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告东家索赔100亿元精神损失广东中山最牛维权者终审败诉
广东省中山市打工者潘A,因将东家告上法庭索赔100亿元而成为最牛维权者。近日,广东省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劳动争议案件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了潘A要求中山市B有限公司赔偿100亿元精神损失的诉讼请求。
2007年11月,潘A与B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合同约定潘A到B公司洗衣机车间做普通员工。实际安排工作时,潘A被安排到了冲压部做冲压工,潘A为此心里一直不满。2008年6月,B公司以潘A长期不上班的行为属于自动离职为由,拒绝其进厂工作。事后,潘A则称上述事件系自己一个月前向公司提出辞职所致,实际上车间领导一直挽留他,因此也就没有B公司所谓的自动离职之事。
为此,潘A提起劳动仲裁。同年9月,仲裁机构作出裁决,裁令B公司支付潘A2008年5月份1500余元的工资及2300余元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驳回潘A要求B赔偿10亿元的精神损失的仲裁请求。潘A不服仲裁,向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除了上述工资和赔偿金外,还将精神损失索赔数额增加到了100亿元。一审法院驳回诉讼请求后,潘A向中山中院提起上诉。
中山中院终审认为,该案系劳动争议纠纷,潘A因劳动争议纠纷而提起精神损失赔偿请求,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应予驳回。同时,中山中院对一审法院判赔的数额做了一定修改,最终判令B公司向潘A支付3500余元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及2008年5月份工资1900余元,两项合计5500余元。
宣判后,潘A还是坚持认为,就凭缩小贫富差距,创建和谐社会这句话,B公司就至少应赔他1000万元。
-
维权者在广东中山终审中失败
135人看过
-
史上最牛劳动诉讼打工仔索赔百亿精神损失费
166人看过
-
劳动纠纷打工仔向老东家索赔100亿败诉
129人看过
-
“最牛”维权打工仔:劳动争议索赔100亿
339人看过
-
男子状告老东家乙肝歧视失业后抑郁索要精神赔偿
295人看过
-
民警首次上法庭维权索赔1元精神损失费
336人看过
精神损失是指因为他人的错误行为或过失而遭受到精神上的伤害时,他有权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精神损失赔偿责任。这种赔偿是针对精神上的痛苦、悲伤、焦虑、精神恐惧等非物质性损失的一种补偿。精神损失要求在法律上的确立是为了保护个人...... 更多>
-
死者家属有权向车主索赔精神损失费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9-05涉嫌严重的刑事犯罪,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受害人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不予支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的解释第一百三十八条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其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侵犯名誉权如败诉要赔偿精神损失费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09侵犯名誉权如败诉不一定要赔偿精神损失费,但如果情况严重,对方又有诉求的话,法院可能会判决赔偿精神损失费。最高人民法院将统一精神损害赔偿标准:侵害他人生命权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可依照该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标准赔偿20年。受害人不满16岁的,每小一岁减一年,最低不少于5年;60岁以上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最低不少于5年。侵害他人健康权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参照侵害生命权的精神损害抚慰
-
广东省精神损害赔偿计算方式湖南在线咨询 2022-09-04《省高院关于在国家赔偿工作中适用精神损害抚慰金若干问题的座谈会纪要》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应当以丧失人身自由的时间长短为主要依据,结合其他损害或者损失的情况综合确定: (1)二十日以下的,一千元以下;精神损害后果特别严重的,二千元以下。 (2)二十日以上,二个月以下的,三千元以下;精神损害后果特别严重的,五千元以下。 (3)二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的,一万元以下;精神损害后果特别严重的,三万元以下
-
山东劳务者权益受损如何维权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10在发生纠纷后,建议双方先进行协商处理。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起诉来寻求法律维权。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方式包括书面起诉和口头起诉两种。对于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在起诉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必须属
-
消费者索赔时能否包含精神损失费?澳门在线咨询 2023-06-13消费者要求商家赔偿时,不能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是指民事主体因人身权利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损害或遭受精神痛苦,要求侵权人通过财产赔偿等方法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因此,消费者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受到损害,是不在法律所规定的能够进行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形之列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