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监外执行有两种,一种是人民法院判决的,另一种是犯罪分子服刑地的监狱局判决的。2、对人民法院决定的临时监外执行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一些问题的说明》第353条明确规定,对于被判有期徒刑或拘留的犯罪者,刑事诉讼法第214条第1款或第5款规定的情况之一,人民法院决定临时监外执行的情况下,必须制作临时监外执行决定书,明确犯罪者的基本情况。判定的罪名和刑罚。决定临时监外执行的原因。根据等内容,抄写人民检察院和犯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这是人民法院在判处犯罪者刑罚的同时,发现暂时在监狱外执行的情况下决定的暂时在监狱外执行。3、另一种情况是,人民法院在判决时没有发现犯罪者应该暂时在监狱外执行,监狱在公安机关提交的犯罪者进行人民监狱体检时,发现暂时在监狱外执行,拒绝监狱。对于这种情况的处理,《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76条明确规定将犯罪者交付执行,监狱不被监禁的,公安机关应当向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是否被监禁执行的决定。在决定监禁的情况下,将犯罪者交给监狱执行的暂时在监狱外执行的情况下,拘留所将犯罪者交给犯罪居住地的公安机关执行。
监外执行是指什么?
监外执行是指犯罪分子因法律规定的某些情况暂时改变刑罚执行场所和执行方式,在监狱外执行的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2、孕妇或正在哺乳婴儿;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于暂予监外执行,不危害社会。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二种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保外就医后,可能危害社会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犯罪分子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出具证明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
对犯罪分子监外执行怎样监督
144人看过
-
在狱内服刑的罪犯如何办理监外执行
468人看过
-
如何执行监外执行犯罪者的处罚
369人看过
-
犯罪分子被监外执行用带手铐子吗
319人看过
-
监外执行的罪犯,在监外执行期间又犯新罪,
122人看过
-
罪犯被判刑后如何在监外执行?
409人看过
监外执行,一般指的是由于犯罪人具有法律所规定的某种特殊情况而暂时变换刑罚执行场地和执行的方式,监外执行是刑罚中的一种执行制度;一般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和拘役的犯罪人,因为其具有不合适的收监执行的一些特殊原因,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则由... 更多>
-
监外执行能否办理无犯罪证明监外执行一年江苏在线咨询 2022-09-05是否能监外执行,要符合法定条件。《》第二百五十四条对被判处或者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一)有严重疾病需要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对被判处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XX指定的医
-
对于看守所、监狱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应当如何办理暂予监外执行?贵州在线咨询 2022-01-20对于看守所、监狱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由监所提前与居住地区县司法局联系并通知保证人到场后,将其押送至居住地司法所进行交接。因病情严重正在住院治疗,不宜押送的,监所可与区县司法局、保证人商定地址进行交接。交接当日,监所应当现场与保证人办理接纳安置手续,与区县司法局交接法律文书和相关材料。区县司法局按照本细则第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现场办理报到登记手续等有关事宜,之后由监所将罪犯交保证人领回。监狱、看守所
-
犯罪分子判刑后到监外执行该怎么办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08判刑后根据情况可以监外执行。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五条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 (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
-
监外执行犯罪处罚办法包括监外执行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3-08-09监外执行不属于刑事犯罪,属于刑罚执行方式。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对于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
监外执行罪犯如何抵扣刑期台湾在线咨询 2023-03-23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由于其具有不宜收监执行的特殊原因,按照法律规定,将其交付一定机关,在监外来执行刑罚的一种执行办法。但对于被判处死刑或者死刑缓期2年执行尚未减刑的罪犯,一律不准监外执行。 如在执行过程中才发现上述情况,应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主管的司法机关审查批准。罪犯在监外执行期间,应当计算在刑期以内。当监外执行的原因消失(如病愈、哺乳期满)后,如果刑期未满,仍应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