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脱逃罪的标准如下:
1、所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逃离羁押、改造场所;
3、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依照本法与刑事诉讼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认定脱逃罪
区分脱逃罪的既遂与未遂的界限。行为人实施脱逃的目的在于逃离羁押或者改造场所,以达到逃避关押、改造的目的。因此,脱逃行为是否得逞,主要应看行为人是否逃出了羁押、改造场所,是否摆脱了看管人员的控制,已经逃离羁押或改造场所的范围,摆脱了看守人员监视控制的,就是脱逃既遂;实施脱逃,如果在羁押改造场所内被发现,或者虽然逃出了羁押改造场所的范围,但在看守人员直接监视下被抓回的,是脱逃未遂。区别既遂与未遂,是裁量刑罚的一个依据。如果查明行为人脱离劳改场所,确实是偷干其他的事情,并无脱逃意图的,如在农田劳动的犯人,晚间溜出劳改场所,去偷附近农民种植的瓜果等,不宜作为脱逃罪论处,可视其情节给予纪律或者其他处罚。
《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规定,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实践中如何准确把握脱逃罪的认定标准
425人看过
-
如何正确认定脱逃罪
465人看过
-
被告人犯脱逃罪怎么处罚,如何正确认定脱逃罪的呢
413人看过
-
实践中什么是抗税罪,在实践中如何认定抗税罪
371人看过
-
确定脱逃罪的关键要素:实践与法律依据
52人看过
-
脱逃罪与逃逸罪在事实认定上的差异
397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正确判断脱逃罪?云南在线咨询 2024-11-17根据所给的标准,认定脱逃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所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 2. 行为表现为逃离羁押、改造场所; 3. 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依照本法与刑事诉讼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 4. 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规定,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
按照实践中应该怎样正确认定盗窃罪呢?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29一、什么叫盗窃罪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二、在实践中应该如何正确认定盗窃罪呢(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一般是指动产而言,但不动产上之附着物,可与不动产分离的,例如,田地上的农作物,山上的树木、建筑物上之门窗等,也可以成为本罪的对象。另外,能源如电力、煤气也可成为本罪的对象。(二)客观
-
有什么特征,实践中如何正确认定诈骗罪?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28一、诈骗罪有什么特征1、行为人主观上是出于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2、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如果诈骗数额较小,则不构成犯罪。3、行为人实施了诈骗行为。至于诈骗财物是归自己挥霍享用,还是转归第三人,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二、如何正确认定诈骗罪1、本罪与非罪的界限(1)诈骗罪与借贷行为的界限。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
-
实践中什么是抗税罪,在实践中如何认定抗税罪重庆在线咨询 2021-11-18抗税罪的认定应当从其构成要件中掌握。1、犯罪对象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复杂的对象,即不仅破坏了国家税收监督管理,阻碍了税务机关依法征税,而且侵犯了依法执行税务的税务人员的人身权利。2、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等方式拒绝纳税。3、犯罪主体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或者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义务的扣缴义务人。4、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必须意的。
-
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认定金融诈骗罪和非罪的界限海南在线咨询 2021-08-11关键在于认定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1)首先,看是否具有法定的金融诈骗犯罪行为之一。金融诈骗犯罪都是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除了贷款诈骗罪、集资诈骗罪和信用卡诈骗罪中的恶意透支外,刑法列举的实施票据诈骗、金融凭证诈骗、信用证诈骗、信用卡诈骗(恶意透支外)、有价证券和保险诈骗犯罪的具体行为表现,是认定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的重要依据。 (2)其次,根据司法实践经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为具有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