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约车没接客保险拒赔起诉要钱吗
针对网约车在尚未承接乘客订单时所遭遇的交通事故,保险公司是否给予赔偿,需要根据保险合同中的具体条款来进行判断。在此种情境下,若网约车处于未启动接单模式的状态,则有可能被视为私人车辆,相应地,其所购买的保险产品可能仅涵盖非营运性质的风险。
然而,如果保险合同中明确指出,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事故并不属于保障范畴之内,那么保险公司便拥有拒绝赔偿的权利。但是,如果保险合同并未对运营和非运营状态进行清晰的界定,或者认为拒绝赔偿会违背公平原则,那么车主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来争取应有的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六条
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二、网约车报废年限规定2024
我国并未实行行驶年限的硬性规定,但部分运营车辆,如出租车等,通常每日均需在道路上行驶,一年内行驶里程可达十万公里之多。在此情况下,只有当此类车辆的累计行驶里程达到六十万公里时,才会被要求进行强制报废。当然,不同类型和品牌的车辆其强制报废标准也有所差异,少部分车辆的报废期仅为六年,而大部分则执行八年强制报废政策。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于网络预约出租车来说,若自投入营运之日起至第八个年度结束时期满之时,便应该退出现有经营业务,同时将车辆的使用性质更改设定为"网约出租转为非营利"用途,这也就意味着,这类车辆并不需要按传统方式受到强制报废年限的约束。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九条
网约车行驶里程达到60万千米时强制报废。行驶里程未达到60万千米但使用年限达到8年时,退出网约车经营。
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登记为预约出租客运的,按照网约车报废标准报废。其他小、微型营运载客汽车登记为预约出租客运的,按照该类型营运载客汽车报废标准和网约车报废标准中先行达到的标准报废。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网约车报废标准的具体规定,并报国务院商务、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备案。
-
英大保险网约车拒赔吗
282人看过
-
顺风车接乘客的情况下保险拒赔吗
225人看过
-
客车拉58保险拒赔吗
321人看过
-
网约车保险拒赔平台赔付吗
70人看过
-
上海不合规网约车保险拒赔如何起诉
352人看过
-
保险没有告知住院被拒赔起诉要钱吗
306人看过
-
致人轻伤客车拒赔要起诉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3-03-14一、受伤乘客只能要求公交公司承担赔偿责任。除伤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运人证明伤亡是旅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承运人应当对旅客的伤亡承担损害赔偿。 二、根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如果行人和司机都存在过错,即都有责任的情况之下,两者属于共同侵权,乘客可以要求司机和公交公司共同承担侵权责任并互负连带责任,至于行人和公交公司内部则按照交通事故认定书过错比例来承担责任。 三、法律依据: 承运人应当对
-
客车出事故保险拒赔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25岛城的一家旅游公司考虑到营运过程难免会发生交通事故,特意为公司名下的小客车在保险公司买了保险,合同中约定保险内容包括客车的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其中第三者责任险险额为20万元。保险买完后,果然小事故不断,其中一次事故发生后,旅游公司为乘客支付的赔偿金更是达到了将近20万元,在这次事故赔付后,旅游公司向保险公司提出了索赔申请,要求对方按照当初订立的保险合同支付理赔金。接到保险公司的理赔要求后,保
-
网约车没有接过单,注销后会影响保险理赔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9-2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同时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和第三者责任商业保险(以下简称“商业三者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同时起诉侵权人和保险公司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下列规则确定赔偿责任:(一)先由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二)不足部分,由承保商业三者险的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予以赔偿;(三)
-
坐客车摔倒车主拒赔可以起诉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3-10-14坐客车受伤客车拒赔可以起诉。承运人应当承担旅客伤亡的损害赔偿责任以及对行李的赔偿责任。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赔偿责任;但是,伤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运人证明伤亡是旅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除外。
-
坐客车受伤客车拒赔是否可以起诉江苏在线咨询 2023-07-181、从民法典合同编看受伤乘客只能要求公交公司承担赔偿责任。根据法律相关规定,除伤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运人证明伤亡是旅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承运人应当对旅客的伤亡承担损害赔偿。 2、从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角度:乘客可以根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的责任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3、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 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