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人的确定是如何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01 10:22:39
434 人看过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人的确定是无过错的夫妻一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一方存在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等重大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该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一、负离婚责任无过错方是否要求赔偿
出现以下情形时,无过错方有权在起诉离婚时要求离婚损害赔偿:一方有重婚行为;一方与他人同居行为;一方实施家庭暴力行为;一方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有其他重大过错行为等。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二、婚姻中过错方能少分财产吗?
婚姻中过错方能会少分财产。法律规定对于一方有过错行为导致双方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婚姻中的过错行为包括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在离婚财产分割时,过错方一般会少分或不分。而无过错一般方会多分财产。
三、重婚罪判赔偿多少钱
一方重婚导致离婚的,另一方可以请求赔偿,赔偿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以夫妻共有财产总额作为参考系数;2、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3、根据无过错方所受的损害程度、过错方的主观过错责任之大小等因素来确定份额或比例。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侵害健康权的受害人如何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214人看过
-
精神赔偿请求权:受害人能否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270人看过
-
违约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
236人看过
-
怎样要求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怎样确定离婚精神赔偿数额
63人看过
-
哪些情形的精神损害赔偿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81人看过
-
国家精神损害赔偿金是如何规定的以及精神损害赔偿金怎么确定
156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侵权责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损害赔偿
词条
#损害赔偿
最新文章
#损害赔偿
相关咨询
-
交通事故, 受害人要求赔偿精神损害的, 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如何确定重庆在线咨询 2022-05-03一、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二、法律链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四)
-
损害精神损害的侵权,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04-1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
侵害身份权的精神损害赔偿是什么意思,如何确定侵权精神损害赔偿?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26侵害身份权的精神损害赔偿: 身份权是民事主体基于拥有某种特定身份而享有的民事权利。它不是民事主体所固有的一种权利,而是由民事主体通过某种行为或者事实而获得了身份才具有的权利。《2001年最高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中对于身份权的规定包括亲权、亲属权、监护权等。身份权是一定的社会关系,如果这个处理不好将直接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对于破坏这种亲属关系,监护关系的侵权行为,
-
离婚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金额有明确的规定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3-12-14离婚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金额没有明确的规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离婚时,受害方是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也就是说离婚可以要精神损失费。这是为了维护我国新型的夫妻关系,保护离婚时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预防和惩治重婚、婚外同居、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行为。
-
请求请求赔偿的人,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如何确定四川在线咨询 2021-11-17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不是能否继承的问题,而是法定请求权。受害受害者死亡,受害者的直系亲属就有权自动要求赔偿。因生命、健康、身体受到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赔偿义务人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一般受理。赔偿权利人是指因侵权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受到人身伤害的受害人,受害人依法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和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