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经过】
前不久,网友“豆沙包”和朋友在乘坐240公交车时,遇到了一个小偷,对方看年龄有40多岁,身穿一件深色的夹克。
“当时,我朋友背着一个双肩背包站在靠下车的地方,后来她感觉到有人碰她包,于是冲我转过身,我一看双肩包的拉链被拉开了一点儿。然后过了一两分钟,那个中年男子又向另一个人走去,离那人越来越近,这期间我和朋友一直盯着他,看见他一点点的把手伸进那人裤兜里,后来那个人好像也感觉到了,就往旁边挪了几步,小偷也慢慢跟着挪过去,直到后来见被偷的人把手插兜了才罢休,随后我和朋友就下车了,而那个中年男子则还在下车门附近寻觅‘猎物’”。网友“豆沙包”说。记者看到,在网友“豆沙包”的微博中,除了三张小偷行窃时的照片外,还包括一张小偷侧脸儿的照片。
网友“豆沙包”表示,这样做是为了提醒大家提高警惕,防止中招儿。
微博晒小偷引发争议
晒出这条消息后,该条微博引起了一些热心网友转发、热议。有部分网友对此给予了肯定,认为值得参考,并在转发的同时@了警方微博,希望警方尽快将小偷绳之以法。但也有网友对此不认可,认为公布小偷照片不妥,毕竟小偷也是人,这么做属于一种侵权行为。此外,还有网友发问,看着小偷行窃,能淡定地拍摄行窃过程,失主会怎么看?你怎么不挺身而出呢?
【法律解读】
私自发照片涉嫌侵权
**金城同达律师**所沈阳分所律师蒲-伟认为,网友的行为涉嫌侵犯当事人的名誉权,如果对方对此起诉,很容易产生纠纷。
蒲-伟表示,是否小偷需要经过法律途径由法院判定,在未经过司法机关认定的情况下,市民随意在网上发布“变相通缉”信息是一种欠妥当的做法,有可能造成一些环节的误差,从而对他人的社会评价、声誉造成负面影响,还可能造成侵犯名誉权嫌疑。蒲-伟建议,网友最好将掌握的嫌疑人犯罪证据交由警方处理,由警方进行侦查。
遇小偷可发短信报警
那么,面对公交车上正在行窃的小偷,我们该怎么办?对于公交车上的小偷,市民如果一味“无视”,下一个受害者很可能就是自己。所以,市民要勇敢站出来。
警方表示,面对小偷,首先,市民的自我防范意识很重要。虽然小偷很活跃,但是大家都小心谨慎的话,就不会给小偷提供可乘之机。此外,看到贼手伸向他人时,可以勇敢一点,采取智慧的提醒。比如,在公交车上,可以装做没站稳,冲撞、踩踏被害人。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打电话不方便,可以发短信报警,说清楚在哪路公交车上,行驶到什么地方,小偷的外貌特征等,直接发送给“12110”就可以。
-
"小偷身份曝光是否侵犯其名誉权"
320人看过
-
股东身份曝光
215人看过
-
网络曝光商家是否侵权
211人看过
-
曝光是否会侵犯肖像权?
371人看过
-
曝光小偷是不是有名誉权纠纷呢
212人看过
-
记者曝光别人隐私是否侵权
105人看过
通缉是指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通令缉拿应当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归案的一种侦查行为。通缉的对象包括罪该逮捕尚未拘留、逮捕时逃跑的和被拘留、逮捕后脱逃的两种情况。通缉的形式是向有关地区发布通缉令。... 更多>
-
曝光小偷照片侵犯肖像权会怎样重庆在线咨询 2024-09-04法律只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盗窃的行为已经构成违法甚至犯罪,曝光小偷照片侵犯肖像权会怎样,法律不予保护 以诬告陷害诽谤方式损害肖像权人就构成违法。例如你没有证据证明就把A的照片贴出来说对方是小偷,这就构成违法。
-
曝光小偷会不会有名誉权纠纷澳门在线咨询 2023-09-09曝光小偷没有名誉权纠纷。因为小偷的社会评价降低是由于其自身的身份而非信息曝光的行为导致的。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
怎么在微博上进行反馈曝光?台湾在线咨询 2021-04-16经常玩微博的人都知道在新浪微博的媒体属性很强,有不少大公司都在上面进行口碑的传播,还可以进行危机公关。这是因为新浪微博这个平台,活跃度高,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那么,如果你网购受骗了,无疑在微博上进行反馈曝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少在别人不怎么搭理你的时候,只要你在微博上反馈一下,相信商家会以最快的速度来回答你的问题。不过你的问题必须保证在140个字以内说清楚,并@一下平台的官方微博,可以在
-
身份证号码被人曝光怎么办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18打110或到当地派出所报警,身份证被人冒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 (二)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和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第十八条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曝光老X侵犯名誉权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22公民依法享有隐私权及名誉权,与此同时,为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对于这些权利的保护又进行了相关限制。201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明确指出,各级法院可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法院公告栏等其他方式予以公布,并可以采取新闻发布会或者其他方式对本院及辖区法院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 如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