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罪与非罪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07 20:22:52 297 人看过

一、直接依据犯罪概念区分罪与非罪

二、依据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三、依据刑法总则有关犯罪构成要件的规定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1、造成社会危害结果的过失行为的罪与非罪;

2、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过失犯罪;

3、刑事责任年龄中的罪与非罪;

4、刑事责任能力中的罪与非罪;

5、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

6、紧急避险与避险过当;

7、犯罪预备与犯罪表示。

四、依据是否具备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构成某种犯罪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区分罪与非罪

1、以是否属于特定的犯罪主体进行区分;

2、以是否具备特定的主观要件进行区分;

3、以是否具有特定的犯罪对象进行区分;

4、以是否实施了某种行为进行区分;

5、以行为是否具有某种危害社会的危险进行区分;

6、以是否实行某种举动进行区分;

7、以危害社会的情节进行区分;

8、以涉案财物的数额、数量进行区分;

9、以损害结果进行区分;

10、以行为人是否采用了某种特定的手段、方法进行区分;

11、以危害行为是否处于特定的时间、环境进行区分;

12、以是否受过行政处罚一定次数进行区分。

一、犯罪行为的分类

根据犯罪行为的结构和特点不同,犯罪行为可以分为单一危害行为和复杂危害行为。有的学者称之为“构成要件行为之单复”。注:参见赵廷光主编:《中国刑法原理》中构成要件行为之单复与行为犯既遂形态的确定有着密切的联系。分析行为犯的既遂形态,首先就要确定危害行为的单复。对犯罪行为单复的确定,国外刑法理论有多种学说。如依行为之自然形态确定的自然说,依通常之社会观念确定的社会说,依行为人的行为意思决定的意思说,依充足构成要件次数决定的充足要件说,以及以上学说的折衷说等。对此,我国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有人在对以上观点具体分析之后指出:“作为构成要件的危害行为,已经不是自然现象上和一般社会上的行为,而是具有特定刑法特征的犯罪实行行为,所以,判断某种犯罪构成要件行为的单复,必须根据刑法对该种犯罪的具体要求来决定。……确定行为的单复,不能强求一个统一的尺度,只能以法律对具体犯罪的要求为标准,即按照法定的行为内容和形式,支配行为的罪过形式,行为指向的直接客体性质三者的有机统一,来决定行为的单复。”这一见解基本上也可适用于行为犯。我们不仅要把行为犯的实行行为与辅助性质的非实行行为加以区分,也要把行为犯的实行行为与组成危害行为的连续的身体动作区别开来,多数实行行为包括多个身体动作或举止,这些动作或举止仍只构成同一性质的实行行为,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此外,还要把犯罪行为与犯罪对象或受害人的被迫行为区分开来,后者的行为由于受到非法强制或胁迫,不能单独构成犯罪,也与犯罪人实施的行为有质的区别,这种情况仍只能构成单一危害行为。这样,根据犯罪构成要件的规定,在行为犯中,有的只有一个构成要件的危害行为,其中虽然有的犯罪行为的完成还有赖于他人(主要是犯罪对象或受害人)实施某种行为,但不能把这当复杂危害行为看待。其余的行为犯则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危害行为。对行为犯的既遂形态可区分以下两大类情形进行认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08日 13: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责任年龄相关文章
  • 区分本罪与徇私枉法
    两罪都是特殊主体,都表现为徇私枉法,都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但两罪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1)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后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2)客观行为不同。本罪是利用行政执法的职权,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的行为;后罪则表现为利用司法职权,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刑事枉法追诉或者枉法裁判的行为。(3)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活动;后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一、量刑标准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立案标准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徇私情、私利,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虚作假,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刑事案件,不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情节严重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对依法可能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法案件不移交
    2023-03-27
    140人看过
  • 如何认定本罪与非罪的区别
    根据本条的规定,寻衅滋事罪,必须是行为情节恶劣、情节严重或者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才构成犯罪。对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寻衅滋事行为,只能以一般违法行为论处。我们认为,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属于情节严重应该综合以下几个方面因素进行分析:1、行为的方式和手段。行为的方式和手段对危害结果的大小具有决定性作用,对社会心理的伤害程度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在认定情节是否严重时,应该考察行为人是否使用了暴力、威胁等手段,是否采用了公开或者组织的方式等。2、行为的直接危害结果和间接不良后果。直接危害结果是行为直接对社会造成损害。间接不良后果是指行为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或间接引起的损害。行为人是否造成被害人自杀,是否引起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是否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等,是认定情节严重与否的重要因素。3、行为的时间和地点。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实施,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是不同的。白天在公共场所的滋事活动
    2023-03-15
    491人看过
  • 票据有哪些基本与非基本当事人
    1、票据当事人:指票据法律关系中享有票据权利、承担票据义务的当事人,也称票据法律关系主体。2、票据基本当事人:票据基本当事人包括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他们是在票据作成和交付时就业已存在的当事人,是构成票据法律关系的必要主体。(1)出票人是指依法定方式签发票据并将票据交付给收款人的人。(2)收款人是指票据到期后有权收取票据所载金额的人,又称票据权利人。(3)付款人是指由出票人委托付款或自行承担借款责任的人。3、票据的非基本当事人票据的非基本当事人包括承兑人、背书人、被背书人、保证人。他们是在票据作成并交付后,通过一定的票据行为加入票据关系而享有一定权利、义务的当事人。非基本当事人是否存在,取决于相应票据行为是否发生。(1)承兑人是指接受汇票出票人的付款委托同意承担支付票款义务的人(2)背书人是指在转让票据时,在票据背面签字或盖章并将该票据交付给受让人的票据收款人或持有人(3)保证人是指为票
    2023-06-14
    373人看过
  • 研究非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与分类
    不属于犯罪的基本特征:从客观上说,实施的行为不是危害行为,只是一个生活常见的行为,行为人没有达到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实施的行为和最后造成的后果没有因果关系,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也不是犯罪,主观上来说,不具有故意和过失的特征。单位犯罪的基本特征1、单位犯罪的主体的法定性。所谓的单位犯罪主体法定性具有以下两层含义:一是单位犯罪主体范围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不是任何单位或者组织都可以作为单位犯罪主体构成单位犯罪的。二是某一具体单位犯罪罪名的犯罪主体是法定的。有的单位犯罪的主体法律规定必须是特定的,如刑法第387条规定的单位受贿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其他单位不能构成本罪的主体。2、单位犯罪的意志的整体性。单位意志不是单位内部某个成员的意志,也不是各个成员意志的简单相加,而是单位领导集体或者代表单位整体利益的成员在领导、指挥、决策、执行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单位整体性的
    2023-07-21
    384人看过
  • 如何区分逃汇罪与非法经营罪
    逃汇罪与非法经营罪二者在犯罪对象和犯罪主观方面有共同之处,主要区别在于:1、犯罪客观表现不同逃汇罪是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入境外或者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的行为,而非法经营外汇则在国家规定的交易场所以外非法买卖外汇情节严重的行为,有3种行为方式:(1)在外汇指定银行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及其分中心以外买卖外汇,扰乱金融市场秩序,非法买卖外回20外援以上的活非法所的5万元人民币以上的;(2)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其单位违反有关外贸代理业务的规定,采用非法手段或者明知为造变造金融凭证商业单据,为他人向外汇指定银行骗购外汇,数额在500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3)居间介绍骗购外辉100万美元以上或违法所得1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2、犯罪主体不同逃汇罪主体仅限单位,是纯正的单位犯罪。而非法经营罪主体可为单位可为自然人。3、定罪要求不同逃汇罪要求数额较大的数额犯,而非法经营罪以情节严
    2023-03-29
    481人看过
  • 非法占用土地罪客观构成要件的确立基本方法有哪些
    主体: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立法解释》规定的在各级政府中的主管人员,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客体: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机构的正常活动和其他国家机构的正常管理活动。不正当行为严重干扰了国家土地管理法,法规的顺利实施,损害了国家土地管理,损害了城市规划机构的威信,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犯罪对象是土地。土地是我们靠生存的自然资源,国有土地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公共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法批准征用,占有土地的行为,造成国家土地资源的浪费,耕地面积减少,国家土地使用收益大量流失。行为: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行为是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这里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是指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征用,占用土地的申请予以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罪既遂量刑幅度?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或者集
    2023-08-18
    186人看过
  •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相区别的基本方面是
    在刑法理论上,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作为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它们并不具备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一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因而刑法总则对这些犯罪形态的成立要件作出了专门的规定,使之运用于司法实践中,对行为进行正确地定性和量刑。一、犯罪未得逞是指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认为,犯罪未得逞,是指犯罪行为没有具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某一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或者说犯罪行为没有齐备具体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其理由在于:刑法分则条文所规定的犯罪构成是以既遂为模式的,例如,刑法规定的故意杀人罪的客观要件,是以杀人行为已经导致被害人死亡为模式的,而杀人未得逞要么表现为杀人行为本身没有实行终了被害人因而没有死亡,要么表现为杀人行为虽然实行终了但由于某种原因没有造成被害人死亡,因而不完全符合故意杀人罪的客观要件,即没有具备死亡这一要件,不完全符合以既遂为模式的犯罪构成。但刑法总则又修正了分则的规定,即在未得逞的情况下,也得以犯罪未遂论处
    2023-02-25
    67人看过
  • 怎样区分非法行医罪与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办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在客观方面,诈骗罪与非法行医罪中行为人根本不懂医疗知识,却号称自己精通医术,牟取就诊人钱财的行为极为相似,但二者具有本质的不同:(1)主体不同。前者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没有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后者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能够负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人。(2)主观方面不同。前者表现为间接故意或过失,后者表现为直接故意。(3)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国家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和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后者侵犯的客体是单一的,即公私财产的所有权。(4)客观方面不同。前者行为人主要是利用就诊人缺乏医疗知识,假装自己医术高明而欺骗被害人。后者行为人则是使用骗术,即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财物所有人、管理人产生错觉,信以为真,从而似乎“自愿”地交出财物。
    2023-05-01
    451人看过
  • 催收非法债务罪与寻衅滋事罪的联系与区别有哪些?
    催收非法债务罪和寻衅滋事罪的联系是在客体、客观及主体方面存在重合性;其区别是在客观方面不完全重合,并且主观目的不同。催收非法债务罪与寻衅滋事罪有区别也有联系,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既符合催收收非法债务罪也符合寻衅滋事罪,构成想象竞合,则应从一重罪处断,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催收非法债务罪与寻衅滋事罪在客体、客观行为以及主体方面具有重合性。但两罪也存在区别:第一,客观方面不完全重合。催收非法债务罪的客观行为方面,仅限于《刑法》第293条之一列举的三项情形且情节严重的行为,而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行为相对而言更为宽泛。(注: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
    2023-04-18
    83人看过
  • 私募基金与非法集资有哪些区别
    私募基金,是依照公司法或者合伙企业法等法律成立的实体企业,资金的来源主要以非公开方式向少数特定机构和特定自然人募集投资人,一旦出资即成为基金的股东或者合伙人,募集资金一般交由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投资运用。相对于公募而言,就证券发行方法的差异,以是否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发行或公开发行证券的区别。非法集资,是一类罪名的集合。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证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予以回报的行为。非法集资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及集资诈骗罪。私募基金属于正常的金融投资方式,而非法集资则属于严重的刑事犯罪,二者之间有本质差别。但现实中,边界模糊,一念之间,或为天堂,或为地狱。本文以五大区别,简要厘清二者的界限。一、是否公开募集私募基金,顾名思义只能私下向特定的对象募集,而不能像公募基金
    2023-06-13
    247人看过
  •  非吸与诈骗罪的本质区别
    这段文字描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侵犯行为。第一种侵犯涉及国家金融关系秩序和公私财产的相关权利,主要侵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第二种侵犯诈骗的对象不止存款,而是诈骗的行为,主要侵犯的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两种侵犯行为在主观心态、客观方面和侵犯的对象上存在差异。1.侵犯的对象存在差异。这种侵犯不仅涉及国家金融关系秩序,还涉及公私财产的相关权利。后者主要侵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2、对象不同。前者主要是存款,后者诈骗的对象不止存款;3、主观心态不同。前者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后者有;4、客观方面不同。前者通常是利诱的方式,后者是诈骗的行为。 侵 犯 对 象 差 异 : 非 吸 与 诈 骗侵犯对象差异:非吸与诈骗侵犯对象差异是犯罪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在同一犯罪行为中,不同的受害者所受到的侵害程度和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在本题中,我们需要探讨的是非吸与诈骗这两种犯罪行为在侵犯对象上的差异。非吸是指非法吸收
    2023-09-04
    468人看过
  • 区分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的方法
    一、两者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贪污罪的主观故意是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不准备归还;而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故意是暂时占有并使用公款,打算以后予以归还。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公款的故意和目的是这两个罪名最重要的区别。而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不归还既包括主观上不想还,也包括客观上无力退还。如果行为人挪用公款以后由于客观原因缺乏偿还能力,无法归还亦被认定为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不准备归还,以贪污罪论处。二、两者的行为方式不同。贪污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侵吞、盗窃、骗取等方法将公共财物占为己有,由于行为人往往采取销毁、涂改、伪造单据、账目等手段,故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发现公共财物已经被非法侵吞;而挪用公款罪的行为表现为擅自决定动用本单位公款,虽然有时也采取一些欺骗手段,但一般不采用侵吞、盗窃、骗取手段。区分挪用公款罪与非罪的界限首先,并非所有的挪用公款行为都构成犯罪。因此,认定挪用公款罪与非罪界限的关键,是看该挪用公
    2023-07-18
    268人看过
  • 区分绑架罪和非法拘禁的方法
    绑架罪和非法拘禁罪的区别在于,非法拘禁罪仅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而绑架罪则是以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和侵害人身权利为手段,达到勒索钱财的目的。但是,需要注意为索取债务“绑架”他人的,一般以非法拘禁罪论处。非法拘禁罪以拘押、禁闭等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二十四小时以上,而绑架罪则是以暴力、胁迫手段绑架他人。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非法拘禁仅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绑架罪则是以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和侵害人身权利为手段,达到勒索钱财的目的。但需注意为索取债务“绑架”他人的,一般以非法拘禁抡处。抢劫罪与绑架罪如何区分绑架罪与抢劫罪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1)犯罪的手段不同,前者是绑架并控制他人后以加害被绑架人相威胁,要求被绑架人亲属或其他关系人给付财物,后者则是当场劫取财物;(2)索取财物的时间、地点不同,前者是先有绑架行为,后有勒索财物行为,后者是当场劫取或强迫被害人交出财物;(3)索取财物的数额不同,前者要按照犯罪嫌
    2023-06-30
    310人看过
  • 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的区别
    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的区别是: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统称。基本法律是只能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常委会只能在人大闭会期间对基本法律进行修改,且不得与原法律原则抵触,非基本法律是由常委会制定和修改的。基本法律,即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的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我国征地的基本法律制度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处理是我国征地制度体系的组成部分。研究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离不开对征地制度体系的整体了解,因此对我国征地制度加以简要的介绍是必要的。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国务院《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下文称为《实施条例》)的规定,我国征地制度包括征地审批、征地补偿安置标准和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处理三大具体制度。1.关于征批审批制度征地审批制度是在《土地管理法》中规定的。为了严格保护耕地,1998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原有《土地管理法》作了
    2023-08-12
    447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刑事责任年龄
    相关咨询
    • 非法经营罪的基本法律内容有哪些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五条【非法经营罪】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
    • 寻衅滋事罪是如何认定的?本罪与非罪的区分?本罪与非罪的认定标准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18
      寻衅滋事罪是如何认定的?本罪与非罪的区分根据本条的规定,寻衅滋事罪,必须是行为情节恶劣、情节严重或者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才构成犯罪。对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寻衅滋事行为,只能以一般违法行为论处。我们认为,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属于情节严重应该综合以下几个方面因素进行分析:1、行为的方式和手段。行为的方式和手段对危害结果的大小具有决定性作用,对社会心理的伤害程度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在认定情节是否
    • 的行为表现有哪些,本罪与如何区分?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21
      一、过失爆炸罪的行为表现有哪些要构成过失爆炸罪,行为人的行为表现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行为人实施了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如果爆炸不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引起的,而是由于自然原因或者其他不能预见、不可抗拒的原因引起的,则不成立过失爆炸罪。(二)爆炸危害到公共安全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即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三)必须造成严重后果严重后果也就是说必须造
    • 岳阳非法行医罪的基本情形有哪些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4-22
      认定 (一)本罪与医疗事故罪的界限 二者在客观上都可能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后果,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 (1)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是不具有医师执业资格的人,而后罪的主体是医务人员。 (2)主观方面不同。本罪行为人对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后果所持的心理态度,既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间接故意,而前罪对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所持心理态度只能是过失。 (3)客观方面不同。本罪造成
    • 非法私藏弹药罪的有哪些基本形式
      辽宁在线咨询 2021-10-09
      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枪支、弹药管理制度。国家禁止个人非法持有,隐藏枪支,弹药。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明确规定,任何部门或个人都非法持有枪支,隐瞒枪支是违法犯罪行为。由于枪支,弹药一旦失控,就可能成为犯罪分子的作案工具,被一些犯罪分子用来实施杀人,抢劫,绑架等违法犯罪活动,扰乱社会治安,危害公共安全。因此,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国家枪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