一)《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2023-07-03
    92人看过
  • 不可抗力在法律中的地位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的来源既有自然现象,如地震、台风,也包括社会现象,如军事行动。作为人力所不可抗拒的强制力,具有客观上的偶然性和不可避免性,主观上的不可预见性以及社会危害性。世界各国均将不可抗力作为免责的条件,中国民法也不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的特点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构成不可抗力必须具备以下要件:(一)不可预见的偶然性不可抗力所指的事件必须是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可预见的事件,它在合同订立后的发生纯属偶然。当然,这种预料之外的偶然事件,并非是当事人完全不能想象的事件,有些偶然事件并非当事人完全不能预见。但是由于它出现的概率极小,而被当事人忽略不计,把它排除在正常情况之外,但结果这种偶然事件真的出现了,
    2023-07-06
    478人看过
  • 刑法对抗税抗裁定是如何规定的?
    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一、罚金数额如何确定罚款金额应当根据犯罪情节确定。在刑法分则对罚金数额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形:1、限额罚金制:指刑法分则规定了罚金数额的下限和上限,人民法院只需要在规定的数额幅度内裁量罚金。伪造货币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2、比例罚金制:以犯罪金额的百分比决定罚金的数额。例如,对虚报注册资本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报注册资本金额1%以上5%以下罚金;3、倍数罚金制:以犯罪金额的倍数决定罚金的数额。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拒缴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金;4、倍比罚金制:同时以犯罪金额的比例和倍数决定罚金的数额。对生产、销售
    2023-06-21
    193人看过
  • 民法典有什么不可抗力规定
    民法典不可抗力的规定有: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具有客观上的偶然性和不可避免性,主观上的不可预见性以及社会危害性。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当事人已尽其应尽责任仍未能避免债务不履行或财物毁损时,不负赔偿责任。民法典对违约解除有什么规定《民法典》规定对方违约的,要求违约方承担继续履行的违约责任、采取补救措施的违约责任、赔偿损失的违约责任。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2023-08-13
    406人看过
  • 法律法规对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顺序是怎样规定的
    《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五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该条法规规定了同时履行抗辩权,但如何行使未作规定。从法理上讲,抗辩权是与请求权相对应而专门对抗请求权的权利,在一方当事人未行使请求权的情况下,另一方当事人请求确认享有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请求并无法律依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法律法规并未对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顺序做出说明。在传统民法上,有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的理论,却无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概念。我国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六条首次明确规定了这一抗辩权。顺序履行抗辩权发生于有先后履行的双务合同中。基本上适用于先履行一方违约的场合,这是它不同于同时履行抗辩权之处。值得提出,“顺序履行抗辩权”这一名称并非唯一,使用的人也比较少。不过,2008年司法考试卷三第57题选项A使用了“顺序履行抗辩权”一词
    2023-06-14
    153人看过
  • 民法典关于不可抗力的法律条文是什么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哪些事件属不可抗力,我国法律没有做出具体列举式的规定。理论界将其划分为三类:(1)自然灾害。在现实生活中,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阻碍着合同的履行。(2)政府行为。合同当事人往往很难预见政府的政策,法律或行政措施的变化,若当事人在合同签订之后,政府颁布新的政策、法律或采取新的行政措施,导致合同不能履行,应免除债务人不履行合同的责任。(3)社会异常事件。主要是指阻碍合同履行的一些偶发事件,如战争、罢工、骚乱等。民法典中财产分割的法条是怎么规定的离婚时,双方有合法婚姻财产约定的,依约定。一方的特有财产归本人所有。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应当均等分割,必要时亦可不均等,有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依法判决。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
    2023-07-06
    173人看过
  • 票据相对抗辩权在我国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
    一、什么是票据抗辩权?所谓“票据抗辩权”,是指票据债务人依据一定的合法理由而对抗票据持有人,拒绝履行票据责任的权利。二、票据抗辩权的种类是什么?票据抗辩,分为“对物抗辩”和“对人抗辩”两种抗辩。(1)“对物抗辩”,又称“绝对抗辩”,是指票据债务人可以对抗所有的票据持有人。此种抗辩的事由,是指票据自身发生缺陷或票据行为发生缺陷。比如:票据上缺少必须记载的法定事项,或者背书不连续,或者票据权利的时效届满,或者是伪造的票据等,有这些情形之一的,票据债务人可以据此拒绝履行票据责任。(2)“对人抗辩”,又称“相对抗辩”,是指票据债务人只能对特定的持票人进行抗辩。此种抗辩的事由,出于在形成票据关系的基础关系中,持票人未按照交易合同履行其义务而有违约行为,票据关系上的债务人可以依据在基础关系上的债权人的地位,而启动抗辩权。三、行使票据抗辩权的条件有哪些任何票据债务人的对物抗辩权的行使条件根据《若干规定》
    2023-06-03
    270人看过
  • 不可抗力因素在法律中是指的什么呢
    不可抗力事件的范围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自然现象,如,火灾、旱灾、地震、风灾、大雪、山崩等;二是由社会原因引起的社会现象,如,战争、动乱、政府干预、征收、征用、罢工、禁运、市场行情等。不可抗力事件的不可预见性和偶然性决定了人们不可能列举出它的全部外延,不能穷尽人类和自然界可能发生的种种偶然事件。所以,尽管世界各国都承认不可抗力可以免责,但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确切地规定不可抗力的范围,而且由于习惯和法律意识不同,各国对不可抗力的范围理解也不同。但是,作为一般法理原则“不可抗力”成为各国法定免责的法理通则!在相关的法律解释中,没有具体到旅游纠纷中具体的免责理由,但是,在相关的旅游法规中,就明确和具体化了法定“不可抗力”的事由!在各个地方的旅游规范性法规的具体条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免责事项,无不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是“不可抗力”免责事由在旅游行业中的
    2023-04-28
    151人看过
  • 什么是不可抗力法律依据是什么?
    不可抗力的法律规定是,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一、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是否需要承担责任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一般不需要承担责任。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台风、地震、洪水、冰雹以及非双方当事人所能控制的社会异常事件。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全部或部分义务的,应当免除其全部或部分的责任。二、因新冠疫无法履行合同可部分免除责任吗因新冠疫无法履行合同可部分免除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
    2023-06-22
    444人看过
  • 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和免责效力
    发生不可抗力事故后,应按约定的处理原则及时进行处理。不可抗力的后果有两种:一种是解除合同,一种是延期履行合同。究竟如何处理,应视事故的原因、性质、规模及其对履行合同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程度和合同的具体约定而定。不可抗力的免责效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有以下列外:(一)金钱债务的迟延责任不得因不可抗力而免除。(二)迟延履行期间发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责效力。综上述,正确地认识“不可抗力”,明确延期交房时,免除责任的法律条件,以及如何正确有效的签订免责条款,有利于我们在延期交房时,尽最大努力的免除或减少责任,降低损失。对于“不可抗力”和其他免责条款在合同当中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有一个清楚明了的认识,以减少纠纷和损失。一、新冠肺炎疫情构成不可抗力吗2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明确:对于因此不能履行合同的当事人来说,属于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
    2023-02-19
    238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不可抗力
    相关咨询
    • 那么民法法律对不可抗力的规定有哪些呢?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17
      按照本条规定,除法律有特别排除的规定外,不可抗力适用于过错责任、过错推定责任和无过错责任。不可抗力作为过错责任、过错推定责任的免责事由自不必说,法律的排除适用主要针对的是部分无过错责任。主要有: (一)根据本法第七十条和国务院《关于核事故损害赔偿责任问题的批复》第六条规定,民用核设施的经营人在发生核事故的情况下造成他人损害的,只有能够证明损害是因战争、武装冲突、敌对行动或者暴乱所引起,或者是因受害
    • 《民法典》第180条对不可抗力的规定是什么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8-31
      《民法典》第180条对不可抗力的规定是: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指合同订立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 援引不可抗力的法律效力是怎样的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1-26
      首先,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其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再次,当事人适用不可抗力进行的免责应具备的条件: (1)证明导致该违约行为产生的事件属于“不可抗力”; (2)证明并非因“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前已经发生的违约行为导致遭受该“不可抗力”事件; (3)证明该违约行为系由“不可抗力”事件直接导致; (4)证明在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
    • 不可抗力是指哪些情况,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8-16
      不可抗力可以是自然原因酿成的,也可以是人为的、社会因素引起的。具体来说,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地震等; 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 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
    • 【】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25
      合同解除后债权债务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一般说来,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应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要求赔偿损失。所谓根据履行情况,是指合同解除之后合同的履行状态,当事人双方的具体情况。所谓根据合同性质,是指什么类型的合同,是买卖合同,还是租赁合同或者服务合同。合同性质不同,其处理方式不同。所谓恢复原状,指恢复到订约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