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人证言应当是证人耳闻目睹的与案件有联系的客观情况,即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事实以及发生争议的事实。对于证人提供的证言只要其能将这些事实陈述清楚即可,并不要求证人对这些事实作主观上的评价。因此,证人陈述与案件无关的事实,不应作为证言的内容;证人的分析认识或者法律评价也不能作为证据。证人证言应是自己亲自所见所闻,如果是别人看到或听到转告的所谓传闻证言,也不能作为证人证言的内容。人民法院在分析证人证言时,还必须查明证人的身份以及他和当事人之间的关系。然后,再仔细地从证人的主观及客观因素两方面来分析研究。
对证人的主观因素方面,应考虑他的文化水平,对事物的理解程度,以及他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在其客观因素方面,则应考虑证人当时所处的客观环境,如光线明暗、距离远近、室内或室外、嘈杂还是安静等等。对证人证言分析判断时,应综合案件的全部情况及其他证据,加以全面地分析、认真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确定证言的真伪及其效力的大小。
一、如何判断证人证言的真实性
要查明证人是怎样得知案件的有关情况的,是本人直接感受的,还是间接得知的。一般来说,直接感受(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而提供的证言,真实性相对大一些;而间接得知(道听途说)所提供的证言,则真实性相对较小。
证人应当陈述其亲历的具体事实,通过间接途径获取的信息所形成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定案证据,《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四十六条规定证人根据其经历所作的判断、推测或者评论,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怎么防止对方作伪证
为防止证人作伪证,可以向其告知法律责任,或者让其签订保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一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
怎样认定证人证言,证人证言如何认定
408人看过
-
如何审查证人证言的效力,如何防止做伪证
408人看过
-
遗嘱真伪如何取证?
109人看过
-
网上流传的谣言如何甄别真伪?
343人看过
-
立遗嘱人死亡如何鉴定遗嘱真伪的
199人看过
-
商品房五证如何查询,五证真伪鉴别技巧
156人看过
证人就是由于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依法被人民法院传唤作证的人。证人对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为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作为一种证据,必须是证人亲眼看到或亲耳听到的,臆想推测的、道听途说的、未来预见的等等,都不能作为证人的证言。... 更多>
-
-
如何确定证人证言的真实性:法律实践与方法新疆在线咨询 2024-12-01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口头陈述,以笔录加以固定。办案人员同意由证人亲笔书写的书面证词,也属于证人证言。 被害人陈述是指被害人就其所遭受的侵害事实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是指在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证明自己的清白或者减轻自己的罪责,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
如何鉴别房产证的真伪?法律上如何解决?浙江在线咨询 2024-12-22以下是修改后的文本: 要查询房产证的真伪,您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操作。首先,您可以在当地房管局官方网站上,点击业务查询下的档案信息查询,然后输入房产证号等相关信息进行查询。另外,您还可以携带房产证和身份证到当地不动产中心档案科查询房产证真伪。 需要注意的是,真房产证和假房产证在制作和用料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例如,真房产证使用的是水印纸,纸张上有防伪底纹,防伪字体具有立体感。真房产证的注册号是
-
如何应对法院认为证人证言不真实的情况?四川在线咨询 2024-11-19当证人证言出现虚假情况时,应采取的措施包括:不应将其采纳为确定案件结论的确凿证据。若证人故意提供错误证言,民事诉讼案件的相关机构可以采用罚款、拘留等民事强制手段给予相应的惩戒。而在刑事诉讼案件中,若发现证人存在作伪证行为,并且其目的是陷害他人或销毁关键证据,那么当这种行为被判定为犯罪后,将会受到伪证罪的法律惩罚。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如果有以下行为之一,人民法院可
-
如何审查证言的效力,如何防止做伪证?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28一、如何审查证人证言的效力证人证言是证人对自己所感知的案件事实向法庭所作的陈述,证人始终是案件的第三者,证人证言永远不等同于当事人的承认。因此,证人证言的效力是有限的,而且这有限的效力也要经过法官的认证,达到内心确信,才能成立,证人在作证时,其证言往往包含一些假性事实,即一些猜测,推断或评价性的东西。法官在判断证人证言时,要将证人证言中的假性事实予以抛弃,保证案件的客观情况,才能予以慎重定案。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