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是否包括法人及单位(以下统家称单位),刑诉法未作明文规定,理论界有不同认识。司法实践中则仅让被害单位享有有限的诉讼权利,实际将其排斥于被害人范围之外。笔者认为,被害单位应当成为被害人。
从社会现实看,单位的正当利益或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的侵害是一种客观事实。指向单位的犯罪活动社会危害性极大:合同诈骗、票据诈骗往往使企业遭受重创;贪污、挪用公款犯罪往往使企业成为穷庙;侵犯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包括商标、专利、商业秘密等)的犯罪则往往使受害单位蒙受重大损失。企事业单位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就必须维护单位的各项合法权益,包括维护其在刑事诉讼中的各项权利,这就需要赋予被害单位以被害人的地位。
从当前的执法情况看,由于受执法队伍素质、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等因素影响,司法部门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重罪轻罚以及办案人员徇私枉法、被害人告状无门等现象还时有发生。让被害单位充分享受被害人的各项诉讼权利(包括自诉权、附带民事诉讼提起权、申请抗诉权等),有利于消除司法腐败。
从法学理论看,刑诉法并未明文规定单位不能成为被害人。因此,只要单位的正当利益或合法权益直接遭受犯罪行为的侵害,就应当确认其被害人的地位。单位作为社会组织在法律上已人格化,法人的决策机关或法定代表人可以代表单位运用诉讼权利参与刑事诉讼活动。在刑事诉讼中如不确认被害单位为被害人,则很难作出令人信服的其他确认。
从其他法律规定看,民法和经济法都承认单位可以作为民事、经济案件的当事人。从刑事法律看,作为实体法的刑法已经解决了单位可以作为某些犯罪的当事人(被告人)问题。因此,在刑事诉讼中将单位列为当事人(被害人)是顺理成章的。从刑事诉讼的司法实践和司法解释看,单位实际上已经享有被害人的某些权利,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四条规定,单位享有附带民事诉讼提起权,该项权利依刑诉法规定只能赋予被害人。
从司法公正和司法公开的要求看,将被害单位排除于被害人范围之外,对司法机关而言有损于司法公开原则的贯彻;对被害单位而言则实际上丧失了案件当事人应当享有的诉讼权利,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将被害单位排除于被害人范围之外,也造成了诉讼结构失衡,不利于充分发挥其控诉犯罪、证实犯罪的作用,也不利于司法机关兼听各方意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司法公正。
-
刑事诉讼中单位能否做证人,刑事诉讼的证据包括哪些
132人看过
-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394人看过
-
被害人能否以单位名义参与刑事诉讼
229人看过
-
单位可以作为被害人参与刑事诉讼吗
338人看过
-
刑事诉讼当事人中的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司考真题答案解析
377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刑事被害人代理人
398人看过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河北在线咨询 2022-02-15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只能代理行使法律赋予被害人全部或部分的诉讼权利。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主要有:(1)在起诉阶段,有权向检察人员反映对案件的意见。对不起诉的决定被害人如果不服,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2)在法庭上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后,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陈述,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被告人、证人、鉴定人发问。对在法庭上出示或宣读的物证、证人
-
刑事诉讼案件中的诉讼代理人中的亲友包不包括朋友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07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二条中指的亲友,是亲戚与朋友的简称。法律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二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一)律师;(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
-
上诉状中将当事人和被上诉人列为原审诉讼地位,是否包括被上诉人?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04上诉状对上诉人和被上诉人的罗列问题,绝大多数很简单,在对方只有一个当事人的情况下,被上诉人就是对方。复杂的地方在于,己方当事人或者对方当事人有几个,而且几方的争议观点不一致,这种情况下,如果可以仅将与上诉人有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列为被上诉人,对其他当事人均列名原审诉讼地位即可。《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五条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
-
刑事案件中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在诉讼活动中的诉讼权利主要包括哪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01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刑事被害人在公诉案件的诉讼活动中,其诉讼权利主要有: 1、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提出控告,要求立案。刑事诉讼法将单位和个人的报案、举报的权利和义务与被害人特有的控告权加以区分;报案、举报的权利义务主体是一般的单位和个人,而控告权的主体是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报案和举报的对象是针对国家、集体或他人合法权益的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而控告的对象是侵害其本人合法权益的犯罪事实
-
在刑事诉讼中应当查明的事实包括哪些西藏在线咨询 2023-08-25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应当运用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包括: (一)被告人、被害人的身份; (二)被指控的犯罪是否存在; (三)被指控的犯罪是否为被告人所实施; (四)被告人有无刑事责任能力,有无罪过,实施犯罪的动机、目的; (五)实施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案件起因等; (六)是否系共同犯罪或者犯罪事实存在关联,以及被告人在犯罪中的地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