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缓要想变成无期,要符合以下的条件。条件如下:1、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2、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无期和死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无期和死缓的主要区别是性质、刑罚变更及考验期计算上。从刑种分类来说,死缓仍属于生命刑,是我国特有的死刑执行制度;而无期徒刑属于自由刑,无期徒刑介于有期徒刑和死刑之间。死缓两年考验期从生效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实际上在法条定义上是没有所谓无期徒刑的考验期的,但司法实践中往往应用较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条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
死刑是否可以替代无期徒刑?
220人看过
-
缓刑可弥补管制的可行性分析
232人看过
-
缓刑弥补管制的可行性分析
96人看过
-
分析中国废除死刑的局限性和可行性
379人看过
-
缓刑和死刑的利弊分析
390人看过
-
死刑缓刑执行可变成无期吗
361人看过
对于应当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适用死缓的条件有两个: 1、罪当处死,这是适用死缓的前提条件; 2、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这是区分立即执行和缓期二年执行的界限。... 更多>
-
代替考试罪定性量刑怎么分析的甘肃在线咨询 2023-01-07定性方面,刑法修正案 (九)第二十五条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代替考试罪的定性要注意三点:一是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二是本罪所指的考试目前未予具体列明,但必须是
-
代替考试罪定性量刑怎样分析的?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08定性方面,刑法修正案(九)第二十五条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代替考试罪的定性要注意三点:一是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二是本罪所指的考试目前未予具体列明,但必须是依
-
代替考试罪定性量刑如何分析?河北在线咨询 2022-12-15定性方面,刑法修正案 (九)第二十五条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代替考试罪的定性要注意三点:一是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二是本罪所指的考试目前未予具体列明,但必须是
-
缓刑弥补管制的可行性分析是如何规定的?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08管制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主刑,由人民法院判决,公安机关执行。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 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也就是说,适用缓刑是在犯罪分子已经被判处刑罚的前提下,再考虑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现,认定其放在社会上是否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决定是
-
缓刑弥补管制的可行性分析是怎样规定的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12管制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主刑,由人民法院判决,公安机关执行。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 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也就是说,适用缓刑是在犯罪分子已经被判处刑罚的前提下,再考虑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现,认定其放在社会上是否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决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