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章在50年内是否还可以佩戴?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6 15:31:44 121 人看过

“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是党中央2021年首次颁发的纪念章。颁发对象是党龄达到50周年、一贯表现良好的党员。纪念章通径50毫米,材质为铜和锌合金,主色调为红色和金色。《通知》明确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首次颁发对象,即颁发给健在的截至2021年7月1日党龄达到50周年、一贯表现良好的党员。首次颁发后,一般每年“七一”都将集中颁发一次纪念章。

党龄50年纪念章怎么领?

如果想领取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可以向单地的组织部申请申领。1.在党50年纪念章申领条件一:截至2021年7月1日党龄达到50周年,并且健在的党员。2.在党50年纪念章申领条件二:一贯表现良好的党员。因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切实锤炼过硬扎实作风,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时刻树立良好形象。

《“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管理办法》是经党中央批准,中央组织部印发的办法,《办法》对“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颁发程序、颁发方式、制作、管理等作出规定对纪念章的颁发程序、颁发方式、制作、管理等作出规定。要求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认真做好统计、组织颁发等工作,确保每名符合条件的党员在7月1日前获颁纪念章,深切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关怀和温暖。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6日 21:2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是否要在看守所中佩戴脚镣铐?
    看守所在押人员要不要戴脚镣铐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看守所里面被押解、提讯,都要戴手铐,离开看守所去法院或者监狱必须戴全套手铐脚镣防止犯人逃跑。平时是监舍里面关押不用手铐脚镣。看守所收押犯罪嫌疑人,须凭送押机关持有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签发的逮捕证、刑事拘留证或者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改造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追捕、押解犯罪嫌疑人临时羁押的证明文书。没有上述凭证,或者凭证的记载与实际情况不符的,不予收押。在押人员包括判决犯和未判决犯。判决犯是已经判了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包括死缓);未决犯是那些刑事拘留和批捕在押的。裁定和判决的区别如下:1、判决是对事实进行认定与处理,裁定是适用于诉讼程序的。2、判决的表现需要用书面形式,裁定既可以是口头上的形式,也可以是书面的形式。3、上诉与抗诉的期限不一样(判决是十五天,裁定是十天)。4、一个案件中判决发生法律效力
    2023-07-19
    499人看过
  • 警察是否可以佩戴记录仪进行执法?
    要开执法记录仪。1、公安部制定了《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充分认识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对于规范公安机关现场执法活动。2、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意义,切实落实有关工作要求,充分配备相关仪器设备,加强对现场执法视音频资料的使用管理,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和执法安全水平。副驾没系安全带记录仪会不会被拍照1、副驾驶必须佩戴安全带的规定早在旧交规中已经有明确规定,凡是在副驾驶上不佩戴安全带的,执勤交警均可以对乘坐人处以罚款20元的处罚。2、在城市快速路上行驶时,乘坐人员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的,罚款5元;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乘车人不按规定系安全带的,罚款20元;在城市市区限速50公里以下路段驾驶机动车,乘坐人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经指出后立即改正的,口头警告。《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第二条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是指公安机关利用现场执法记录设备对现场
    2023-07-03
    119人看过
  •  在治安拘留中,是否允许佩戴手铐?
    该段内容讲述公安机关对治安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采取手铐等警械措施,但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定。如果违反规定使用警械,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被决定行政拘留的人,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达拘留所执行。对抗拒执行的,可以使用约束性警械。对被决定行政拘留的人,在异地被抓获或者具有其他有必要在异地拘留所执行情形的,经异地拘留所主管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在异地执行。公安机关对治安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采取手铐等警械措施。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公安人员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定。如果违反规定使用警械,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相关规定,对被决定行政拘留的人,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达拘留所执行。对抗拒执行的,可以使用约束性警械。对被决定行政拘留的人,在异地被抓获或者具有其他有必要在异地拘留所执行情形的,经异地拘留所主管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在异地执行。 公 安 机 关 对 治 安 拘 留 如 何 执 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
    2023-09-02
    399人看过
  • 佩戴子弹项链是否犯法
    根据子弹的形态而定。子弹里有火药的不可以会触犯刑法,罪名为持有枪支弹药罪。仅是弹壳的话就不犯法。一、改装射钉怎样不判刑如果达到刑法规定的枪支标准则会依据刑法进行惩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则不应认为是犯罪。按照法律法规,射钉枪不属于管制器械,非法制造(改装)枪支,已构成非法制造枪支罪。未造成危害后果,可以从轻处罚并予以适用缓刑。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则不应认为是犯罪。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定罪处罚:(一)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军用枪支一支以上的;(二)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一支以上或者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二支以上的;(三)非法制造、买卖、运
    2023-04-02
    200人看过
  • 犯人是否需要佩戴脚镣?
    犯人就医需要戴脚镣的。使用手铐、脚镣的时间,除死刑犯以外,一般不得超过十五天。特殊情况下需要延长使用时间的,须经主管公安局、处长批准。人犯在戴手铐、脚镣期间,看守干警应当加强教育,在危险行为清除时,应当立即解除。手铐、脚镣的制式规格和使用程序必须严格遵守规定。火车上押解犯人是否需要带脚镣火车上押解犯人需要带脚镣。火车上押解犯人,为了防止犯人逃跑,手铐是一定要戴的。脚镣是否戴,可由押解人员根据犯人的具体情况而定。看守所是指涉嫌刑事犯罪的犯罪嫌疑人,法院暂时还没有做出司法判决,用于暂时性扣押犯罪嫌疑人的公安机关。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的机关。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看守所收押犯罪嫌疑人,须凭送押机关持有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签发的逮捕证、刑事拘留证或者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改造机关,人民法院、
    2023-07-10
    261人看过
  • 行政拘留期间可否佩戴手机?
    拘留所收拘被拘留人,应当对被拘留人的人身和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被拘留人的非生活必需品及现金由拘留所登记并统一保管。检查发现的违禁品和其他与案件有关的物品应当移交拘留决定机关依法处理。当事人被刑事拘留的时候,身上的钱财、手机等等都会被相关单位给扣押了,并不是能够带着手机进拘留所。在拘留所手机必须上交,除了生活必需品,打电话需要申请。行政拘留可以保释吗行政拘留不能保释。保释的法律术语是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措施,所以不能运用到行政案件中使用。行政拘留期间因法定原因可以提出请假出所申请。一、达到行政拘留的条件如下:1、行政拘留是一种严厉的行政处罚形式,只有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才享有拘留裁决权,期限限制在1日以上15日以内;2、行政拘留不同于刑事拘留。前者是依照行政法律规范对违反治安管理法规的人采取的惩戒措施,后者是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而采取的临时剥夺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的刑事强
    2023-07-05
    491人看过
  • 社保卡是否允许佩戴眼镜?
    常戴眼镜的参保人应配戴眼镜。其他要求:就是符合二代身份证,不许打印,只能是洗出来的,洗出来的白底有一点点发黄,参保人近期正面免冠彩色相片,头部占照片尺寸的2/3,不着制式服装或白色上衣,常戴眼镜的参保人应配戴眼镜。社保卡可以当医保卡用吗社保卡可以当医保卡用。从2015年起,社保卡实现了一卡通的功能,社保卡、医保卡、银行卡三者合一,实现了多方面的功能。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
    2023-07-03
    225人看过
  • 手铐和脚链是否需要佩戴在看守所中?
    看守所要带手铐脚链。看守所里面被押解、提讯、都要戴手铐,离开看守所去法院或者监狱必须戴全套手铐脚镣防止犯人逃跑。根据相关规定,对有事实表明可能行凶、暴动、脱逃、自杀的人犯,经看守所所长批准,可以使用械具。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先行使用,然后报告看守所所长。上述情形消除后,应当予以解除。醉驾进看守所吗?醉驾属于刑事犯罪,公安机关发现时会先依法刑事拘留。《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二款【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
    2023-07-11
    429人看过
  • 佩戴助听器可以考驾驶证吗
    一、佩戴助听器可以考驾驶证吗1、佩戴助听器可以考驾驶证。听障人士学车要求听力合格的标准是在佩戴助听设备时能达到两耳分别距音叉50厘米能辨别声源方向。听障患者佩戴助听设备能够达到以上条件,便可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准驾车型的机动车驾驶证。2、法律依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一)有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精神病、痴呆以及影响肢体活动的神经系统疾病等妨碍安全驾驶疾病的;(二)三年内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或者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未满三年,以及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四)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五)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依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五年的;(六)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依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十年的
    2023-08-08
    168人看过
  • 头盔佩戴规则
    机动车
    带头盔的规定是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都应当按规定配戴安全头盔,驾驶摩托车时,驾驶人未按规定配戴安全头盔的,记2分,罚款50元,乘坐摩托车不配戴安全头盔的,罚款50元等。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未带头盔处罚款去哪里交未带头盔处罚款到指定银行交。因为行政处罚决定书上载明当事人的违法事实、行政处罚的依据、处罚内容、时间、地点以及处罚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处罚决定书如果不慎丢失,市民可携带身份证件前往各交警大队违法处理窗口重新打印处罚决定书。新版罚单采用多色方式,主要针对教育、警告、记分、扣证、吊销、扣留等多种措施。采取分色罚单、分类、管理、分类处罚,从色彩上直接体现交巡警宽严相济执法理念,而且便于识别与操作。各色罚单的特别提醒,都根据罚单对应的交通违法行为,各有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机动车
    2023-07-04
    83人看过
  •  刑事传唤时可以佩戴手铐吗?
    根据所给段落,若强行要求被传唤人出庭,依法可以使用手铐、警绳等约束性警械。非强制传唤,原则不使用手铐。人民警察依法执行下列任务,遇有违法犯罪分子可能脱逃、行凶、自杀、自伤或有其他危险行为的,可以使用手铐、脚镣、警绳等约束性警械:抓获违法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重大嫌疑人。若强行要求被传唤人出庭,依法可以使用手铐、警绳等约束性警械。非强制传唤,原则不使用手铐。人民警察依法执行下列任务,遇有违法犯罪分子可能脱逃、行凶、自杀、自伤或有其他危险行为的,可以使用手铐、脚镣、警绳等约束性警械:抓获违法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重大嫌疑人。 能 否 在 刑 事 传 唤 时 使 用 手 铐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能对犯罪嫌疑人使用手铐。而能够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的犯罪嫌疑人,均应当被判处手铐。因此,在刑事传唤时,只有当犯罪嫌疑人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才可以使用手
    2023-09-02
    497人看过
  • 警察能否佩戴结婚戒指?
    警察不可以带结婚戒指。公安民警着装时,应当严格遵守下列规定:按照规定缀钉、佩戴警衔、警号、胸徽、帽徽、领花等标志,系扎制式腰带,不同制式警用标志不得混戴。不得佩戴、系挂与公安民警身份或者执行公务无关的标志、物品。男人民警察不准留长发、蓄胡子、留大鬓角和戴首饰。警察可以强制把人带去派出所吗警察不可以强制把人带去派出所。没有犯法警察有权带走当事人,但不能强制带走。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则可以强制传唤。人民警察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可以到其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必要时,也可以通知其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人民警察在公安机关以外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另外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
    2023-07-10
    157人看过
  • 旅游中佩戴口罩是否符合规定?
    公共场所需要佩戴口罩,不配合者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违法。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法。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享有的权利:1、自主选择旅游经营者和服务内容、方式,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2、了解旅游商品及旅游服务质量的真实情况;3、获得人身、财产安全保障;4、按照合同约定,获得质价相符的旅游服务;5、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受到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省级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组织进行
    2023-07-03
    108人看过
  • 电动车司机能否在骑行时佩戴安全帽?
    骑电动车戴工地安全帽不可以,法律规定骑电动车应该戴头盔。安全帽是基本上用于建筑工地或者其他从事高空作业、电力、通讯行业人员所热佩戴。安全帽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高空坠物砸到人的头部,而骑行所使用的头盔保护范围不一样,头盔是360防护,它不仅仅保护人的头顶,它还保护人的后脑勺、脸部、面部等部位,为人们骑行做全方位的保护,尽最大能力保护骑行人的头部安全。很显然戴安全帽骑行是不能替代头盔的。厚度、重量不一样。头盔外壳往往有三层保护层。最外层是塑料或者金属材料构成,而且头盔外壳材料要求的强度都非常高,基本上都是工程塑料或者金属以及凯夫拉纤维制成。它们能应对突发的交通事故而造成的冲击,很大程度上保护了骑行者的头部安全。而且头盔重量往往在900克以上,但是安全帽重量只在300克左右。保护强度、重量上,安全帽明显不达标。如今在头盔很难买到的条件下,如果实在没办法,那么为了应急,佩戴安全帽也是可行的。至少一定
    2023-07-08
    255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普通百姓可以佩戴国徽胸章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4-04-26
      普通百姓除非在庄重场合下,其它场合不可以佩戴国徽胸章。依据相关规定国徽不得用于下列场合:1、私人婚丧庆吊礼节中的点缀;2、工商业品的标记、装饰、广告、图案;3、机关、学校、团体的证章、纪念章及其它徽章;4、日常生活的陈设布置。所以除法律规定的人员可以佩戴国徽外,其他人不可以佩戴国徽胸章。
    • 眼镜可以佩戴在身份证上吗
      河南在线咨询 2024-11-15
      根据我国相关法规规定,第二代身份证所需的照片必须是最近拍摄且面部不被遮挡的彩色图像。对于部分需要长期佩戴眼镜的公民,需要严格遵守规定并配合佩戴眼镜。在拍摄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镜片不能出现光线反射现象,如果发生光线反射情况,应当更换拍摄点提供的无镜片眼镜框架重新进行拍照。同时,根据《居民身份证制证用数字相片技术要求》的具体规定,所有图像都必须在居民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进行现场拍摄,且相片必须是彩色
    • 能否在结婚证上佩戴眼镜
      香港在线咨询 2024-11-20
      在申请领取结婚证书时,申请人需要佩戴眼镜,但请务必保证眼镜不会产生反射光线。对于华侨而言,如果您计划进行婚姻注册登记,请提供以下相关文件和证明资料: 1. 个人有效护照原件; 2. 居住地的公证机构或具备权威性的机关所开具的、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大使馆或者领事馆认证的本人未婚且与对方当事人之间无直系亲属和三代以内旁系亲属关系的证明文件,或者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大使馆或者领事馆所开具的本人未
    • 工伤是否需要佩戴义肢鉴定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4-02
      工伤是否需要佩戴义肢鉴定需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批准 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二条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 刑事拘留人员可以佩戴腰带吗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12
      只要确定其有犯罪嫌疑的,可以先行刑事拘留,拘留过程中可以加戴械具。《刑事诉讼法》第八十条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