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取保候审吗
对于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的罪犯,如果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之一:能够提供保证人或者缴纳保证金以确保其不致给社会带来风险;患有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或孕妇及正在哺乳期幼儿等特殊群体,在无法确定其社会危害程度之前,可先行进行取保候审;或者在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前提下,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该犯罪行为会对社会产生严重威胁时,也应予以取保候审相应处理。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取保条件是什么
(一)有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将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情况;
(二)考虑到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重型刑事处罚,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取保候审并不会造成社会危害性;
(三)指的是那些身患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以及怀孕或者正在哺乳期的妇女等人群,在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后仍不会对社会产生危害性的情况;
(四)当羁押期限届满,而相关案件尚未审结完毕时,为了确保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这时也需要用到取保候审这一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在被判处为期十年的有期徒刑的犯罪嫌疑人中,如果符合以下这些特定情形:具备担保人或者缴纳保证金以规避社会安全风险;患有严重疾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或是处于孕期等特殊状况;或者案件事实清晰且证据确凿,但是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其对社会构成严重威胁。那么可以依法进行取保候审,确保他的合法权益和司法程序的公正性。
-
是否可以在被判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后继续取保候审?
332人看过
-
哪些犯罪可以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以上?
424人看过
-
取保候审书可能判处有期徒刑是多少
479人看过
-
量刑十年有期徒刑能否申请取保候审
456人看过
-
有期徒刑可以判处25年吗
460人看过
-
取保候审4年以上可否被判刑?
98人看过
-
取保候审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是什么意思台湾在线咨询 2024-05-14取保候审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意思是犯罪嫌疑人可以被取保候审且其取保候审的原因是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可能判处有期徒刑是取保候审的一个法定条件。取保候审后是否还会被判刑,取决于犯罪嫌疑人是否真正存在有犯罪行为,判刑与否的最终决定权在法院。
-
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 缓刑2年半, 取保候审, 法院判实刑可以减刑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04减刑是服刑期间的事,在没有判决前,只能说是从轻、减轻处罚、缓刑。缓刑的法定条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
-
取保候审有十万以上的可以吗?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5-16取保候审的保证金数额由办案机关决定,最低不低于一千。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27号)第八十三条犯罪嫌疑人的保证金起点数额为人民币一千元。具体数额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以及犯罪嫌疑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确定。
-
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拘役或者被判有期徒刑以上的,可以采取取保候审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01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5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
能否取保候审来避免可能长达十年的有期徒刑?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24若犯罪嫌疑人为可能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的情况,通常难以通过取保候审方式得以释放。 如果涉及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任何潜在危害的性质,则可以进行取保候审程序。因此,如果可能面临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法律审判,取保候审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反而有可能被依法逮捕。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取保候审的过程中不会引起任何社会危险性,因此也不排除存在获得取保候审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