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个人财产纠纷有哪些种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1 20:43:53 360 人看过

《民法典》规定夫妻个人财产会涉及认定的纠纷,比如另一方认为此财产并不是属于个人的财产,而是属于夫妻共同的财产。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个人财产离婚时是不能分割的。

一、父母出资买房离婚后怎么办?

婚前父母出资买房,如果房产是登记在一个人的名下,如果双方离婚,该房产属于一个人的个人财产。婚前一方父母为了结婚而为子女出资买房,产权登记在另一方名下的,一般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而非登记方的个人财产。因此,在离婚房产分割时,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二、嫁妆离婚后怎么处理

1、结婚登记前陪送的嫁妆应当认定为是女方父母对女方个人的赠与,属于女方的婚前个人财产,根据法律规定,一方婚前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不能进行分割。所以,婚前陪送的嫁妆,离婚时可以要回。2、结婚登记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父母陪送的嫁妆就属于父母对双方的赠与。除非父母在陪送嫁妆时明确表示是赠与女儿一方,陪送的嫁妆就如前所述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共同分割。

三、婚前房产升值后离婚财产如何划分?

婚前房产升值后离婚财产一般由夫妻自行协议划分。若夫妻无法就该婚后升值达成协议的,则婚后增值部分应认定为个人财产,不予分割。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5日 05:4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夫妻个人财产相关文章
  • 夫妻个人财产的划分依据,哪些是夫妻个人财产?
    一、夫妻个人财产的划分依据夫妻个人财产的划分依据如下:1.夫妻约定财产制度的,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2.夫妻没有约定财产的,分别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和夫妻个人财产的法定范围处理。二、哪些是夫妻个人财产?下列财产,是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1.一方的婚前财产;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三、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区别是什么?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区别是,两者的基本特性不
    2022-08-02
    444人看过
  • 夫妻共有财产和夫妻个人所有财产的规定有哪些
    夫妻共同所有财产:(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婚姻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民法典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法律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
    2023-06-04
    323人看过
  • 夫妻财产分配类别有哪些?
    夫妻财产制有下列类型:1.统一财产制,是指妻将婚前财产的产权交夫统一享有,妻仅保留返还请求权。2.共同财产制,是指除特有财产外,夫妻的全部财产或部分财产归双方共同所有,婚姻关系终止时加以分割。3.分别财产制4.联合财产制。委托合同可分为哪几类1、委托合同可以分为特别委托合同和概括委托合同,根据受托人的人数,可以分为单独委托合同和共同委托合同。根据受托人产生的不同,委托合同可以分为直接委托合同和转委托合同。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一十九条,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
    2023-07-20
    85人看过
  • 哪些财产是夫妻个人财产?如何区分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
    一、哪些财产是夫妻个人财产?下列财产是夫妻个人财产:1.一方的婚前财产;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5.军人的伤亡保险金、伤残补助金、医药生活补助费;6.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二、如何区分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区分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的方式如下:1.夫妻可约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为一人所有还是共同所有;2.没有协议的,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为共同财产。但以下财产例外:(1)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2)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3)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
    2023-06-22
    188人看过
  • 财产纠纷包括哪些类型的纠纷
    一、财产纠纷包括哪些类型的纠纷财产权益纠纷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债权、债务的纠纷以及损害赔偿责任的纠纷。财产权益纠纷,一般跟民事纠纷和经济纠纷有。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主要是指侵权纠纷,这类纠纷在海事、房地产、产品质量以及知识产权领域较为多见:1.海事中的侵权纠纷。主要包括海上船舶碰撞纠纷、船舶损坏港口建筑物或者设备的纠纷、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纠纷等;2.房地产中的侵权纠纷。主要包括侵占他人所有的房屋的纠纷、因使用房屋的附属面积或者公用设施而发生的纠纷;3.产品质量中的侵权纠纷。主要是因为产品存在缺陷而导致人身或者他人财产损害所产生的纠纷;4.知识产权中的侵权纠纷。涉及商标、专利的侵权纠纷主要有未经商标所有人许可而在同种或者类似的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所产生的纠纷,及以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所产生的纠纷等。二、民事财产纠纷怎么处理1.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
    2024-01-06
    257人看过
  • 关于夫妻个人财产的分类
    据产生的原因不同,个人财产可分为法定的特有财产和约定的特有财产。第一、法定的特有财产,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所确认的夫妻双方各自保留的个人财产。第二、特有财产制,就是夫妻在实行共同财产制时,基于法律规定或双方约定,夫妻各自保留一定范围的个人所有财产,并对该财产进行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以及有关的财产责任、特有财产的效力等内容组成的法律制度。一、夫妻离婚财产分配有孩子的份吗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其所有权属于夫妻二人,夫妻双方在离婚时有权要求平等分割,所以孩子不是夫妻共同财产的有权分割人。但对于孩子而言,会涉及的是抚养费问题,父母对孩子的抚养义务依然是存在的。离婚财产分割即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是指离婚时依法将夫妻共同财产划分为各自的个人财产。现行《民法典》明确了夫妻共同财产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以列举式和概括式的方式规定了夫妻共同财产的内容,该法也规定了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有协议分割和判决分割
    2023-06-24
    464人看过
  • 夫妻有财产纠纷怎么判
    法律综合知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之明确规定,在婚姻解除之时,如若配偶双方未能就共同财产议题达成一致共识,则此种情形下,法院应根据资产的具体状况进行公平处置。且这个过程中,法院将会全面权衡诸多因素,其中包括但不仅限于财产的特性、价值、来源以及双方在此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等方面。同时,法院还会严格遵守保护未成年子女、女性及无过失方权益的基本原则,以确保最终裁决的公正性与合理性。此外,针对涉及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的权益问题,法律亦会依法给予充分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2024-08-19
    164人看过
  • 非夫妇所共有的财产种类有哪些?
    不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为婚后个人财产。主要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后各自所有的财产和其它夫妻个人的特有财产。包括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等。双方还可以对个人财产的归属进行约定,约定为共同财产的则归双方共同所有。哪些财产是夫妻的共同财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对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应归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范围作出了规定,即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1、工资、奖金,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的工资、奖金收入及各种福利性政策性收入、补贴;2、生产、经营的收益,指的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双方从事生产、经营的收益;3、知识产权的收益,指的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双方拥有的知识产权的收益;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是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因
    2023-07-08
    99人看过
  • 夫妻财产分为哪些类型?
    夫妻个人财产有:1、一方的婚前财产;2、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3、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和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协议应采用书面形式。夫妻个人财产的划分依据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婚前财产可以按照夫妻约定财产制,也可以依据法律规定的财产性质。(一)夫妻约定财产制度的,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二)夫妻没有约定财产的,分别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和夫妻
    2023-07-07
    113人看过
  • 夫妻财产约定方式有几种类型
    一、夫妻财产约定方式有几种类型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约定的方式可以是夫妻双方直接签署协议,可由律师进行见证,也可到公证处公证。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由于很多家庭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并没有明确约定哪些财产属于共同财产,故此在办理离婚手续时,协商分割共同财产之前,是需要先采取合适的方式来确定共同财产的范围的,在析产后,若是各方对财产的分割方
    2023-10-20
    70人看过
  • 老年人的个人财产及夫妻共同财产有哪些
    老年人再婚后,夫妻个人财产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前各自所有的财产和其他夫妻个人的特有财产。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夫妻在婚前个人所有的财产。如衣物、储蓄等。(2)夫妻双方各自为结婚所准备的各种物品。如家具、彩电、冰箱、VCD机等。(3)结婚登记前接受各自亲友赠送的结婚礼品或结婚登记后接受的赠与人特地声明赠与给一方的财产。(4)其他属于夫妻一方特有的财产。如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复员军人从部队带回的医药补助费和回乡生产补助费,应归其本人所有;医生个人使用的医疗器具。也应属于夫妻婚后个人财产。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所谓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是指从领取结婚证起到一方死亡(合被宣告死亡)或离婚时为止。大体而言,老年人再婚后夫妻共同财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夫妻一方或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通过劳动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加工资、贵重首饰、摩托车。汽车等。(2)夫妻一方或双方在
    2023-02-28
    414人看过
  • 夫妻财产约定方式的种类在民法典中有哪些?
    夫妻双方可以订立书面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民法典一方变卖夫妻财产怎么办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变卖夫妻财产,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离婚时,一方变卖夫妻财产,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变卖夫妻财产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
    2023-07-03
    349人看过
  • 夫妻财产、个人财产和夫妻个人财产的辨析
    夫妻共同财产: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和继承或者受赠的等财产。个人财产:一方婚前财产;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补偿;和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夫妻财产的认定和个人财产共同财产: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个人财产: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
    2023-07-03
    233人看过
  • 哪些是夫妻共同财产?哪些是个人财产?以及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如何分割
    一、哪些是夫妻共同财产?哪些是个人财产?1.夫妻共同财产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1)工资、奖金、劳务报酬;(2)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3)知识产权的收益;(4)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如果明确只归一方的除外;(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2.个人财产:(1)一方的婚前财产;(2)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3)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二、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如何分割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属(如: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如果没有约定,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和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标准认定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涉及财产分割时,应遵循这个基本原则:1.如果是共同财产,基本原则是一人一半。取得房屋的一方向
    2023-06-26
    479人看过
换一批
#财产分割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夫妻个人特有财产,也称夫妻保留财产,是指夫妻在实行共同财产制的同时,依照法律规定或夫妻约定,夫妻各自保留的一定范围的个人所有财产。包括: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妻一方... 更多>

    #夫妻个人财产
    相关咨询
    • 有哪些种类的个人财产?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15
      (一)银行存款 1、夫妻双方任何一方名下存款原则上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主张为个人财产的,应举证证明。举证包括:婚前或者婚后夫妻财产公证,单方面赠与证明,个人财产增值证明…… 2、分割银行存款最重要的问题不是论证是谁的钱的问题,而是先要把钱固定起来的问题.因为银行存款很容易转移。所以如果起诉离婚,首先要做的是诉前财产保全,保全了财产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就保全了证据。 3、提醒:如果夫妻双方有产业,切记不
    • 军人夫妻共同财产主要分哪些种类?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26
      一、哪些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入(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是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除外(五)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六)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则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七)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八)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
    • 再婚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哪些种类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6-08
      属于再婚夫妻共同财产的有: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通过劳动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通过继承、遗赠、赠与和其他合法途径所得的财产;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由知识产权取得的经济利益;从事承包、租赁等生产、经营活动的收益;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债权等。
    • 的财产分割纠纷的证据种类有哪些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1-01
      财产分割纠纷的证据种类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 2022年夫妻个人财产会涉及哪些纠纷呢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30
      夫妻一方个人财产涉及的纠纷包括: 一、夫妻一方因其个人财产所有权受侵害与第三人发生的经济纠纷。 二、夫妻双方之间因其夫妻个人财产或个人债务意见不一致而发生的纠纷。 三、夫妻双方因债务偿还问题与第三人发生的经济纠纷。 四、因离婚而产生的对夫妻个人财产认识不同产生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