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罪什么时候为严重犯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19 05:20:11 149 人看过

一、诽谤罪什么时候为严重犯罪

对于诽谤行为,无论是哪一种类型,是否涉嫌构成了严重犯罪的认定,都必须基于案件的实际案情以及所掌握的各种证据来进行综合考量。一些需被视为严重犯罪的情形例如:

1.受害人因遭受诽谤而产生自杀想法或严重精神损伤;

2.该诽谤行为对受害人的社会声誉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使得其名誉受到了极度伤害;

3.该诽谤行为给受害者带来了极其惨重的物质上的经济损失;

4.该诽谤行为可能对社会秩序及整个国家的利益构成足以引发恐慌的威胁;

5.当该等诽谤行为借助于网络传播,同时受害者向法院举证困难,且法院责令公安机关提供协助的情况下。要判断某项诽谤行为是否达到“情节严重”门槛,以决定是否构成严重犯罪,必须结合前述详尽考虑因素加以精准评估。倘若某诽谤行为的情节确实严重到不能忽视的地步,那么这类行为就有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严厉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二、诽谤罪什么时候为严重

情节严重的诽谤行为:

即同一条诽谤性质的信息在实际情况下,被点击、浏览的次数已经达到了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的次数也已超过了五百次;

更有甚者,其已经引发了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家属出现精神失常、自残甚至自杀等极为严重的后果;

再者,倘若被告方在过去两年内曾经因为诽谤行为而遭受过行政处罚,但之后仍然继续从事此类违法活动,那就更加重了他们罪行的恶劣程度。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诽谤罪什么时候为严重犯罪”,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3日 15:1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严重的诽谤罪谁受理
    法律综合知识
    倘若遭受他人恶意诽谤或诬告陷害的事件发生,必将对个人声誉造成严重损害。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当事人有权寻求公安机构和司法机关的援助,向实施诽谤行为的一方追究法律责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类行为的最终裁决权归属于我国最高审判机关——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人民检察院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
    2024-07-29
    437人看过
  • 成立诽谤罪严重后果有多严重
    诽谤罪乃是故意编排捏造并广为传播种种虚构之事实,以贬损他人名誉的犯罪行为。在法律意义上,诽谤罪通常属于自诉案件范畴,然而在特殊且严重的情况下,才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启动公诉程序进行追究。对个体层面来说,诽谤行为往往导致受害者丧失社会评价,精神遭受极大痛苦,甚至波及其工作与日常生活。而从社会角度来看,诽谤行为有可能破坏公共秩序,对社会稳定构成潜在威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01
    179人看过
  • 严重造谣诽谤罪咋起诉
    法律综合知识
    若需对重度性质的造谣与诽谤罪提出法律诉讼,首要步骤便为搜集到与之相关的确凿证据,诸如对方所制造出的不实谣言及诽谤言论,以及他们滥用的信息传播途径,同时还包括能够证实因对方捏造的谣言及诽谤而给您带来损害的相关证据等。接下来,应向具有相应司法管辖权力的人民法院提交刑事自诉申请。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务必要将事实情况和理由阐述得清晰明了,主张对方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即造谣诽谤罪,并恳请法院依据法律规定,严肃追究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7-30
    398人看过
  • 诽谤罪如果严重会造成什么情况
    一、诽谤罪如果严重会造成什么情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故意捏造事实,进行诽谤,情节严重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等严厉惩罚。其中,若行为人的恶意行为导致被害人身心受损,如精神失常、自杀甚至引发其他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那么这不仅仅是对被害人的名誉权构成侵犯,同时也可能对整个社会的公共秩序带来严重冲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诽谤罪如果不成立有什么后果在某些情况下,诽谤行为虽然未达到刑法中诽谤罪的标准,但是也已然侵犯了被害人的名誉权。依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条款,该类行为将可能面临治安处罚。具体而言:首先,若行为人公然捏造事实进行诽谤,根据现行法规,其将有可能受到五天以下的拘留或五百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惩罚
    2024-07-20
    86人看过
  • 商业诽谤罪最严重怎么处理
    一、商业诽谤罪最严重怎么处理在法律领域中,商业诽谤罪也被称为商业诋毁罪,具体是指那些从事商业活动的团体或个人,有意地捏造并散播有关其竞争对手的不实信息,以此来破坏对方的良好商业信誉和产品名声,从而对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或其他严重负面影响的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的明确规定,对于实施了商业诽谤罪的行为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事处罚,同时还可能被处以罚金;而如果情节特别恶劣、严重者,则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同样需要承担罚金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商业诽谤罪怎么处罚所谓对商业信用和商品声誉进行侵害之犯罪,系通过捏造并公开传播虚
    2024-07-30
    59人看过
  • 诽谤如何才算严重罪怎么判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之规定,诽谤罪乃指利用暴力手段或借助其他方式公然贬损他人声誉,或凭空捏造事实诋毁他人,情节恶劣者。若由某人被指控触犯诽谤罪名,法院将综合考量诸多因素,以判定其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及应处以何种刑罚。法官在审理过程中,通常会关注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诽谤言论是否含有恶意,是否意图损害他人名誉;2.诽谤行为的方式与手段,包括是否采用了暴力或其他不当手段;3.诽谤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范围及其后果,包括是否给受害人的名誉带来了严重损害;4.是否存在其他加重或减轻处罚的情节,例如是否有自首、立功等良好表现。若经审理确认被告人为诽谤罪的罪犯,且情节严重,则可能按照上述法律条款,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等刑罚。具体判决结果还需考虑被告的认罪态度、悔过表现等多重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诽谤罪为自诉案件,除非涉及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或危害国家利益的情形,否则通常须
    2024-08-17
    435人看过
  • 诽谤罪不严重怎么判定标准
    诽谤犯罪之严峻程度主要依靠其社会影响力和负面效应、诽谤内容的真实性及虚假成分、受害人所承受的精神损失以及行为者在实施行为过程中的蓄意程度进行评估与衡量。倘若诽谤行径酿成了极其严重的社会影响,损害了他人的声誉,那么行为人有可能面临刑事指控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然而,通常情况下,轻微的诽谤行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加以解决,由受害方提出公开道歉或者经济赔偿等诉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024-08-02
    85人看过
  • 严重诽谤罪可以判刑多久
    诽谤罪,乃是故意捏造虚假事实并加以散播,其内容足以损害他人之人格尊严与声誉的行为。在该种行为构成犯罪的情况下,若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等相应刑罚。值得强调的是,诽谤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范畴,但如对社会秩序及国家利益造成严重危害则不在此限。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条款规定:以暴力或其他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进行诽谤,情节严重者,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然而,对于前述罪行,倘若受害人未主动提出控告,司法机关也无法展开调查。此外,如果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了上述规定的行为,且受害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由于提供证据存在困难,人民法院可依法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024-08-20
    155人看过
  • 构成诽谤罪多严重才判刑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犯诽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当地群众公愤的;诽谤外国人影响国际关系的,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诉或不能告诉,人民检察院应提起公诉。侮辱诽谤罪最严重的可以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较轻的处罚是拘役、管制。《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
    2023-02-14
    116人看过
  • 诽谤罪最严重判多久刑期
    一、诽谤罪最严重判多久刑期该罪行作为侵害公民人身权益以及民主权利的一种类型,属于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所明确规范的范畴。根据这条法律的具体要求,如果有人恶意诽谤他人且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等严厉惩罚。然而,若诽谤行为已达到犯罪程度,但情节相对轻微,则有可能获得免予刑事处罚的宽大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判决过程中,法院会综合考量诸多因素,如犯罪情节的轻重、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被告方的悔过表现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
    2024-08-02
    420人看过
  • 如何算情节严重的诽谤罪
    在涉及诽谤罪这方面的法律规定中,“情节严重”的定义如下:(1)若同一诽谤信息的实际点击和浏览次数达到了五千次以上,或是被转发的次数高达五百次以上,即可认定为情节严重;(2)倘若此种行为导致被害者或与之有密切关系之人出现了精神失常、自我伤害甚至是自杀等极为严重的后果,也可视为情节严重;(3)如果在过去两年内,因为诽谤行为已经受到过行政处罚,但之后再次进行诽谤,同样可以判定为情节严重;(4)其他诸如出现其他更为严重的情节这样类似的情况,也都可以作为判断情节严重与否的依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18
    397人看过
  • 诽谤罪哪些属于情节严重?
    一、诽谤罪哪些属于情节严重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具体分为以下几个认定标准:(一)数量标准“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如果一个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信息被众多人所点击、浏览而知道,就说明被害人的名誉已经受到损害,具有现实的社会危害性。被点击、浏览次数确定为“五千次”,是依据实证调研的结果,也参考了有关司法解释的先例。被转发次数确定为“五百次”,与被点击、浏览次数保持一比十的关系,是根据网络传播规律,听取了专业部门意见
    2024-01-07
    447人看过
  • 严重的诽谤罪应判多少年
    对于情节严重的诽谤犯罪行为,依据法律规定应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刑罚,甚至可能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所谓“诽谤罪”,乃是某人故意捏造和传播虚假信息,这些皆为虚构之事实,其意图在于贬损特定他人的人格尊严以及摧毁他或她的良好声誉。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某次诽谤事件是否构成严重的犯罪行为,通常需要综合考量其中涉及的诽谤策略手段、其所带来的恶劣影响及其广泛传播程度等多方面的具体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16
    325人看过
  • 关于诽谤罪的规定什么是情节严重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具体分为以下几个认定标准:(一)数量标准“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如果一个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信息被众多人所点击、浏览而知道,就说明被害人的名誉已经受到损害,具有现实的社会危害性。被点击、浏览次数确定为“五千次”,是依据实证调研的结果,也参考了有关司法解释的先例。被转发次数确定为“五百次”,与被点击、浏览次数保持一比十的关系,是根据网络传播规律,听取了专业部门意见,进行了技术论证,严格审慎
    2023-03-20
    496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诽谤罪严重吗如何界定诽谤罪名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31
      的构成中除了具备以上要件外,还必须达到“情节严重”,但对于什么样的情况属于“情节严重”,法律和司法的解释尚没有作出列举规定。对于“情节严重”,一般理解为是手段恶劣,后果严重,影响很坏的情形。根据《》的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某些虚构的事实,足以破坏他人名誉,损害他人人格,情节严重的行为。按此罪的要件,对此罪的主体、主观方面、客体要件规定得都很明确,对客观方面要件中的内容也作了规定:要有捏造某
    • 怎么判断诽谤罪严重?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15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具体分为以下几个认定标准: (一)数量标准 《解释》第二条第 (一)项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
    • 诽谤情节严重多少次构成诽谤罪?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0-25
      刑法解释提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属于诽谤罪的情节严重行为。
    • 诽谤他人构成诽谤罪如何算严重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1-29
      诽谤他人构成诽谤罪造成严重的后果,如由于诽谤行为使他人的名誉严重受到损害或者受害者因为诽谤而自杀或精神失常。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 严重诽谤罪该怎么判刑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3-15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 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