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未遂从重处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14 21:42:05 312 人看过

故意杀人未遂,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法院在审理故意的非法剥夺他人生、但由于行为人的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未遂案件时,在确定基本的案情之后,通常会比照既遂来量刑。

故意杀人罪犯罪构成有哪些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的前提。

2、客观要件。首先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只有那些对防止他人死亡结果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杀人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借助一定的凶器,也可以是徒手杀人,但是如果使用放火、爆炸、投毒等危险方法杀害他人,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应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对于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去杀害他人的,对教唆犯应直接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其次,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既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执行死刑、正当防卫均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经受害人同意而剥夺其生命的行为,也构成故意杀人罪;

3、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主观要件。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一、交通事故怎么证明肇事司机是不是有意撞人

一般情况下,如果行为人开车故意撞人,可能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它的构成要件主要有:1、客体要件。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2、客观要件。(1)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以构成。(2)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即违反了国家的法律。(3)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间接故意杀人罪以被害人死亡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才能断定行为人负罪责。3、主体要件。故意杀人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一般身份的犯罪主体。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1日 04: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责任年龄相关文章
  • 未成年人故意伤害从重处罚有规定吗
    一、未成年人故意伤害从重处罚有规定吗若行为人为未成年人且故意伤害他人导致他人重度伤害的情形下,需依据具体年龄段进行区分。不满十四周岁者,将不受刑事处罚;对于满十四周岁以上者,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对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的标准进行定罪量刑。在此基础之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法定刑范围内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
    2024-04-11
    281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的应当以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吗?
    量刑《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刑法另有规定是指失火、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按失火罪、交通肇事罪的规定处罚。)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向故意杀人行为转化的问题1、行为人过失致人重伤,客观上被害人已经达到无法救治、必然死亡的程度,由于行为人误认为只造成了重伤,为逃避罪责而逃之夭夭,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基于过失行为而负有紧急抢救的义务,如果及时进行抢救,虽然被害人仍然死亡,行为人的行为属于过失致人死亡罪。而行为人故意逃避抢救义务,主观上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因此,行为人主观心态和客观行为均发生了由过失致人死亡罪向间接故意杀人罪的转化,应以间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2、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已经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其自己只认为被害人受了重伤并因怕被害人事后揭露其罪行,而故意实施杀害已经死亡的被害人的行为。在这
    2023-04-28
    225人看过
  • 故意杀人未遂可以评价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吗
    一、故意杀人未遂可以评价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吗通常情况之下,辨识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并非困难之事,然而在遭遇故意杀人(未遂)导致受害者身体受到伤害之案件时,两者间的区别往往容易被模糊。所谓故意伤害罪,乃指犯罪分子故意实施的非法危害他人身心健康权益的行为;反之,故意杀人(未遂)罪则致力于非法剥夺他人免于自由的权利,然而,由于罪犯自身意志之外的因素未能达成所愿的恶行。理论上来讲,根据上述概念阐述,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未遂)罪之间的界线相对清晰明了,然而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对于特定案例的归属判定却并非易事,而如何准确地进行定罪量刑,将直接关系到被告人人身权益的保护程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
    2024-04-17
    315人看过
  • 未遂故意杀人罪的刑事惩罚问题
    故意杀人未遂判刑如下:1、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2、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未遂罪的区别是什么?(一)侵害的客体不同故意伤害罪。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健康。因此,伤害自己的健康,一般不认为是犯罪。所谓侵害他人的健康,就是对人体组织完整性的破坏或对人体器官正常机能的破坏,但是,只有给他人造成肉体上的暂时的痛苦或人格上的侮辱、精神上,不能认为是侵害他人健康;而故意杀人(未遂)罪所侵害的客体则是他人的生命权利。(二)犯罪的目的不同故意伤害罪,行为人只想伤害他人使其健康受到损害,并没有剥夺他人生命的目的。对被害人的死亡,属于过失;而故意杀人(未遂)罪,行为人主观心理状态和杀人既遂是一致的,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
    2023-07-07
    344人看过
  • 如何处罚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的
    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的处罚是: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未成年人犯罪,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杀父母犯法吗杀害父母的,构成故意杀人罪,没有其它专属罪名。犯故意杀人罪,是一个量刑比较重的罪行之一。未成年杀父母构成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由于是未成年人可以比照上述量刑标准从轻、减轻处罚。二、七十岁老人杀人怎么办已满七十周岁的老人故意杀人的处理办法是:构成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我国刑法规定的是,对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七十周岁的老人杀人的,无需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三、喝酒杀人会怎么判刑喝酒杀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喝酒不是免除处罚和犯罪的理由,构成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
    2023-03-24
    183人看过
  • 是故意杀人(未遂)还是故意伤害
    「案情」减轻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第六十三条第一款、第二百三十二条之规定,以被告人孙小玉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判决后,被告人孙小玉没有提出上诉。「评析」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曾存在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应以故意伤害罪论处,因为被害人的损伤仅为轻伤,且不能以被告人扬言要杀死被害人而认为其有杀人的犯罪目的。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孙小玉的行为构成了故意杀人罪(未遂),原因有以下几点:1、案件的起因并非是一次普通的生活矛盾,而是二人长期因家庭琐事,多次发生矛盾,双方积怨很深,不是一时的冲动,被告人和被害人平时的关系就非常不好。被害人和被告人的母亲证明,在此之前,两人曾发生多次恶性的打斗,特别是案发前九天的那次打斗中,被害人用斧头将被告人头部砍伤,并将其部分家具和电视机砸坏,此事一直未能得到妥善的处理,被告人对此怀恨在心。2、被告人孙小玉的犯罪是经过精心预谋策划的,
    2023-04-25
    254人看过
  • 未遂故意杀人是否违法?
    故意杀人未遂的,亦视为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故意杀人未遂仍按照故意杀人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在量刑方面,比照故意杀人既遂从轻或减轻处罚,具体如何判决还要根据具体案情分析。故意杀人罪未遂判决1、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犯罪未遂应当负刑事责任其次,由于刑法规定的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因此要确定,对于犯罪未遂是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最后,在确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况下,要进一步确定是从轻处罚还是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01
    150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未遂辩护词
    审判长,审判员:浙江xx律师事务所依法接受被告人陈某某亲属的委托,并征得陈某某本人的同意,指派本人担任其辩护人,参与诉讼活动。(首先代表被告人对受害人及其家属表示极大的同情和歉意。)关于本案,通过阅卷、会见被告人、依法调查了解以及已进行的法庭调查,我将依据本案的事实和证据以及有关的法律规定提出出如下辩护意见,敬请合议庭裁判时予以采纳。一、本案定性问题:(一)公诉机关现有的材料不能证明被告人有故意杀人的故意。本案被告人不具备故意杀人罪所必须具备的主观方面要件,没有杀人的故意与动机。因此,本案不应定性为故意杀人罪。1、被告人陈某某与受害人于2007年底,即案发前一年多前即已相识,平时常有交往,且被告人多次于经济上帮助受害人,当受害人称没钱交房租时,被告人每次以1000元左右总共给予受害人10000元左右的经济支持。案发前一日,受害人打电话给被告人,称自己刚从老家回来,让被告人到温岭找她。被告人
    2023-06-03
    190人看过
  • 犯故意杀人罪从轻处罚能假释吗
    一、故意杀人罪是指什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二、犯故意杀人罪从轻处罚能假释吗并不是所有的罪犯都可以适用假释。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且属于累犯和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因此,除上述情形
    2023-03-27
    150人看过
  • 故意伤害和谋杀未遂哪个严重
    故意杀人罪是重罪。伤害罪如果是轻伤的话属于轻罪。但是在具体案件当中,量刑如何要看犯罪的情节。故意杀人未遂,一般不判死刑。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也有判死刑的。一、故意伤害罪与其他犯罪有什么区别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故意伤害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别如下: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为故意内容,有则构成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与一般殴打的界限,殴打任职轻伤以上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的界限,故意伤害罪有伤害他人的故意,过失致人死亡无犯罪故意。二、故意人身伤害罪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与一般殴打的界限一般殴打行为只是给他人造成暂时性的肉体疼痛,或使他人神经受到轻微刺激,但没有破坏他人人体组织的完整性和人体器官的正常机能,故不构成犯罪。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殴打行为表面上给他人身体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但显著轻微,即按《人体轻伤鉴定标准》不构成轻伤的,不能以故意伤害
    2023-04-06
    343人看过
  • 2024故意杀人未遂致一人重伤的量刑标准
    故意杀人未遂致一人重伤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故意杀人罪即使没有将对方杀死造成重伤的处罚也是很严重的,会根据故意杀人罪进行判刑,属于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情况一般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处罚刑法中第二百三十二条: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
    2023-11-22
    409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自杀未遂会加重处罚吗?
    一、犯罪嫌疑人自杀未遂会加重处罚吗?一般是不会的,自杀未遂,如果未妨碍社会秩序和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是不会构成违法犯罪的,不受法律制裁。违法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或公民,因违反法律的规定,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违法是指特定主体实施了与现行法相冲突的行为,引起相应的损害事实,法律对之进行否定性评价的状态。犯罪的基本特征是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指犯罪对国家和人民利益所造成的危害。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它对国家和人民利益所造成的危害。如果某种行为根本不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刑法就没有必要把它规定为犯罪。二、犯罪嫌疑人自杀后如何追究责任?对于已经死亡的犯罪嫌疑人,一般免于追究其刑事责任。1、犯罪嫌疑人死亡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民事责任仍然可以追究,由犯罪嫌疑人的合法继承人在继承遗产的范围内承担。2、如果是已经提起了附带民事诉讼而
    2024-01-11
    342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既遂处罚标准细分?
    故意杀人罪既遂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的主体是已满十四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以及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人。一、14-16周岁抢劫怎么判1、14周岁以上犯抢劫罪的,按下列情形予以处罚:(1)14周岁至16周岁的人构成抢劫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16周岁以上的人构成抢劫罪的,会被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16周岁以上的人构成抢劫罪的,如果存在入户抢劫、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等情节的,会被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2、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
    2023-03-12
    249人看过
  • 杀人未遂和故意杀人到底有何区别
    故意杀人罪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方式:1、区分故意杀人既遂和故意杀人未遂的界限,关键是要查明行为人故意的主观状态。2、如果行为人明知是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即使没有造成死亡结果,应定故意杀人罪(未遂),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伤害结果的发生,即使由于伤势过重,出乎其意外地导致死亡的应定故意伤害罪。3、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内容为剥夺他人生命即杀人,杀人行为发生死亡结果的,成立故意杀人既遂;没有发生死亡结果的,成立故意杀人未遂、中止或者预备。一、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区别区分故意伤害致死与故意杀人既遂、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未遂的界限,关键是要查明行为人故意的内容。如果行为人明知是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即使没有造成死亡结果,应定故意杀人罪,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
    2023-06-24
    413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刑事责任年龄
    相关咨询
    • 未遂故意杀人罪会加重处罚吗?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5-10
      犯故意杀人罪会加重处罚的情形有哪些,犯故意杀人罪的,情节严重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如: (1)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 (2)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 (3)杀害特定对象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 (4)产生诸如多人死
    • 故意杀人罪未遂该如何处罚的,能从轻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30
      犯罪客体是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或者叫法益。未遂侵害的客体就是人的生命权。这个不属于认识错误,只是未遂,就好比拿刀捅人被人躲过一样。认识错误一般只想要侵犯的法益和实际侵犯的法益不同,而且多是出于主观上的原因,比如开枪想打甲却打到了乙或想用砒霜杀人却不小心用了白糖。你这种情况不是认识错误和认识错误一点关系都没有。就是犯罪未遂,客体是乙的生命权
    • 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未遂杀人未遂的一般会减轻处罚不的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6-18
      1、侵害的客体不同: 故意伤害罪。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健康。因此,伤害自己的健康,一般不认为是犯罪。所谓侵害他人的健康,就是对人体组织完整性的破坏或对人体器官正常机能的破坏,而不是对他人生命的夺取;而故意杀人(未遂)罪所侵害的客体则是他人的生命权利。 2、犯罪的目的不同: 故意伤害罪,行为人只想伤害他人使其健康受到损害,并没有剥夺他人生命的目的。对被害人的死亡,属于过失; 而故意杀人(未遂)罪,行为
    • 故意杀人未遂还是故意杀人既遂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08
      甲成立故意杀人(未遂)罪。分析:甲有杀人的主观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教唆行为,被教唆人未实际杀人超出其意志范围。
    • 故意杀人罪未遂然后自杀未遂2人造成重伤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07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必须从重从快严惩。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结果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