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法立法依据是刑法还是宪法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5 16:46:00 286 人看过

《国家安全法》的立法依据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一、民法典是民事法律还是刑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民事法律。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二、间谍罪最高可以判死刑吗?

间谍罪最高处无期徒刑。间谍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有间谍行为的,危害国家安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时期我们也要牢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开辟出来的道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再一次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我们必须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这一重要论述,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11: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宪法是刚性宪法,还是柔性宪法?
    我国宪法属于刚性宪法,亦称硬性宪法或者固定宪法,是指宪法的修改机关或者修改程序不同于普通法律的宪法。《宪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宪法的经济功能我们习惯于马克思主义早已为我们铺垫好的法律和经济的关系的论证,在宪政改革成为热门的今天,有限政府理论被利用作为反对政府权力过度膨胀的理由,集体利益,政府失灵,立宪主义还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宪政模式等等问题,无论从那个角度看,我们都可以将其与我们的经济相联系。有人认为,宪法中的许多内容与经济没有多少关系,大多是与人类社会文明相关联的,如宪法关于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和人身权利的规
    2023-08-06
    154人看过
  • 什么是《国家安全法》
    国家安全法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法规。红十字会法和国家安全法对妨害公务的规定《红十字会法》第二条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第十一条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地方各级红十字会、行业红十字会依法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第十五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比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比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处罚。《国家安全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
    2023-07-26
    316人看过
  • 宪法的依宪治国具体是什么
    依宪治国是落实依法治国的重点与关键,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内在要求。“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如果宪法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会遭受挫折。这些从长期实践中得出的宝贵启示,必须倍加珍惜。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依宪治国做出了重要的论述。“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
    2023-06-03
    437人看过
  •  宪法保卫国家安全的实质要义
    根据宪法和法律,国务院制定涉及国家安全的行政法规,规定有关行政措施,发布有关决定和命令。国务院还行使宪法法律规定的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授予的涉及国家安全的其他职权,实施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并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根据宪法和法律,国务院制定涉及国家安全的行政法规,规定有关行政措施,发布有关决定和命令。实施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并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此外,国务院还行使宪法法律规定的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授予的涉及国家安全的其他职权。 国 务 院 行 使 国 家 安 全 其 他 职 权 , 维 护 国 家 利 益 。根据《国家安全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国务院行使国家安全其他职权,维护国家利益。这些职权包括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大安全决策事项,批准中央有关机关提出的国家安全决策事项
    2023-09-04
    83人看过
  • 依法治国写入宪法的是哪一个宪法修正案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也是我国1982年宪法的第三个修正案。在这个修正案中,一个非常重大的改变,就是把“依法治国”正式写入了宪法,其第十三条修正案规定: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而把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转变为国家的政治目标,或者更准确地说,转变为国家的宪政目标。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决定,从此,从治理国家的模式上说,告别了我国数千年的人治模型。依法治国写入宪法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依法治国是1999年3月15日写入宪法的。1997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中华人民
    2023-08-01
    78人看过
  • 在我国国家民法是宪法性法律吗
    一、属于宪法法律的有在中国宪法性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宪法性法律一般是指有宪法规范存在其中,但形式上又不具备最高法律效力以及严格制定和修改程序的法律文件。二、宪法性法律有三个特点:它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文件,不同于宪法惯例;它规定的内容是国家根本问题,但不是根本问题的全部,只是某一个或某一方面的根本问题;最后,它的法律效力低于宪法,其制定程序与宪法以外的其它法律相同,没有特别要求。在我国,选举法、国旗法、集会游行示威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等都是宪法性法律。三、宪法性法律是法律而不是宪法,它们与其它法律一样都是对宪法的“规则化”,但又与其它法律明显不同:宪法性法律是“宪法”法,是“国家”法,是“权力”法和“
    2023-06-19
    265人看过
  • 国家安全机关的行政处罚法律依据是什么
    国家安全机关的行政处罚权是警告、行政拘留、没收和限期离境、驱逐出境。行政处罚指的是行政制裁的一种形式,是指行政机关或者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还没有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在做出了行政处罚以后,可以申请进行听证,对于行政处罚程序,在行政处罚法中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税务机关行政处罚权原则是什么税务机关行政处罚权原则是什么1、法定原则。税务行政处罚要由法定的税务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根据法定依据按照法定程序以法定的形式实施。包括主体法定、依据法定、程序法定、形式法定等。主体法定。税务行政处罚必须有法定的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行使设定权、实施权。依据法定。对公民和组织实施税务行政处罚必须有法定依据。法无明文不得处罚。形式法定。税务行政处罚必须由税务机关采取法定的形式进行实施。程序法定。税务行政处罚必须由税务机关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实施。2、公正、公开原则。公正是
    2023-07-01
    61人看过
  • 宪法是否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的时间是1999年。1997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其作为宪法的第五条第一款。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破天荒的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国方略的重大转变。我国宪法有规定的是我国宪法有规定的是:1、政治权利和自由。2、人身自由。、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4、平等权。5、宗教信仰自由。6、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权利受宪法和法律特殊保护等。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和自由,具体包括两大方面: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包括言论、
    2023-07-06
    328人看过
  • 宪法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主体是人民。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我国宪法谁制定的作用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宪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宪法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宪法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宪法是每一个民主国家最根本的法的渊源,其法律地位和效力是最高的。中国宪法是由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的,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宪法制定权基本特征宪法制定权不是一种国家权力,其归属只能属于人民。对于理解宪法制定权,仅掌握
    2023-07-11
    172人看过
  • 监察权是宪法的依据吗?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监察权,通过使用监察权,监察国家和政府,国家和政府对人民是透明的,公正的,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了有关监察权的各项规定,这些规定就是监察权的宪法依据,对制定监察法、设立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及其监察权提出一定的要求。《宪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宪法修正案增加有关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这是对我国政治体制、政治权力、政治关系的重大调整,是对国家监督制度的重大顶层设计,顺应了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迫切要求,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成果,贯彻了党的十九大关于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大部署,为制定监察法、设立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及其监察权实施提供了宪法保障。监察机关的监察权限法律规定1、规定监察机关在调
    2023-08-05
    228人看过
  • 区分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区分成文宪法和不成文的依据有:成文宪法是指由一个或者几个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所构成的宪法典。不成文宪法是指既有书面形式的宪法性法律文件、宪法判例,又有非书面形式的宪法惯例等构成的宪法。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刑事辩护律师认为是指刑法明文规定的构成要件要素。绝大多数构成要件要素都是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是指刑法条文表面上没有明文规定,但根据刑法条文之间的相互关系、刑法条文对相关要素的描述所确定的,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要素。就一些具体犯罪而言,由于众所周知的理由或者其他原因,刑法并没有将所有的构成要件要素完整地规定下来,而是需要法官在适用过程中进行补充。例如,根据通说,“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就是盗窃罪的不成文的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在现实生活当中,对于一个案件来进行审理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国家判断他是否构成犯罪的话,就是看
    2023-07-24
    498人看过
  • 国家宪法刑事法律法规有哪些?
    国家宪法刑事法律法规:第一编总则第一章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第二条【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第三条【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第四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第五条【罪责刑相适应】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第六条【属地管辖权】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
    2024-01-31
    62人看过
  • 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的原因如下: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要被撤销和宣布无效;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中国宪法规定国家主席中国宪法规定国家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国家主席的职权主要有:1、公布法律,发布命令。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正式通过后,由国家主席予以颁布施行。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发布特赦令、动员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等;2、任免国务院的组成人员和驻外全权代表。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经
    2023-08-11
    489人看过
  • 我国现行宪法是什么宪法
    一、我国现行宪法是什么法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现行《宪法》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二、宪法是基本法还是根本法宪法是根本法。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最高行为准则,由此可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
    2023-06-11
    392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国家安全法国家安全法属于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吗
      江西在线咨询 2021-11-03
      国家安全法属于宪法和宪法。根据法律规定,国家安全法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律法规。
    • 我想请教一下国家安全法的立法依据是什么
      广西在线咨询 2024-09-06
      国家安全立法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确立我国基本原则的依据是宪法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23
      是的。宪法是母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我国一切法律的制定依据,劳动法也不例外。
    • 依法治国是根据什么规定的宪法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21
      宪法。党的十五大(1997年)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
    • 国家安全的核心指向,法律依据是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3-11-07
      国家安全的核心指向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