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违约变更合同的情形:
1、合同关系已经有效;
2、合同内容发生变化。包括:标的物数量的增减;标的物质量的变化;价格或报酬的增减;履行期限的变化;履行地点的变化;履行方式的变化;结算方式的变化等;
3、经当事人协商一致,或者依法直接规定和法院裁决,有时形成权人的意思表示;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经批准,登记手续应当遵守其规定。
可变更合同的情形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1、表意人因为误解作出了意思表示;
2、表意人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了重大误解;
3、误解是由误解方自己的过失造成的;
4、误解是误解一方的非故意行为。
二、显失公平的合同
1、合同在订立时就显失公平;
2、一方获得的利益超过了法律所允许的限度;受害的一方在订立合同时缺乏经验或情况紧迫。
三、因欺诈、胁迫而订立的合同
四、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可与劳动者协商,对劳动合同进行变更,如果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在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般有如下情形:
(1)订立劳动合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已经修改或者废止。
(2)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用人单位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或者根据市场变化决定转产、调整生产任务或者生产经营项目等。
(3)劳动者方面的原因。如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生变化、劳动能力部分丧失、所在岗位与其职业技能不相适应、职业技能提高了一定等级等,造成原劳动合同不能履行或者如果继续履行原合同规定的义务对劳动者明显不公平。
(4)客观方面的原因。这种客观原因的出现使得当事人原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权利义务的履行成为不必要或者不可能。
这时应当允许当事人对劳动合同有关内容进行变更。主要有:由于不可抗力的发生,使得原来合同的履行成为不可能或者失去意义。
不可抗力是指当事人所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战争等。
由于物价大幅度上升等客观经济情况变化致使劳动合同的履行会花费太大代价而失去经济上的价值。这是民法的情势变更原则在劳动合同履行中的运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
当事人变更合约应怎么处理
252人看过
-
什么因素会导致合同变更
275人看过
-
法人不变合同变更是违约吗,合同变更会产生哪些效力
115人看过
-
合同当事人死亡会导致合同终止吗
335人看过
-
合同可以变更,但是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
193人看过
-
当事人怎么解除违约合同?
147人看过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
当事人违约变更合同怎么办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05关于当事人违约而变更合同的情形包括: 1、一方具备合同没有约定的违约情形的,当事人可以协商变更。 2、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过轻或者过重,当事人可以协商变更违约责任条款。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第五百八十二条规定,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
-
发生合同主体变更的情况会导致违约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3-07-29合同主体变更不一定构成违约,如果一方主体只是名称、法定代表人等信息发生变更了,且将书面的名称变更依据和通知送达合同对方当事人的,则这种情况不算违约。 如果不属于这种情况,且合同一方主体变更转让自己的权利义务没有经过对方同意的,则构成违约。
-
-
当事人变更合约应怎么处理辽宁在线咨询 2023-09-08当事人变更合约的处理方式是,如果是当事人之间协商一致变更的,并且变更的内容明确的,则该变更行为对当事人产生法律效力;如果一方擅自变更,对方不同意的,则该变更不对当事人产生法律效力。
-
合同变更后当事人的变更怎么办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2-26法定代表人变更原合同继续有效,变更后的公司继续履行。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的,应当向原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依法设立的合同对公司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生效后,公司不得因法定代表人的变更而履行合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