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正当防卫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23 13:54:56 158 人看过

一、怎样判断正当防卫

判断正当防卫的情形如下:

1.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

2.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

3.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

二、正当防卫致成轻伤应怎么处理

正当防卫致成轻伤应的处理是不构成犯罪,但应赔偿伤者医药费、护理费等基本费用。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三、如何把握"正当防卫"的限度

防卫行为必须在必要合理的限度内进行,否则就构成防卫过当。

1.不法侵害的强度。对于不法侵害实行正当防卫,如果用轻于或相当于不法侵害的防卫强度不足以有效地制止不法侵害的,可以采取大于不法侵害的防卫强度。当然,如果大于不法侵害的防卫强度不是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那就是超过了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

2.不法侵害的缓急。是指侵害的紧迫性,即不法侵害所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的危险程度。不法侵害的缓急对于认定防卫限度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防卫强度大于侵害强度的情况下,确定该行为大于不法侵害的防卫强度是否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更要以不法侵害的缓急等因素为标准。

3.不法侵害的权益。为保护重大的权益而将不法侵害人杀死,可以认为是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因而没有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而为了保护轻微的权益,即使是非此不能保护,造成了不法侵害人的重大伤亡,而就可以认为是超过了必要限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一节 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n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n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19:2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有哪些区别,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
    正当防卫和防卫是时间条件、主观条件、对象条件等一致,但限度条件完全不同。正当防卫不应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防卫行为应在必要的合理限度内进行,否则防卫过度。限度条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非法侵害的强度2、非法侵害的缓急3、非法侵害的权益。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度的结果非常不同。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即不构成犯罪。防卫需要刑事责任,刑法所不允许。防卫过当和正当防卫怎么区分正当防卫,是对危害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正在实施侵害的行为采取不超过必要限度的制止性的损害行为。所谓正当防卫过当,是指采取的制止性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法侵害人的重大损害的行为。“不超过必要的限度”,是指以制止不法行为的状态为限度,不法侵害状态已处于结束状态,危险状态已消除。如:某人持刀行劫,被劫人自卫反抗,将行劫人打翻并夺下其所持之刀,刺伤行劫人,行劫人的不法侵害已被制止,不法侵害状态和危
    2023-08-07
    337人看过
  •  未成年人正当防卫的判断标准
    正当防卫的条件包括:存在不法侵害的发生、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限度、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正当防卫针对的是不法侵害者本人。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五个条件,才能算正当防卫。在符合以下条件时,才能算正当防卫:1.存在不法侵害的发生;2.不法侵害正在进行;3.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限度;4.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5.正当防卫针对的是不法侵害者本人。正当防卫的五个条件是什么?正当防卫是指在面临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采取必要的手段制止侵害行为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正当防卫需要满足五个条件。第一,存在不法侵害。不法侵害是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只有存在不法侵害,才能采取防卫行为。第二,具有防卫意识。防卫意识是指防卫人认识到自己的防卫行为是合法的,并且具有防卫的目的和必要性。第三,采取必要的防卫行为
    2023-12-04
    262人看过
  •  制定正当防卫过度的判断准则
    该段内容阐述了正当防卫过度的认定标准。如果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但未造成重大损害,则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正当防卫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非法侵害,制止非法侵害并造成损害的,不承担刑事责任。对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防卫行为未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损害的,不属于过度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过度的认定标准如下:1.如果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但并未造成重大损害,则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2.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制止非法侵害并造成非法侵害人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3.对于正在犯罪、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如果防卫行为并未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非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过度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过度的法律标
    2023-08-26
    87人看过
  • 正当防卫的含义是怎样的如何认定正当防卫
    一、正当防卫的含义是怎样的正当防卫(又称自我防卫,简称自卫),是大陆法系刑法上的一种概念,表示“对于现实不法之侵害,为防卫自己或他人之权力所为之行为”。其与紧急避难、自助行为皆为权利的自力救济的方式。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二、如何认定正当防卫实施防卫行为的目的,必须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防卫目的的正当性,是正当防卫的首要条件。如果防卫目的不具有正当性,正当防卫则不能成立,例如聚众斗殴中互相杀伤,由于均有侵害对方的意图,故不存在正当防卫。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行为。没有不法侵害行为,则无须实施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所针对的不法侵害主要是指对受法律保护的国家、公民一切合法权益的违法侵
    2024-02-01
    150人看过
  • 正当防卫会怎样处理?
    当事人若有正当防卫的行为的,一般不需要对其进行任何处理,不需要对其追究刑事责任;若其防卫行为构成防卫过当的,则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私闯民宅打人正当防卫至轻伤如何处理私闯民宅打人正当防卫至轻伤需要对该行为进行一定的民事赔偿,但是刑事责任承担方面,如果没有造成防卫过当,不需要承担。1、可以适当防卫、但是不能防卫过当,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也可以即时报警。如果有涉及到伤害的话,可以做法医鉴定,根据鉴定结果来决定两人之间的法律责任。2、打得分寸要得当,只有当生命受到威胁时,可以采取正当防卫。当对方丧失攻击能力时后,不要再继续伤害私闯民宅拿刀的。3、法律是支持正当防卫,但是不能因为防卫过当而变成故意伤害罪。4、当私闯民宅拿刀的
    2023-08-13
    139人看过
  • 无限防卫属于非正当防卫还是正当防卫
    无限防卫权又称无过当之防卫、预防性正当防卫、特殊防卫权、特别防卫权等,这些概念都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所谓无限防卫权,是指公民在某些情况下所实施的正当防卫行为,没有必要限度的要求,对其防卫行为的任何后果均不负刑事责任。无限防卫权是公民在特定情况下可采取无强度限制的防卫行为的权利。一、对于无限防卫的理解关于无限防卫权的含义,对这一概念可作如下理解:1、中国刑法所规定的无限防卫权并不是绝对的无限防卫权,而是相对的无限防卫权,即它只能发生在“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这一特定的条件之下,如不具备这一特定条件,则不允许行使无限防卫权。2、中国刑法所规定的无限防卫权是一种正当防卫权。依照新刑法规定,在上述条件下实施防卫行为,即使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也不属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那么这种防卫无疑应当是正当防卫。无限防卫权的行使也应当符合正当防卫的基本要求
    2023-06-21
    293人看过
  • 防卫过当:如何判断正当防卫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这种情况需根据防卫人主观意向分别分析,如防卫人间接故意造成侵害人伤害、死亡的,则定为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如为过失造成的,则为过失重伤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正当防卫中的防卫过当情节,作为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的量刑情节考虑。正当防卫超过法定限度可能应承担什么责任正当防卫超过限度应承担的责任: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承担相应罪名的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
    2023-07-07
    365人看过
  • 正当防卫判定条件是怎么,正当防卫有什么意义
    一、正当防卫判定条件是怎么(一)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1、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对合法行为不能实施防卫。2、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假想的。没有不法侵害,行为人误以为有不法侵害发生而实施所谓的防卫,称为假想防卫。假想防卫,则看行为人主观上有无罪过而确定行为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3、不法侵害行为通常应是人的不法行为。(二)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即已经开始,尚未结束。如果不符合这个时间条件的防卫,称为防卫不适时。防卫不适时,有两种:不法侵害尚未开始就实施防卫,叫事前防卫;不法侵害行为已经结束实施的防卫,叫事后防卫。防卫不适时,属于故意犯罪。(三)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如果对第三者实施,属于故意犯罪。(四)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防卫意图。即行为人必须有正当的防卫意图,是为了保护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权益
    2023-03-02
    296人看过
  • 打架还手属于正当防卫吗怎样才属于正当防卫
    一、打架正当防卫杀人会判多久正当防卫致人死亡,关键是否存在防卫过当,如果不存在防卫过当不会判刑。《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一般正当防卫过当致人死亡的,会判三年左右。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二、打架还手属于正当防卫吗怎样区分打架还手和正当防卫?《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必须具备的
    2023-03-19
    367人看过
  • 公安机关如何判断正当防卫行为?
    公安机关可以从以下方面认定正当防卫:1、起因,必须是有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2、时间,必须是实际存在而又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行;3、对象,必须是不法侵害者本人;4、限度,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5、具备防卫意识。正当防卫行为应当符合的条件实施防卫行为的目的,必须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防卫目的的正当性,是正当防卫的首要条件。如果防卫目的不具有正当性,正当防卫则不能成立,例如聚众斗殴中互相杀伤,由于均有侵害对方的意图,故不存在正当防卫。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行为。没有不法侵害行为,则无须实施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所针对的不法侵害主要是指对受法律保护的国家、公民一切合法权益的违法侵害的行为。行为人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行为才能实施正当防卫,对于合法行为不能实施正当防卫。如执法人员拘留、逮捕犯罪嫌疑人或者搜查、扣押物品,是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被拘留、
    2023-07-16
    96人看过
  • 正当防卫误杀判多长时间,正当防卫的特征
    一、正当防卫误杀判多长时间正当防卫错杀对方有可能并不会被判刑,只要证明确实当时情况比较危急,若是不实施反抗行为,自己的生命安全就会受到威胁,那么此正当防卫的行为是不会被量刑的。若是防卫过当,就有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等的处罚。《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二、正当防卫的特征正当防卫的本质在于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它有以下基本特征:1.正当防卫是目的正当性和行为的防卫性的统一。目的正当性是指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共、国家的
    2023-04-20
    276人看过
  • 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与判断标准
    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意义是在于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鼓励公民和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斗争,震慑犯罪分子,使其不敢轻举妄动。正当防卫的条件有哪些1、有不法侵害发生;2、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3、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4、正当防卫必须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目的;5、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者本人.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仍然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其与紧急避险、自助行为皆为权利的自力救济的方式。综上所述,人们遭遇不法侵害时,可以采取正当防卫方式维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在防卫的分类
    2023-07-17
    182人看过
  • 正当防卫与过失行为的法律判断
    正当防卫致人轻伤不会判刑。正当防卫是指对危害国家、公共利益、自己或者别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的行为采取不超过必要限度的制止性损害行为。防卫行为必须在必要合理的限度内进行,否则构成过度防卫。只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才是过度防卫。对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防卫不构成过度防卫。正当防卫致人轻伤的怎么处理?正当防卫致人轻伤一般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是一种正当的合法行为,原则上不需要负刑事责任,而且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还存在无过当防卫权。但这不意味着防卫是无限制的,超过必要限度形成过当防卫是需要负刑事责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
    2023-07-15
    451人看过
  • 怎么判定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防卫过当致人轻伤会被判刑吗
    一、怎么判定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1、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行为。正当防卫中所指的不法侵害主要是指那些社会危害性大,侵害程度激烈,具有积极进攻性的侵害行为。2、正当防卫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不法侵害人是指在犯罪行为中,犯罪的主体。3、正当防卫行为必须是实际发生而且正在进行的违法侵害行为。4、正当防卫的必须是为了保护公私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防卫过当是一种犯罪行为,它的本质应当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防卫过当行为的构成要件:1、防卫过当的客体,须是对防卫人实施不法侵害的行为人。它是不法侵害人的人身权利,既不法侵害人依法受法律保护的生命权和健康权。2、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须的限度造成了重大损害。3、防卫过当的主体应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4、防卫过当防卫人在主观上有罪过。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既可能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也可能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2023-06-07
    90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正当防卫造成的死亡判断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6-08
      从审判实践看,对防卫过当过失致人死亡,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按照刑法第233条规定的相应量刑幅度减轻处罚;如果具备缓刑条件,可以使用缓刑;如果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应当免除处罚。 《刑法》第二十条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 正当防卫2023怎么样才算是正当防卫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8-24
      1、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 2、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 3、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 4、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 5、对不法侵害行为人,在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时,所造成损害的行为。
    • 如何判断正当防卫致人死亡
      重庆在线咨询 2023-12-20
      须分情况讨论: 1、如果正当防卫致人死亡属于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情形,属于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如果是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 正当防卫杀人未遂被判刑, 正当防卫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27
      1、最终如何判处,要看是否能找到所有对您朋友老公有利的事实和情节。 尚未接触到案件实质性证据材料,律师是无法确定作无罪辩护还是罪轻辩护、或者量刑辩护的,更没有办法作出判决等最终处理结果上的预测--好的办案结果是办出来的、不是凭空预测出来的。 正当防卫:看是否符合正当防卫的五个条件,即前提、时间、目的、对象、限度。 正当防卫的证明责任在于防卫一方,办案机关只要有证据证明您实施了伤害行为、致人轻伤以上
    • 正当防卫中的正当防卫失手杀人怎么判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5-30
      1、正当防卫的行为人在防卫过程中失手杀人的,我国人民法院应当按照过失杀人罪的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刑法》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