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合同解除从合同是否相应解除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6 16:11:40 329 人看过

主合同撤销的,从合同不需要撤销,但从合同无效。合同是因重大误解订立的。这种情况是指合同当事人对合同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重大事项有错误的认识,从而使订立合同的后果与自己的真实意思相违背,并可能或者已对造成较大损失。

一、合同订立的后果

签订合同有以下几个后果:

1、当事人违反平等原则,在缔约过程中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所订立的合同。

2、当事人违反合同自由原则,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所订立的合同。

3、当事人违反公平原则,合同中的权利义务不对等,导致合同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所订立的合同。

4、当事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在缔约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致使对方当事人对合同性质、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重要内容产生“重在误解”而签订合同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所订立的合同。

5、当事人违反善良风俗原则,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另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合同无效。

二、重大误解合同该如何认定

1、对合同性质的误解。如把借贷误解为赠与,把出卖误解为出租。

2、对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误解。例如,加工承揽合同、技术合同、演出合同等要求有特定履约能力的合同,如果对当事人的身份、技能等存在误解,往往会带来较大损失,可构成重大误解。

3、对标的物的性质、品种、质量的误解。例如,把文物复制品误认为是真品,把劣品误认为是优等品,这些将可能导致当事人合同目的的落空,给当事人带来较大损失,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

4、对标的物的规格、价格、数量、包装、履行方式、履行地点、履行期限等内容的误解,会给当事人带来较大损失,也可构成重大误解。

5、对价款或者报酬的误解。在实践中,当事人在订约时对价金没有发生误解;但在履约时一方因为过失而向另一方多交付价款和酬金,此种情况因并非是对合同本身发生误解,因此不应按重大误解撤销合同,而应当按给付的不当得利处理。

三、重大误解的撤销权如何行使

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此种情况下列,当事人可以行使撤销权。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三个月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2日 06: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从合同相关文章
  • 开除与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是否相同?
    是的。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存在一定过失的情况下,无须事先通知即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解除劳动合同和开除是一个意思吗?首先,解除劳动合同与开除肯定不是一个意思的,两者的性质也是完全不同的,分别来看一下。1、解除劳动合同是有协商解除、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在合同到期之前可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双方协商一致即可解除劳动合同,不过要注意是哪一方先提出的,用人单位先提出的需要支付劳动者
    2023-07-04
    191人看过
  • 合同主体消灭是否合同自然解除
    合同主体消灭合同不会自然解除,因为合同终止和合同解除的不是一个意思。合同的终止又称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或者合同的消灭,是指合同关系在客观上不复存在,合同权利和合同义务归于消灭的法律现象。合同解除分类单方解除和协议解除单方解除,是指解除权人行使解除权将合同解除的行为。它不必经过对方当事人的同意,只要解除权人将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直接通知对方,或经过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向对方主张,即可发生合同解除的效果。协议解除,是指当事人双方通过协商同意将合同解除的行为(《民法典》第563条)它不以解除权的存在为必要,解除行为也不是解除权的行使。中国法律把协议解除作为合同解除的一种类型加以规定,理论解释也不认为协议解除与合同解除全异其性质,而是认为仍具有与一般解除相同的属性,但也有其特点,如解除的条件为双方当事人协商同意,并不因此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解除行为是当事人的合意行为等。法定解除与约定解除合同解除
    2023-06-18
    211人看过
  • 合同解除后是否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一、合同解除后是否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合同解除后是否需要承担相应责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1.合法解除合同的,不承担责任;2.违约解除合同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3.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大小确认违约责任;4.其他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合同解除的效力】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二、解除合同纠纷怎么提起诉讼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副本及相关的证据;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3.法院将原告的起
    2023-10-09
    63人看过
  • 变相减薪是否视为解除合同
    变相减薪是否视为解除合同p>在一定程度上,是变相减薪的做法。即便如此,也不能视为解除合同1.变相降薪不视为解除合同。变更待遇应当签订书面协议。工资是劳动合同中的一项必备条款,应当经双方协商一致。根据《劳动合同法》,任何一方不得随意变更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如果公司解雇你,那就违反了劳动合同法。如果你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你应该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是赔偿金的两倍,即你工作2年2个月*2=4个月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补偿。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一个月的工资标准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给予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公司调整工资是否违法P>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
    2023-05-07
    466人看过
  • 购房合同解除后需要解除哪些相关合同
    在签署了购房合同之后选择退房,需要解除的合同主要包括:房屋买卖协议,同时也可能涉及到定金协议、居间协议、网上签约协议和抵押贷款协议等相关协议。其中任意一方都可以通过与对方进行磋商并达成一致意见来实现合同解除;或者当合同中所规定或已成为法律所承认的解除条件生效后,可向对方发出退房通知,此时这一通知在有效送达给对方之后便视为解除购房合同。《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
    2024-08-15
    354人看过
  • 被告违约合同是否应当解除合同
    被告违约并不一定解除合同。解除合同需要当事人协商一致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法律规定的解除情形。被告违约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一、民法典中如何解除二手房买卖协议1、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二、民法典规定单方解除合同的生效条件有哪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
    2023-04-06
    179人看过
  • 签五年合同能否主动解除合同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签订五年的合同后,如果合同依法成立的,是不能随意解除合同的,但在双方协商同意的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签订劳动合同后,期限5年,如果没有约定服务期条款,劳动者有权提前主动辞职。一、解聘后劳动合同书需要做什么改动吗解除劳动合同书的注意事项:1、尽量填写辞职申请书:办理离职手续,还需要再就业,如果没有相应的手续办理,再入职将会遇到很多困难。尽量写好辞职申请书,注明辞职原因交付用人单位,尽量不要在离职时和单位搞得不愉快,如果单位开出辞退文件,那么会有一定的影响。2、解除合同的时间要注明:一定要注明合同终止时间,也就是和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准确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办理完相关手续,并且完成工资结算等事宜。时间应该一致,不能提前也不能推后。3、解除劳动合同书中要有经济赔偿劳动合同到期后,如果是单位提出不再进行合同续签,那么单位需要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款,一般是按照工作一年核算一个月
    2023-03-22
    146人看过
  • 合同解除与违约的概念是否相同
    合同解除和合同违约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但如果合同解除不当,也可能与合同违约交织在一起。在原告张跃进起诉被告**星光摄影器材厂一案中,原告称本案涉及的租赁房屋被被告强行收回,被告辩称双方通过协商终止租赁合同。双方各执一词。原告称,被告强行收回租赁场所的行为在公安机关有记录(经公安机关调查取证,无需证明的事项记录),被告提供了双方移交的物品清单(这是出租人在承租人出租房屋后,由于承租人购买了一些物品,并希望终止租赁合同,出租人将租赁场所的物品移交给承租人的程序),移交清单由原告员工签字。同时,被告还向法院提交了双方协商终止租赁合同的一些信函,以表明租赁合同终止前存在双向沟通过程。最后,结合民事诉讼证据规定中证据规则和证据规则的优点,我院认定,当双方终止租赁合同时,不存在违约行为,并驳回了原告关于被告应承担违约责任的主张
    2023-05-07
    495人看过
  • 主债务解除担保合同解除吗
    主合同解除时,担保合同约定担保合同同时解除的。担保人不再承担担保责任。所以担保合同没有效。如担保合同没有约定主合同解除时,担保合同亦一同解除的,担保人应当承担担保责任。担保合同是为主合同的履行提供担保而附设的独立存在的合同,如主合同尚未完全结清,尚有未履行的义务(包括合同解除后应当履行的义务),担保合同仍有存在的必要,所以,担保合同并不因主合同的解释而当然解除。《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合同解除的效力】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第五百六十七条【合同终止后有关结算和清理条款效力】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第五百六十八条【债务法定抵销】当事人互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
    2023-03-21
    244人看过
  • 借款合同解除后能否解除担保合同
    借款合同解除后,如果担保合同没有特别约定,担保合同任然有法律效力。不能随主合同的解除而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违法担保合同能否有效1、没有效。借款合同是主合同,如果是违法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担保合同是从合同,主合同无效,从合同也无效。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强制性规定及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第三百八十八条【担保合同
    2023-08-02
    307人看过
  • 哺乳期合同解除问题:能否解除合同?
    以下情况可以解除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女儿哺乳期间男方能起诉离婚吗女儿哺乳期间男方不能起诉离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男方不得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提出离婚。女性提出离婚的,或者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受理男性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制。注意,如果女方婚后主动与婚外男性发生性关系,如卖淫、通奸、同居、重婚等。或者在上述三种情况下,女方对男方的身体和生命构
    2023-07-04
    379人看过
  • 借款合同的解除是否属于解除抵押合同
    借款合同解除抵押合同解除。《民法典》第四百零七条【抵押权处分的从属性】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或者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债权转让的,担保该债权的抵押权一并转让,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抵押合同是借款合同的从合同吗在借款合同中,借款合同就是主合同,抵押合同就是从合同。从合同与主合同具有成立上的从属性、效力上的从属性、内容上的从属性、以及转让上的从属性和消灭上的从属性。成立上的从属性就是说,从合同成立必须依附于主合同成立,效力的从属性就是从合同要具有效力,首先得保证主合同也就是借款合同必须有效才行。内容上的从属性同上。转让上的从属性和消灭上的从属性也是效率上一致。必须是附属于在主合同就是借款合同上,主合同如果无效,消灭或者说主合同已经履行完了,那么这个抵押合同也就是从合同也就一并无效消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零七条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或者作为其他债权的
    2023-08-02
    259人看过
  • 担保人可否解除主合同
    不一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主合同解除担保条款通常而言是没有效的,法律另有规定或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主合同解除时,担保合同约定担保合同同时解除的,担保人不再承担担保责任。如担保合同没有约定主合同解除时,担保合同亦一同解除的,担保条款有效。一、担保合同的履行期限担保合同的履行期限原则上优先按照合同当事人约定的期限履行,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其履行期限与主债权债务合同的履行期限一致。首先根据《民法典》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即担保合同的履行期限优先按照合同中约定的期限来履行。其次因为担保合同是从权利,其是基于主债权而设立的,需要依附于主债权而存在,如主债权合同无效的,其设立的担保合同也一并无效,即担保合同的履行期限与主债权合同一致。其次根据《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八条的规定,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
    2023-03-08
    412人看过
  • 解除劳动合同应遵守相应规定
    申诉人:肖某,系某省某公司文化中心员工。申诉人:陈某,系某省某公司文化中心员工。被诉人:某省某公司。法定代表人:曾某,系某省某公司董事长。委托代理人:李某,系某省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全权代理。委托代理人:陈某,系某省某公司员工,一般代理。案情1997年11月,被诉人未提前30天书面通知解除与申诉人之间的劳动聘用合同关系,申诉人要求给予正当的经济补偿,遭被诉人无理拒绝;被诉人制订的劳动时间规章和制度等严重违法,侵害了申诉人的合法权益,向被诉人请求赔偿遭拒绝,申诉人不服,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诉,请求:由于被诉人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必须给予申诉人每人3个月工资额的经济补偿;由于被诉人未能提前30天书面通知,必须再给予申诉人每人1个月工资额作为违约赔偿;由于被诉人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能依法给予申诉人经济补偿,被诉人必须按前两款经济补偿数额的50%(即申诉人两个月工资额)向申诉人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2023-04-22
    252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分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从合同
    词条

    从合同是指在法律上与主合同相互关联,并作为主合同的辅助成分的合同。 从合同的主要特点是在主合同成立后,其从合同才成立,而且其存在是作为主合同的辅助成分,受到主合同的制约。... 更多>

    #从合同
    相关咨询
    • 主合同解除从合同解除怎么办?还有其他的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06
      协议解除的程序,是指当事人双方经过协商同意,将合同解除的程序。其特点是:合同的解除取决于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不是基于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也不需要有解除权,完全是以一个新的合同解除原合同。它适用于协议解除类型,并且在单方解除中,只要解除权人愿意采取这种程序,法律也应允许并加以提倡。 由于协议解除程序是采取合同的方式,所以要使合同解除有效成立,也必须有要约和承诺。这里的要约,是解除合同的要约,
    • 主合同解除从合同效力该怎样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6-29
      口头合同也叫口头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以谈话、电话等口头形式对合同内容达成一致的协议,无任何书面的或其他有形载体来表现合同内容。口头合同也是合同形式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它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如在自由市场买菜、在商店买衣服等。现代民法典之所以对合同形式实行不要式为主的原则,其重要原因也正在于此。合同的口头形式,无须当事人约定。凡当事人无约定或法律未规定特定形式的
    • 从合同解除是什么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6-14
      合同解除,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依法解除合同效力的行为。合同一旦签约,具有国家法律保护。 合同解除分为合意解除和法定解除两种情况。解除是合同之债终止的事由之一,它也是一种法律制度。在适用情势变更原则时,合同解除是指履行合同实在困难,若履行即显失公平,法院裁决合同消灭的现象。这种解除与一般意义上的解除相比,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法院直接基于情事变更原则加以认定,而不
    • 解除合同是否有效合同解除后可否终止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19
      要看情况,合同终止,合同条款也相应的失去其效力。但是如果该合同尚未结算清理完毕,合同中约定的结算清理条款仍然有效。合同终止的条款有: 1、合同到期后的自然终止; 2、合同中有显失公平的条款; 3、中存在欺诈行为,并对当事人造成直接利益损害; 4、合同当事人一方无法履行合同义务,且经双方协商后解除合同;协商不能达到双方目的的,通过法院进行判决,根据实际情况法院判决合同终止合同的; 5、合同一方自然人
    • 解除解除合同的相关规定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7-27
      法定解除合同是指出现法律规定的解除事由而由享有解除权的一方当事人解除合同,终止合同的权利义务,解除应满足因违约致使不能实现合同。解除合同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时可以解除合同。 (2)在履行期限届满以前,当事人一方向另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时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3)当事人在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间内仍未履行时可以解除合同。 (4)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