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虚假承诺构成犯罪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11 19:22:21 169 人看过

虚假的承诺,未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一般不构成犯罪;但如果虚假承诺骗取了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一、男方隐瞒生育情况算骗婚吗?

男方隐瞒生育障碍的,不属于骗婚。骗婚如果诈骗了当事人财物的,应当以诈骗罪定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理财产品是否有电信诈骗呢

推销理财产品时也有可能出现电信诈骗的,只要是以虚假的理财产品不幌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欺骗他人财物的,就可能会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三、合同诈骗罪的一般构成要件具有哪些特征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有:

1、客体方面: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本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

2、客观方面: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方面:本罪的主体,个人或单位均可构成。犯本罪的个人是一般主体,犯本罪的单位是任何单位。

4、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4日 04:3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承诺相关文章
  • 诈骗罪中的虚假承诺问题
    虚假承诺一般不构成犯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犯罪的基本结构是:行为人以非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以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是否构成诈骗罪,应当根据行为人的行为和主观情况综合确定。如果虚假承诺没有给你造成财产损失,或者行为人没有非法占有你的财务目的,则不构成欺诈,但可能构成民事欺诈。卖家虚假承诺怎么办虚假承诺属于欺诈行为,可能构成诈骗罪。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骗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
    2023-07-03
    458人看过
  • 虚假出资如何认定,虚假出资会构成犯罪吗
    一、虚假出资如何认定1、以货币方式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未在法定期限内将其认缴的货币足额存入准备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临时帐户。2、以货币方式缴股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未在法定期限内缴纳其以书面形式认缴全部股款。3、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者土地使用权出资或者抵作股款的股东、发起人未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二、虚假出资会不会构成犯罪虚假出资罪,是指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1、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是侵犯了国家公司资本管理制度。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具体地表现为以下三方面:(1)必须是违反公司法有关出资规定的行为。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
    2023-03-03
    71人看过
  • 虚假陈述是否属于犯罪,虚假诉讼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一、虚假陈述是否属于犯罪虚假陈述是有可能构成犯罪的,即涉嫌虚假诉讼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采取伪造证据、虚假陈述等手段,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捏造民事法律关系,虚构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一)与夫妻一方恶意串通,捏造夫妻共同债务的;(二)与他人恶意串通,捏造债权债务关系和以物抵债协议的;(三)与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经理或者其他管理人员恶意串通,捏造公司、企业债务或者担保义务的;(四)捏造知识产权侵权关系或者不正当竞争关系的;(五)在破产案件审理过程中申报捏造的债权的;(六)与被执行人恶意串通,捏造债权或者对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优先权、担保物权的;(七)单方或者与他人恶意串通,捏造身份、合同、侵权、继承等民事法律关系的其他行
    2023-06-17
    379人看过
  • 虚假承诺诈骗罪怎样判刑
    一、虚假承诺诈骗罪怎样判刑?法律制度中没有虚假承诺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应当以诈骗罪定罪,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五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
    2024-01-14
    238人看过
  • 承诺的伤害是否构成犯罪
    【案情】2009年12月王某因生意严重亏损,为了年幼子女今后的生活,便萌生了请刘某挥刀将其双手砍下骗取高额保险金,并承诺分一半的保险金给刘某的想法。随后计划得以施行,但却事与愿为,案件被移送到法院。【分歧】刘某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第一种意见认为:刘某不构成故意伤害罪。既然刑法只规定了基于承诺的杀人罪,而没有规定基于承诺的伤害罪,就表明基于被害者承诺的伤害一概无罪。故本案的刘某不构成故意伤害罪。第二种意见认为:刘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在被害者承诺的伤害案中,如果行为违反了公序良俗,且造成了重大伤害和严重残疾的结果,行为人就应当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本案中,显然,刘某将王某双手挥刀砍下的手段特别残忍,严重违反了公序良俗原则,其应当构成故意伤害罪。【管析】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根据我国刑法第234条之规定,“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3-04-29
    140人看过
  • 被害人作虚假陈述构成犯罪吗?
    第一种:构成伪证罪伪证罪,是指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在刑事诉讼中,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法条的规定中,伪证罪是不包括被害人的。但是有观点认为,对于伪证罪中的证人不应作狭义理解,应包括被害人在内。因为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可见,证人是指一切知道案件情况的人。被害人作为直接被侵害的对象,了解案件的经过,从这一点来看,被害人在广义上属于证人范围。所以,被害人如果作了虚假陈述,且其主观上也是为了陷害他人,就完全符合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的伪证罪的构成特征。第二种:构成诬告陷害罪我国刑法对诬告陷害罪的规定是:“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被害人为图报复,故意捏造事实,向司法机关作虚
    2023-06-18
    223人看过
  • 口头承诺算是虚假广告吗
    一、口头承诺算是虚假广告吗口头作出的保障性承诺如果无法实现的,是属于虚假广告,作出口头承诺的经营者要承担法律责任。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广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虚假广告:(一)商品或者服务不存在的;(二)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或者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三)使用虚构、伪造或者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信息作证明材料的;(四)虚构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效果的;(五)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其他情形。第五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
    2023-04-29
    146人看过
  • 虚假债权转移起诉构成犯罪吗?
    1、虚假的债权进行转让的,是属于合同诈骗的行为,如果诈骗的金额达到较大的,就会构成刑事犯罪。2、债权转让须有有效的合同存在。债权的有效存在是债权转让的根本前提。以无效的债权转让他人,或者以已经消灭的债权转让他人,就是转让的标的不能。这种规定的意义在于防止国家、集体的利益受损。3、债权人与受让人须达成债权转让协议。债权转让是一种处分行为,必须符合民事行为的生效条件。如果债权转移的主体不适合,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实,签订的债权转让合同无效,因此,债权的转让以有效的债权转让协议为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
    2024-04-23
    74人看过
  • 对于不同犯罪构成共犯吗
    不属于共犯,共同犯罪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首先,有共同犯罪的认识因素:(1)各个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实施某种犯罪道,而且还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与自己一道在共同实施该种犯罪;(2)各个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他人的共同犯罪行为结合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与共同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其次,有共同犯罪的意志因素:(1)各共同犯罪人是经过回自己答的自由选择,决意与他人共同协力实施犯罪;(2)各共同犯罪人对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都抱有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一、共同犯罪的主犯及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26条第1款的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主犯包括两类:一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二是其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除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以外的在共同
    2023-02-24
    142人看过
  • 培训机构虚假承诺责任如何认定
    一、培训机构虚假承诺责任如何认定法律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培训机构虚假承诺构成诈骗罪吗一般虚假承诺不构成诈骗罪,但如果在虚假承诺的同时有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的,可能会构成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三、如何避免”培
    2023-06-12
    392人看过
  • 部分虚构事实构成虚假诉讼罪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虚构部分事实会不会构成虚假诉讼罪,要依据该行为造成的影响而定,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会构成虚假诉讼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虚假诉讼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虚假诉讼的捏造事实怎么理解所谓捏造事实,指行为人虚构、臆造根本不存在,与真实情况相悖的事实情况,既可以是完全捏造,毫无真实成分,也可
    2023-06-14
    192人看过
  • 虚假承诺的法律规定
    虚假承诺涉嫌欺诈,是违法的,情节严重可能构成诈骗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虚假承诺会犯罪吗作出虚假承诺一般是不构成犯罪的,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承诺应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凡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了实质性的变更或修改的,都不构成承诺,而只是一个新的要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3-08-04
    303人看过
  • 仅仅承诺是否构成犯罪未遂
    一、仅仅承诺是否构成犯罪未遂1、承诺不是犯罪的行为,所以仅仅作出承诺的,不会构成犯罪,不存在犯罪未遂的情形。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承诺的条件有哪些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请注意必须是受要约人或者其授权的代理人向要约人作出。若要约是向数个特定人作出,则数个特定人均可成为承诺人。另外第三人不是受要约人,不能接受承诺,第三人作出的“承诺”视为向要约人发出的要约。2、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到达要约人。确定的期限即为要约中规定的期限。如果要约是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人应当即时作出承诺;若要约以非对话方式作出,应当在合理的期限内作出并到达要约人。合理的期限请考生了解掌握。3、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承诺是对要约的同意,承诺必须是
    2023-06-17
    115人看过
  • 假离婚构成虚假诉讼罪吗
    假离婚会不会构成虚假诉讼罪,要依据实际的情况而定,如果通过假离婚捏造事实提起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侵害他人利益的,就会构成虚假诉讼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虚假诉讼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假离婚的社会危害表现假离婚的社会危害表现为:(一)有损法律尊严,扰乱了社会管理秩序。“假离婚”是对我国离婚法律制度的破坏,是对法律尊严的践踏
    2023-06-14
    480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订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承诺
    词条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 (4)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 更多>

    #承诺
    相关咨询
    • 关于虚假承诺的法律
      云南在线咨询 2021-10-20
      虚假承诺属于诈骗行为,可能构成诈骗罪。行为者实施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形式上包括两种,一种是虚构事实,另一种是隐瞒真相,实质上是使受害者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骗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诈骗内容不是让他们做财产处理,算不算诈骗罪诈骗行为。诈骗行为
    • 虚假出资罪违法吗虚假出资罪犯罪构成
      广东在线咨询 2021-11-21
      虚假出资罪的构成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客体侵犯国家公司资本管理制度。 2、客观要求: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公司法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财产权未转移,虚假出资,或者公司成立后抽逃出资,金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公司发起人或股东。公司发起人是指依法设立股份有限公司事务的人。 4、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故意构成。也就是说,故意不交付货币、实
    • 虚假承诺违法吗?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14
      虚假承诺属于欺诈行为,可能构成诈骗罪。 1.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骗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
    • 培训机构虚假承诺是不是诈骗罪
      天津在线咨询 2023-11-16
      培训机构虚假承诺构成诈骗罪。一般虚假承诺不构成诈骗罪,但如果在虚假承诺的同时有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的,可能会构成诈骗罪。关于培训机构虚假承诺构成诈骗罪吗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
    • 虚假承诺行为是诈骗罪吗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04
      构成,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