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规定和宪法解释权归谁?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13 17:21:29 305 人看过

一、宪法规定和宪法解释权归谁?

宪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不属于全国人大。宪法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解释也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宪法》第六十七条第一项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的职权。这项内容在宪法以列举的方式明确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范围,而且是宪法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第一项“职权”。“既然‘解释宪法’是一项职权,是其他机关所不能具有的,那么就决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的‘解释宪法’的权力的专属性和排他性。

二、宪法的作用包括哪些?

1、限制和规范作用

宪法对国家权力的限制作用,是由宪法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决定的。当国家权力不受限制、无限扩张的时候,其直接侵害的对象就是公民权利。宪法通过规定国家机构如何组成、这些机构有哪些职权、这些职权如何行使等内容,把国家机构的活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上。

宪法对国家权力的规范作用是指宪法通过规定国家权力运行的范围、方式和程序,使国家权力在宪法设定的轨道上有效地运行。宪法通过规定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不仅能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避免或减少冲突和内耗,而且使各国家机关权责分明,运行有序。

2、指引和协调作用

宪法作为法律规范具有指引作用,但有自身的特点:就指引的主体而言,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也包括公民个人;就指引范围而言,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就指引的效力而言,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法律效力;就指引的思想基础来讲,宪法对机关、组织和个人行为的指引,实际上贯穿着民主的基本精神,或者说通过对人们行为的正确指引,促进民主的真正实现。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1日 12: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宪法解释相关文章
  • 宪法解释与法律解释
    宪法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更有人说:宪法是人民意志与自由权利诉求的圣经。宪法是制定普通法的依据,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的普遍性要求其在社会生活中长期稳定,不得轻易变动,因为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标准。宪法解释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出现的,并且一直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宪法解释是宪法制定者或者是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或其他特定的主体对已经存在并且正在生效的宪法规范的含义所做出的说明[1]383。它的出现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阐释宪法的精神,补充宪法缺漏,有些国家规定宪法法院可以审查法令、行为是否违宪。笔者认为宪法解释活动作为宪法创制的一种形式必须考虑下列重要问题。法律解释是对法律的内容和含义所做的说明。这种解释通常是在法的实施过程中进行的,是针对法律规定不明确或不清楚之处所做的说明。由于成文法本身的局限性,一部法律一被制
    2023-04-24
    131人看过
  • 宪法解释权的特性
    从各国的宪法实践来看,宪法解释权往往具有不同的特性。但依据宪政原理,宪法解释权大致应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性:(一)被动性宪法解释权不是一项主动行使的权力。宪法制定出来是供人们遵循和适用的,宪法的解释本质上又是人们的一种认识活动,因此人们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解释宪法,只要其自身没有产生不能确定宪法含义的疑义,其他组织和个人对此种理解以及据此而做出的行为没有异议,专门的释宪机关就不得动用其宪法解释权。只有当释宪机关自己处理案件时,才能主动对有关宪法条文做出解释。宪法解释权的被动性是宪法规范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所必需的,若无此项特性,则必将造成释宪机关对宪法解释的垄断和对宪法本身的垄断,进而导致宪法的束之高阁。因为人们要么因为没有资格而不能适用宪法,要么因为怕受到释宪机关的否定而不敢适用宪法。(二)具体性立法权是可以抽象行使的,即它可以在没有特定人与特定事的情况下就发动。宪法解释权的运用虽然也意在确
    2023-04-24
    93人看过
  • 宪法解释是宪法司法化的标志
    当一部法律与宪法发生冲突时,究竟应如何适用法律。这本身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但问题是在我国,宪法并未被法院纳入司法适用,结果是违宪行为公然存在却没有制裁途径。有人认为可以根据《宪法》第六十七条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法律、补充修改法律或撤销相关行政法规。但当面对具体个案时,这些途径往往繁复无力。还有一个问题是大常委会的解释、补充和修改实际上应当是立法性质的权力。虽然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作为对已生效的法律之阐述,一般具有溯及力;但全国人大对法律的修改构成了新的法律规范,因而没有溯及力。要解决这类冲突与问题,只有实现宪法司法化,并且通过宪法解释来规范宪法与普通法律的适用,宪法解释是宪法司法化的标志。根据1982年宪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在我国拥有宪法解释权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有两种方式,或者通过对法律条文的字面理解直接解释,或者通过制定法律将宪法明确化、具体化以达到解释的目的。
    2023-04-24
    494人看过
  • 什么是宪法规范和宪法规则?
    宪法规范是宪法最基本的要素和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宪法规则是指宪法规范的概念表述为它是一种特殊的法律规范,是指调整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的各种规范的总和。宪法就象一个国家所有法律的总则,而其它法律都要以这个总则为基础进行制定。《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宪法规范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什么宪法规范表现形式其实就是宪法的渊源。我国宪法的渊源形式包括成文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解释、国际条约等。成文宪法是指在一个国家中用名称为宪法的成文法典来表现的各种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规范。凡将国家基本组织、人民权利义务以一套法律文书形式表达的宪法,如中国、美国等绝大多数国家。具有统一法典形式的宪法,有时也叫文书宪法或
    2023-07-22
    290人看过
  • 浅析宪法解释方法
    一、文本解释方法这是指以宪法条文的文字和词组为基础,结合宪法条文的上下文,对宪法条文的字义,作极其狭隘的、准确的解释。该方法认为,解释宪法条款的全部目的,在于确定并实现其制定者和采纳者的意旨。在任何情况下,文本解释方法是宪法解释应当首先采用的最常见的方法。宪法是有生命力的文件,其文字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宪法文字的含义伴随着人们不断变化的情感、信仰和认识而发展变化,但它们只能与原来的宪法文本直接联系才得以存在。二、学说解释方法这是指在宪法文本和宪法判例对宪法的含义不能提供适当的解释依据时,可以根据宪法学说对宪法的含义进行解释,并允许灵活处理新的情况,从而使宪法适应当前的情况而具有处理新情况的灵活性。宪法学说是从宪法文本以及宪法判例中概括出来的那些重要的宪法原则所形成的理论。它是一个国家的宪法据以产生、实施和发展的理论基础,从价值观念体系上奠定了宪法的正当性,从而构成宪法和宪政的道德基础
    2023-04-24
    395人看过
  • 宪法解释的概念
    宪法解释
    《宪法解释》(文本含义原初意图与司法审查)宪法解释,是指宪法制定者或者根据宪法规定享有宪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依据宪法精神对宪法规范的内容、含义和界限所作的说明。宪法解释具有宪法效力。宪法解释制度是伴随着宪法的出现而产生的。统治阶级制定宪法的目的是为了实施宪法,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统治。然而,要实施宪法,就必然会遇到对宪法规范的理解问题,这就需要对宪法有关规定的含义作出明确的解释。宪法解释是宪法发展的重要方式。宪法发展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宪法修改、宪法解释和宪法惯例。为了保持宪法的相对稳定性,加之宪法修改的程序比较复杂,不可能经常采用修改的方式发展宪法。而宪法惯例又往往需要经过长期实践才能形成。因此,宪法解释就成为宪法发展的重要方式。根据中国宪法的规定,宪法解释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宪法解释制度在中国的建立,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1954年宪法对宪法解释问题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只规定全国人大监督宪
    2023-04-24
    499人看过
  • 法院是否拥有宪法解释权
    宪法的司法性解释,即法院于具体个案中对宪法文本表述不清、意义模糊和缺漏之处所作的解释。其成立的前提即为假若法院拥有宪法解释权,得于其职权范围内解释宪法,于此情形,因法院行使宪法解释权之场域的司法性,故称之司法性解释。此所谓宪法的司法性解释有别于前文述及的法院的适用性解释。适用性解释实为宪法实施过程中适用主体对宪法的理解。我国宪法第5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上述主体于其各项活动必须遵守宪法,然则,宪法规定如何,必然涉及各主体对于宪法的理解,此种宪法理解的外在形式即为各主体对宪法的适用性解释。试举如下两例,以兹证明:《立法法》第56条规定,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于其行使职权,制定行政法规的过程中,为使其行政法规无悖于宪法,需对宪法相关内容作出解释,以合于宪法意旨。此种解释即为适用宪法过程中对宪法的理解;法院于具
    2023-04-24
    392人看过
  • 行使解释宪法职权的是
    行使解释宪法职权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宪法规定行使下列职权:1、修改宪法;2、监督宪法的实施;3、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等基本法律;4、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候选人;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候选人。所谓宪法,就是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体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我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的职责。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八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主
    2023-08-09
    107人看过
  • 宪法解释与宪法监督的关系与差异
    宪法解释是法律解释的一部分,它是指对宪法内容、含义及其界限所做的一种说明,是宪法制定者或者是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或其他特定的主体对已经存在并且正在生效的宪法规范的含义所作出的说明。宪法监督是指国家为保障宪法的贯彻落实而建立的制度和开展的活动的总称。宪法监督的主要活动是违宪审查。违宪审查是指有权机关为保障宪法实施对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切机关、组织和个人的行为进行审查,以对其是否违宪作出裁决的活动。依照宪法趋旨解释宪法条文的必要性宪法无明文规定时为实现宪法制度的趋旨有必要采用某一种方法,有时因未采用这一方法会出现违宪的情况。例如,国选(国会议员、国家总理的选举)辩护权的保障中有要求法理(被告人要求以积极的方式保障其应有的权利的场合如果没有积极去保障该权利则认为是对其权利的侵害;相反并不要求保障权利的场合不予保障权利则不发生权利侵害问题)和有效放弃法理(被告人并非有
    2023-08-05
    400人看过
  • 宪法规范和宪法规则的保障机制
    宪法规范与宪法规则如下:1、宪法规范是宪法最基本的要素和组成部分。宪法规则是指宪法规范的概念,是指调整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的各种规范的总和;2、宪法就像一个国家所有法律的总则,其他法律应该根据总则来制定;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由工人阶级领导。宪法规范—司考真题答案解析(2013-1-22)A.具有最高法律效力B.在我国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C.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宪法主体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最基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D.权利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相互结合为一体,是我国宪法规范的鲜明特色【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宪法规范、宪法渊源。选项A说法正确。我国宪法效力等级最高。选项B说法错误。宪法的渊源主要有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等。而我国没有宪法判例。选项C说法正确。宪法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023-07-05
    475人看过
  • 是否制定《宪法解释程序法》
    关于在我国是否制定《宪法解释程序法》,这要从立法效率和司法效率来考虑,立法效率考虑的是所要制定法律的立法效率和立法成本的比较,这种比较的结果反映了立法目的是否能够实现,并且会在多大的程度上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否能够增进社会整体的利益、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司法效率则考虑的是投入的司法活动与取得的司法效益的比率,假设在取得的司法效益同等的情况下,投入的司法活动越少,司法效率就越高。在我国制定《宪法解释程序法》不论是从立法效率还是司法效率来讲都能够发挥宪法最大的作用。从立法效率来讲,《宪法解释程序法》的制定可以唤醒我国宪法,我国虽然在1954年就颁行了第一部宪法,但是公民依照宪法规定享有的基本权利有相当一部分在司法实践中长期处于睡眠或半睡眠状态,这是因为人们其规定的条文也大多数是原则性的规定,缺乏细致的程序性条款。制定《宪法解释程序法》所带来的整体社会效果要大于立法在规划、起草、提案、审议
    2023-04-24
    153人看过
  • 宪法由立法机关解释
    一、由立法机关解释(1)由立法机关解释宪法的制度源自英国。英国长期奉行议会主权理论,不允许司法机关推翻一会所制定的法律,宪法和法律的含义如何应该由议会来确定。(2)我国的宪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二、由司法机关解释由普通司法机关解释宪法首创于美国1803年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当时的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马歇尔在该案的判决中,确立了违宪的法律不是法律、阐释宪法是法官的职责的宪法原则,从此开创了司法审查制度的先河,目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采用该体制。它是指法院一般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则,只有在审理案件时才可以附带性的审查其所适用的法律是否违宪,如果认为违宪可选不拒绝在本案中适用。三、由专门机关解释专门机关指宪法法院、宪法委员会等特别设立的机关。专门机关解释宪法普遍采用司法积极注意原则,最早提出建立宪法法院的是汉斯。凯尔森,这一制度当代最流行,奥地利、西班牙、德国、意大利、俄罗斯、韩国等国建立了宪
    2023-06-19
    329人看过
  • 谁是解释我国宪法主体的人?
    我国宪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中国1982年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宪法的实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解释宪法。最高人民法院只有终审权没有释法权,不同于有些国家的宪法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检察机关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
    2023-06-03
    457人看过
  • 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法律综合知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通过解释宪法来弥合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缝隙,是加强宪法实施的一项关键举措。
    2022-02-13
    420人看过
换一批
#宪法综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宪法解释是指宪法制定者或者根据宪法规定享有宪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依据宪法精神对宪法规范的内容、含义和界限所作的说明。宪法解释具有宪法效力。 宪法解释制度是伴随着宪法的出现而产生的。统治阶级制定宪法的目的是为了实施宪法,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统治。... 更多>

    #宪法解释
    相关咨询
    • 2022年宪法的制定权归谁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2-01
      1、我国的宪法是由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2、宪法是每一个民主国家最根本的法的渊源,其法律地位和效力是最高的。中国宪法是由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的,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 我国宪法解释权归那个部门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2-23
      宪法是我国根本法,我国有权解释宪法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对于我国谁有权解释宪法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3-01
      有权解释宪法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宪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二)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三)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四)解释法律; (五)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
    • 现行宪法规定,行使宪法解释权的机关是哪里?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2-27
      宪法解释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我国对于宪法的解释和适用应当根据宪法的规定解释归结应当如何进行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04
      宪法是通过条文形式确定一定范围的权利,并依此权利规定保障公民应有的利益。但宪法条文本身并没有事先设定或规定对条文的解释幅度和在具体事件牛应如何运用条文的方法,同样也没有明文规定侵权行为发生时应如何去归结。另外,日本制定宪法至今已经历了40余年,制定宪法之初,对当时并未存在或未考虑到的问题出现时如何通过宪法条文的解释去解决问题不能不说是学术界需要研讨的新的法律课题(例如,盗听行为的认识及其处理)。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