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一、累犯是否适用逮捕
累犯适用逮捕。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二、故意伤害罪一定要逮捕吗?
看情况。如果涉嫌故意伤害刑事犯罪的情形符合逮捕的条件,可以进行逮捕。根据法律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三、羁押和逮捕有什么区别
羁押和逮捕的区别是:逮捕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而羁押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羁押对象是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逮捕的对象是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
-
行为人扒窃未遂需要逮捕吗?
326人看过
-
诈骗罪被什么情况下会被逮捕
75人看过
-
网络诈骗被拘留了多长时间会转为逮捕
390人看过
-
行为人涉及黄色交易会被逮捕吗?
427人看过
-
合同诈骗开庭当天会被判刑逮捕吗
420人看过
-
网络诈骗二万一会逮捕吗?
213人看过
逮捕是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中最严格的一种,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依法拘留嫌疑犯、被告人,在一定时间内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逮捕不仅剥夺了嫌疑犯和被告人的人身自由,拘留时间也很长,一般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之前。... 更多>
-
老人在家被诈骗,诈骗未遂逮捕怎样处理湖北在线咨询 2023-07-04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行为人扒窃未遂需要逮捕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3-09-03行为人扒窃未遂的是需要逮捕的,因为扒窃就是属于盗窃,所以扒窃未遂就是属于盗窃未遂,对于盗窃未遂的,可以按照盗窃罪既遂进行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在行为人扒窃未遂后,如果是逃跑逃避责任的,公安机关就可以向上级机关申请逮捕令,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归案。
-
因诈骗被逮捕算行政拘留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201、因为诈骗而被拘留,如果诈骗的金额未达到三千元,一般是行政拘留。行为人在被拘留的同时可能还会被罚款。如果行为人诈骗的金额超过了三千元,则行为人可能被刑事拘留了。 2、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3、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
-
诈骗2022年会逮捕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28视情况而定。如果满足逮捕的法定条件,即可以逮捕犯罪嫌疑人。《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
因为诈骗被逮捕了还可能被释放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07一审判无罪的,法院应该在宣判后立即将被告人释放。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如果被告人在押的,应当在宣判后立即释放,与检察院是否进行抗诉无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不负刑事责任或者免除刑事处罚,被告人在押的,应当在宣判后立即释放。被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