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著作权的概念是怎样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31 11:50:37 325 人看过

一、出版专业著作权的概念是什么?

著作权是法律赋予作者因创作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享有的专有权利。享有著作权的主体主要是作者,也可以是除作者之外的其他依照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著作权的内容主要是著作权人的权利义务。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精神权利和财产权利,如发表权、署名权、广播权、放映权等,同时,著作权人也应尽一定的义务,即对其权利作了适当的限制。

作品的形式有很多,有音乐、文字、摄影、美术等等,而往往作者创造的作品是需要大量的心血。著作权就是作者对自己作品的法定权利。著作权是公民、法人依法享有的一种民事权利,属于无形财产权。享有著作权的作者可以决定是否对他的作品进行著作权意义上的使用,在我国,只要发表就会受到保护。

二、保护著作权的措施有什么?

1、政府方面的保护:国家需要对网络环境进行治理,要取缔关闭从事侵权活动的非法网站,这样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打击盗版和盗著作权的行为,还要严厉处理此类犯罪人员,最大程度上保护原创作者。

2、各方面的监督:各个职能机构要进行不间断的监督和检验,对于各种网络行为进行查处,要按时对一些服务引擎进行检查,严格做好管理工作,对于查处提供链接服务搜索引擎网站的侵权行为要进行坚决治理,这样网络环境就会好起来。

3、规章制度的保障:还需要各地各级政府进行严格的规章制度,使我们的各个地方职能部门严厉进行盘查,对于进行私自牟利的企业做出应有的制度上的检查,做出严肃处理。查处未经许可擅传他人作品的网络侵权行为,这样会很有效果。

4、作者自我保护:原创作者要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的能力,平时要注意自己的版权保护,要及时的清理电脑和其他用品的病毒,同时要留下文章原创证明,这样在维护权利时候就会有理有据了。

三、著作权的特点有什么?

(一)作者因创作作品自动产生著作权,不必履行登记、注册手续;

(二)专有性,即除权利人同意或法律规定外,任何人不得享有或使用该项权利;

(三)地域性,即除加入国际公约或缔结双边协定外,一个国家法律所保护的一项权利只在该国范围内发生法律效力;

(四)时间性,即法律对各项权利的保护,除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性不受保护期的限制外,其他权利都有一定的有效期限。

版权也叫著作权,所以是一个概念,要想保护著作权,可以采用行政方式,由国家对网络环境进行整治,打击盗版和盗窃著作权的行为;也可以有各个行政机构进行监督,治理侵权行为,此外作者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注重著作权的保护。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1日 08:1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著作权和专有出版权的区分标准
    专有出版权与著作权属于从属关系,出版权是著作权众多权利中的一项,出版权属于著作权。两者在主体、客体、有效期各方面都有差异:1.专有出版权主体是出版者;2.专有出版权的客体为书刊及音像出版物,而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3.出版者对授权出版的作品享有限期的专有出版权,而著作人身权的保护一般不受限制。版权与著作权有什么区别在我国,版权就是著作权,没有区别。著作权是指作者、著作权人依法对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
    2023-06-30
    406人看过
  • 版权是出版权还是著作权?
    一、版权是出版权还是著作权?1、版权既是出版权还是著作权,版权就是著作权。根据相法律规定,著作权即版权。著作权是指权利人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该权利不以登记为成立要件。但是经过依法登记的著作权具有更强的法律保护效力。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第十二条:在作品上署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为作者,且该作品上存在相应权利,但有相反证明的除外。作者等著作权人可以向国家著作权主管部门认定的登记机构办理作品登记。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第三十三条: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按照合同约定享有的专有出版权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出版该作品。第六十二条:本法所称的著作权即版权。二、如何查询著作权归属,著作权归属的规定有哪些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官方网站可以查询著作权归属。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
    2024-01-26
    458人看过
  • 专有出版权与著作权的牵连和诉权
    案情??甲、乙等人各翻译了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若干部,各自授权A出版社独家出版发行,A出版社以单行本的方式分别出版了上述作品。B出版社未经译者和A出版社许可,在其出版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系列出版物?熑?卷中将甲、乙等人的上述翻译作品收入,未署译者名,也未支付稿酬。获悉此事后,A出版社和甲、乙等先后分别起诉B出版社侵权。A出版社以B侵犯其专有出版权为由,要求B停止侵权、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甲、乙等译者则以B侵犯其署名权、作品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为由,分别起诉要求其停止侵权、公开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法院审理认为甲、乙等人对其经原授权翻译的作品享有著作权,其以合同方式授予出版社翻译作品的出版权合法有效。A出版社因而取得的专有出版权受法律保护。B的行为侵犯了A的专有出版权和译者的署名权、作品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遂分别判决B对A和甲、乙等承担侵权责任,基本支持了各原告的诉讼请求。?煹闫坤?本案的焦点
    2023-06-08
    327人看过
  • 了解著作权的概念和内涵
    著作权是指作者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权利。著作权称版权,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著作财产权是无体财产权,是一种知识产权,版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即版权的获取与商标、专利不同,依法自动产生,无需办理任何登记手续。作品一旦完成,无论发表与否都会受到保护。著作权的性质如下:1、专有性,如著作权人有权禁止他人复制自己的作品;2、时间性,即保护期过后,作品进入公共领域;3、区域性,即对作品使用的地点和范围有一定的规定。著作权是谁享有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内容(其中前四条属于著作权的人身权,后面的都是财产权):(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数字化等方式将作
    2023-07-02
    97人看过
  • 著作权主体的概念及分类:
    亦称著作权人,即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国家也可能成为著作权主体。1、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划分依据是著作权的取得方式原始主体:指在作品完成后,直接根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在不存在其他基础性权利的前提下对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一般情况下为作者,特殊情况下作者以外的自然人或组织也可能成为著作权原始主体。继受主体:通过受让,继承,受赠或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全部或一部分著作权的人。区别:(1)概念不同。(2)取得方式:原不以继为存在前提,但继享有的权利却是从原处取得的,并以他人原有著作权的合法存在为条件。(3)著作权是否完整:原所享有的著作权之完整性比继的权利表现得充分,因为继绝对不可能享有完整著作权,只能取得著作财产权的部分或全部,而不能取得著作人身权。2、内国主体与外国主体。以著作权人所具有的国籍为标准而分类。区别:由于著作权法具有非
    2023-08-17
    375人看过
  • 著作权保护期概念
    著作权保护
    所谓著作权保护期,就是指著作权受法律保护的时间限制,或者说是著作权的有效期限。在著作权保护期内,作品的著作权受法律的相应保护,除了法律另有规定之外,使用作品均需要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并向其支付报酬。著作权保护期满之后,作品即进入公有领域,不再受法律的保护,任何人都可以在无需征得原著作权人的同意、无需向原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情况下使用作品。可见,明确著作权保护期,是有重要意义的。著作权保护期,实际上是法律在对作者的权益给予一定时间保障的前提下,还要使作品发挥更广泛、更长久的社会作用的需要。如果一部作品无限期限受到保护,则不利于社会文化财富的积累,不利于整个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这种规定既鼓励了作者创作,又鼓励了作品传播,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1条的规定:除本解释另行规定外,2001年10月27日以后人民法院
    2023-06-08
    239人看过
  • 著作权民事裁定的概念是什么?
    一、著作权民事裁定的概念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财产权、人身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凡是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都享有著作权;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的,也依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外国人在中国境外发表的作品,根据其所属国与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著作权。二、侵犯著作权如何进行民事裁定侵犯著作权的民事制裁,是指侵犯著作权的人被人民法院依法给予上述的一项或几项处罚;(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3)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4)未经录音录像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5)未经许可,播放或者复制广播、电视的;
    2024-01-12
    492人看过
  • 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的概念及差异
    区别在于:(1)两者的归属不同:著作人身权只能由作者或者著作权原始主体所有;而著作财产权不仅可以由作者或者著作权原始主体所有,也可以归著作权继受主体所有。(2)两者的保护期不同:除发表权外,作者终身享有著作人身权,没有时间的限制。而著作财产权具有严格的保护期限。在著作权的有效期限内,作者的著作财产权可以依法继承、转让和许可他人使用。(3)两者的内容不同:著作人身权不具有直接的财产的内容,具体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而著作财产权则是使著作权人获得财产利益为主要内容的权利,内容具体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以及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4)两者所受的限制不同:著作人身权基本不受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强制许可的限制,而著作财产权则依法受到合理使用、法定许可使用和强制许可使用的限制。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的内容、归属、保护期和限制都有所不同,不能混淆。著作财产权与人身权区
    2023-07-12
    295人看过
  • 什么是服务作品及其著作权的概念
    服务作品和著作权的概念是什么服务工作,是指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任务而创造的工作。这里的工作任务,是指公民在法人或者组织中应当履行的义务。著作权的归属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著作权一般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其经营范围内有优先使用权。作品完成后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允许第三方以与本单位相同的方式使用作品。正式作品完成后两年内,作者经单位同意,允许第三方以与本单位相同的方式使用,报酬由作者与本单位按约定比例分配。完成本单位作品的“两年”期限,自作者向本单位交付作品之日起计算。第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者只有署名权。其他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奖励作者:1产品设计图纸、地图、计算机软件等作品。这里所说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法人或者组织专门为公民完成创作提供的资金、设备或者材料。法律、行政法规或合同规定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在役作品的著作权
    2023-05-07
    451人看过
  • 专有出版权概述
    专有出版权
    专有出版权,是指出版单位通过合作者订立合同,在预定的期限或地域内,获得出版作者作品的一种专有权利;也指图书的出版者依据图书出版合同享有的在一定期限内独占出版他人作品的权利,属于著作权的邻接权。专有出版权受法律保护。专有出版权是著作权财产权中的一部分权利,是复制权与发行权的组合权利,其初始归属于作为原始著作权人的作者,是一种可以依法处分,可以依法转移的民事经济权利。著作专有出版权漫画图权人可以依法将其许可给图书出版者,也可以将其许可给其他民事主体(现行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只能将专有出版权授予图书出版者,也并未明文禁止不得将专有出版权授予其他民事主体);著作权人还可以依法授予被许可方再授权,即由被许可方再许可第二人出版或专有出版相应作品的权利。著作权人可以依法将其许可给图书出版者,也可以将其许可给其他民事主体(现行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只能将专有出版权授予图书出版者,也并未明文禁止不得将专有出版权授
    2023-06-08
    259人看过
  • 著作权许可使用概念
    著作权许可使用
    著作权许可使用是指著作权人在保留其著作权人身份的前提下,允许他人在一定的条件下行使其著作权。所谓一定的条件除了指使用费以外,还包括对使用方式、时间和地域范围等方面的限制。作为许可使用的对象一般是著作财产权,但是在少数情况下也包括人身权利,例如根据《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第3项的规定,作者得将其修改权授予他人行使。由于许可使用既能够维持著作权主体的不变,又可以借助社会的力量来开发、利用自己的作品,所以它是现实中非常重要的著作权行使方式。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著作权转让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著作权的转让引起著作权权利主体的变更,受让人在转让完成之后成为新的著作权人,他对作品享有相应的财产所有权,他既可以使用它,也可以处分它,并获得相应的收益;而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并没有这种效力,被许可人因许可使用合同获得的仅仅是在特定条件下使用作品的权利。因此他通常又被称为作品使用者,而不能称为著作权人。他的处分权受
    2023-06-08
    332人看过
  • 著作权侵权行为概念是什么
    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又无法律上的依据,使用他人作品或行使著作权人专有权的行为。著作权侵权有直接侵权、第三人责任、违约侵权和仅侵犯作者的精神权利等等。根据其情节、危害后果以及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著作权法把所有著作权侵权行为区分为两大类。根据《著作权法》第47条规定,版权管理机关可以受理涉及数十种侵权行为的案件,并做出行政处罚。受理案件可根据权利人的申请、投诉,也可根据举报人的举报,或主动对市场的侵权事实进行查处,对侵权案件的行政处罚种类有以下几种:1、没收违法所得;2、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3、罚款;4、情节严重的,没收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版权管理机关可根据侵权事实所造成的后果,即侵权行为对被侵权人和对公共利益的损害程度大小,决定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处罚。一、著作权侵权的构成要件是什么?1、所侵害的标的应当在着著权法保护的范围
    2023-02-18
    489人看过
  • 版权与出版权:概念对比与理解
    本法所称的著作权即版权。”所以说,从法律的上来讲,著作权就是版权。一、著作权即版权的原因为什么说:'本法所称的著作权即版权'。其主要理由是:第一,无论称著作权还是称版权,其规定的内容大体上是一致的。从世界各国的立法体例来看,称著作权法的国家,其保护的客体不仅包括文字作品,也包括其他作品,还包括邻接权的内容。称版权法的国家,保护的内容主要也不是出版者的权利,而是作者的权利,其版权保护的客体和称著作权法的国家基本一致。因此,称著作权法还是称版权法,从各国的历史条件出发,其细微处可能有点差别,但从实质看,两者的含义是一致的。著作权就是版权么著作权是版权,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
    2023-07-08
    134人看过
  • 侵犯著作权罪是什么概念
    侵犯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未经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音像、计算机软件等作品,出版他人享有独家出版权的书籍,未经制作人许可复制发行其音像制品,制作和展示假冒他人签名的艺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情形之一侵犯作权的,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未经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视频作品、计算机软件等作品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书籍3、未经录音录像制作人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4、制作、销售假冒他人签名的艺术作品。涉嫌侵犯著作权罪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8-09
    284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著作权与版权是同一概念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02
      有,著作权只是是知识产权的一部分。著作权的概念,又称为版权,分为著作人格权与著作财产权。其中著作人格权的内涵包括了公开发表权、姓名表示权及禁止他人以扭曲、变更方式利用著作损害著作人名誉的权利。著作财产权是无体财产权,是基于人类智识所产生之权利。知识产权的概念可以说是见仁见智的,定义也比较抽象。具体你可以参考国内的一些大学教材,或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也就是WIPO所做的定义。它的外延是非常广的,本人
    • 著作权的作品法的概念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15
      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 《著作权法》第三条,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
    • 出版与出版权的概念差异
      江西在线咨询 2025-01-14
      在法律术语上,严格来说并不存在“出版权”。然而,《著作权法》第57条对“出版”进行了规定,指的是“复制和发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九条,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若实际损失难以计算,侵权人则需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此外,赔偿数额还应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若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无法确定,法院将
    • 出版权、专有出版权、著作权、著作权以及著作权的权利主体有何区别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2-10
      出版权:是指出版者对其依法出版的图书和报刊所享有的权利,权利主体包括图书出版者和报刊出版者。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出版权包括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在合同约定期间内享有的专有出版权和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报纸、杂志的版式、装帧设计享有的专有使用权。而且专有出版权不得转让。出版权是著作权的内容之一。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作者因创作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内依法享有的一种
    • 版权登记的概念与作用
      北京在线咨询 2025-01-14
      著作权,也称为版权,是指著作权有关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向登记机关申请,将作品及其权刊登载于登记簿的行为。根据不同国家的规定,著作权登记分为强制登记和自愿登记两类。凡是法律要求当事人必须办理登记才能取得权利的,即为强制登记。凡是作品一经问世就自动获得保护的,申请人可自主选择是否登记的,称之为自愿登记。 在中国,实施自愿登记主要是为了维护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有助于解决因著作权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