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私吞钱会被处罚。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的资金给个人使用或者借给他人,数额较大或者三个月以上未偿还的或者数额较大、从事营利活动或者从事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看守所会私吞送去的钱吗
看守所会私吞送去的钱吗看守所不会私吞送去的钱。看守所的人是拿不到家人给的生活费的,所以要统一办理一卡通,家里存的会见时统一都存在这个卡上。他在看守所消费的时候,就用这张卡,在卡上扣除,等释放或判刑后转押时,统一再结算,该退还的退还,该转账的转账,办理好后会通知家属相应的卡号等,等再会见时就可以直接存在该卡上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挪用资金罪;挪用公款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
用人单位如何避免员工因加班而产生法律纠纷
256人看过
-
法律制裁:网赌公司员工如何受到法律制裁?
314人看过
-
因徇私舞弊而犯罪,会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
120人看过
-
因捕杀或走私三级保护动物而受到法律制裁
479人看过
-
哪些人可以避免受到法律的制裁?
467人看过
-
老师何时曾因体罚学生而受到法律制裁?
482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某冤案办案人员为何避免受到法律制裁?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12-07为了实现正义,必须让错案得到纠正、受害者得到赔偿、责任者受到追究。为此,需要进行错案纠正、受害赔偿和责任追究,但这一过程离不开责任认定。 首先,必须还原案情真相。如果办案人员通过法律程序作出了错误判断,即使产生了错案,办案人员也不必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如果办案人员故意违反与审判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或者因过失违反与审判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造成严重后果,那么相关责任人员确实需要承担党纪政纪责任,这
-
如何规避因疫情而公司裁员?陕西在线咨询 2023-01-031、疫情期间如果公司要裁员的,员工可以与公司协商,请求留在公司;如果仍被依法裁员的,可以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被违法裁员的,可以要求公司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
-
员工不辞而别员工如何避免不辞而别江西在线咨询 2022-09-01用人单位遇到职工不辞而别时,应依法定程序进行处理。实际操作时,首先由用人单位通过新闻媒介通知职工限期回单位,在职工逾期不归的情况下可按自动离职或旷工做出处理决定。其次,用人单位必须将处理决定以书面形式直接送达职工本人;职工本人不在的,交其同住的成年家属签收。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邮寄送达,以挂号查询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在受送达职工下落不明,或者用上述方法无法送达的情况下,可公告送达,即张
-
监事会成员是否会因挂名而受到法律制裁?辽宁在线咨询 2025-01-08担任监事并不涉及犯罪行为或法律责任,因为这样的监事对公司事务的影响通常是实质性的关键影响。监事的工作重点在于审核和监督董事会及其成员的行为是否符合法规,不涉及财务或刑事责任等分支领域。 承担刑事责任和受到惩罚取决于担任监事的人员是否存在过失。如果负责举荐和监管的监事存在过失,他们将必须承担由此引发的法律责任。在经济学领域中,监事与首席执行官或其他高级管理层一样,未被法律赋予额外独立的经济责任。
-
私吞遗产的继承人将会受到什么样的法律制裁?西藏在线咨询 2024-12-091. 如果各自保留份额,不将遗产分割给其他继承人,将面临遗产损失或者价值下降的风险。即使已经完成私吞,法院也会尽力追回被私吞的遗产,或者对其他继承人进行赔偿。因此,在遗产分割前,继承人之间应和睦相处,尽量达成一致意见。若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遗产分割。 2. 继承人应本着相互理解、和睦团结的精神,就遗产处理问题进行协商。 3. 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