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带责任具体承担多少需要根据各自责任大小确定。连带责任的执行方式如下:
1、同时式执行,即对两个以上的连带责任被执行人实行同时发执行通知书;
2、选择式执行,即对一般连带责任的被执行人,在查明各被执行主体的履行能力后,择其易于执行的被执行人先执行;
3、转换式执行,即根据具体案件灵活采取前两种方式并据案情随时转换执行方式。
所谓连带责任,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当事人对其共同债务全部承担或部分承担,并能因此引起其内部债务关系的一种民事责任。
公司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这是公司法人人格的体现,也是公司法的基本原则。但是本文的标题为什么又称公司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呢?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公司股东滥用法人独立地位,恶意逃避债务的情形却屡见不鲜,比如抽逃注册资金、转移公司资产等。为了社会公众利益以及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新公司法引入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公司法》第20条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但是何谓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呢?具体说来,有以下常见的一些情形:
一、股东虚假出资。如股东虚假出资导致公司实有资本虽然没有达到公司章程记载的数额但达到法定最低限额的,公司具备法人资格,当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出资不足的股东应当在出资不足的范围内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补充清偿责任。除此之外,也应当包括股东出资虽达到或高于最低注册资本、但显著低于该公司从事的行业性质、经营规模和负债规模所要求的股权资本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公司股东的投资减少了,相对来说是规避了公司债务,也应视为一种出资不实的情况,由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还有的情况是,公司股东将注册资本也交到了公司的验资帐户,也完成了验资,后又以种种借口将注册资本抽掉。
比如,笔者曾经办理的一个案子,2002年3月昆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公司与苏州吴中区的另一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合同金额85万;在履行过程中,昆山公司按期供货,苏州公司拖欠了55万元未付清。经长期催收无着,昆山公司起诉到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苏州公司已处于歇业状态,公司的厂房设备均是租赁的,公司已人去楼空。昆山公司心有不甘,于2005年6月找到本律师,委托本律师对苏州公司的偿债能力进行调查。经查该公司为汪某、郑某和李某三人于2001年10月共同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50万元,三人各认缴出资50万元。从公司的验资资料反映,三人于2001年10月16日用150万元现金存入某银行的验资帐户,当日由某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注册资本到位的验资报告。经对验资帐户调查,发现在三股东注入150万元注册资本的第二天就汇出120万元至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而没有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将注册资金全额汇入苏州公司的基本帐户,其行为属于注册资金不实。为此,昆山公司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追加汪某、郑某和李某三人为本案被告,在其注册资金不实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法院接受了申请将三股东追加为共同被告,并最终判决三股东在抽逃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
二、公司财产与股东财产混同
当公司财产与股东的财产混同时,其导致的必然后果是公司财产成为股东个人财产的一部分,这就容易造成需要以公司财产承担责任时,公司却没有财产,因为股东可以说这些财产是他个人的财产。这样就为股东转移公司财产、逃避债务和责任提供了机会,因此当公司财产与股东财产混同时,应否定公司的法人人格,追究股东的责任。
例如,李某与张某(二人系亲戚关系)设立了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从事服装加工业务,该公司运转良好,盈利不错,但是该公司拖欠三家公司的材料款达100多万元,这三家公司催讨无效后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中发现该有限责任公司帐面资产只有1000元资产,根本无法清偿债务。如果按照公司法的一般规定承担有限责任的话,那么该公司最多破产,三家公司的债务则无法清偿。在诉讼过程中,三家公司的代理律师发现该有限责任公司的的大量支出是用于李某及家庭的支出,比如公司支出的单据中有李某儿子前往欧洲旅行的票据,有李某家水电费发票,有李某购买汽车的发票。最后原告的代理律师提出该公司的资产与股东李某的资产混同,该公司法人资格应被否定,李某应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法院最后判决李某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三、滥用对公司控制权的行为。这主要包括:
(1)法人的出资人、创办人对法人的控制权的滥用,如任意平调、占用法人财产、资金,操纵、干预法人的经营行为,强迫法人交易等;
(2)母公司对子公司控制权的滥用。例如,母公司利用对子公司的控制,与子公司之间进行不正常交易,已远远高于市场价格的高价销售给子公司产品,有意造成利润向母公司转移,导致子公司出现亏损状态,造成资不抵债。这样实际上严重损害了子公司的债权人的利益。在此情况下,母公司应对子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四、公司的脱壳经营行为。比如公司的经营在陷入困境后,公司将自己的优质资产作为出资再新设一家公司独立经营,原公司债务新公司不再承担,使新公司脱掉亏损公司这个壳。公司的脱壳经营是典型的滥用法人人格逃避原公司债务的行为,因此必须将新设立的公司的法人人格予以否认,把新公司与原公司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对债权人负连带责任。
例如,某公司经营陷入了亏损的状态,但其仍然拥有一些优质资产,包括土地30亩及厂房2万平方米。公司股东决定将土地厂房作为出资新设立一家公司,原公司只保留一些旧的机器设备,并让原公司租赁新公司的一个车间继续经营,以应付债权人的追债。当原公司的债权人起诉到法院要求其承担责任时,发现原公司已经没有什么财产可以清偿债务了。此时,法院应当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将新公司追加为共同被告,并判令其承担连带责任。
以上是笔者对公司股东应承担连带责任现象的不完全罗列,鉴于滥用法人人格逃避债务的情形相当复杂,又加之否认法人人格制度在我国也是刚刚确立,司法实践经验尚不丰富,以上论述难免挂一漏万,更全面更权威的阐述还有待于公司法的实践以及新的司法解释的出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八条二人以上依法承担连带责任的,权利人有权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
连带责任人的责任份额根据各自责任大小确定;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实际承担责任超过自己责任份额的连带责任人,有权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
连带责任,由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
-
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责任范围
60人看过
-
保证人承担责任的期限及范围是什么
287人看过
-
民事责任承担者范围包括哪些?
303人看过
-
交强险责任范围及赔偿限额
207人看过
-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是多少
407人看过
-
交强险的责任范围及承担责任说明
351人看过
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它主要是一种民事救济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权益得以恢复。 民事责任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民事责任以民事义务为基础,是违反民事义务的法律后果。 (2)民事责任以恢复被侵害人的权利... 更多>
-
交强险责任的承担限制范围是多少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071、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有责任的赔偿限额 (1)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0元人民币 (2)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0元人民币 (3)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人民币 2、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偿限额 (1)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元人民币 (2)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元人民币 (3)财产损失赔偿限额:100元人民币
-
医疗事故民事责任承担范围湖南在线咨询 2023-01-041、缔约过失的责任、违约责任和违反后合同义务的责任。缔约过失责任指的是因为当事人在缔约的时候犯了错误导致合同并没有成立;因此而让当事人遭受了损失。违约责任。指的是双方的当事人在没有履行合同上的债务时候根据法律的规定所产生的法律责任。 2、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四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
-
的责任限额是多少,的范围有哪些?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6一、交强险的责任限额是多少责任限额:是指在责任保险中,保险人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的最高限额。交强险条款中的责任限额是指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人对每次保险事故所有受害人的人身伤亡、医疗费用和财产损失所分别承担的最高赔偿金额。(一)责任限额12.2万。(二)其中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有责任的: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0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0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三)机
-
主要责任次要责任承担范围多少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1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有事故责任的,对超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的部分,由机动车一方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全部责任的,承担百分之百的赔偿责任; (二)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承担百分之八十的赔偿责任; (三)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同等责任的,承担百分之六十的赔偿责任; (四)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次要
-
医疗事故民事责任承担范围是哪些山西在线咨询 2023-06-191、责任主体 医疗事故的行为主体与责任主体是同一的,都是医疗单位。医务人员的职务行为都是医疗单位的行为,因此,由这些行为而产生的医疗事故应由医疗单位承担民事责任。 2、人身损害事实 医疗事故构成中的损害事实,首先是指侵害了受害人的生命权或者健康权,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生命的丧失或者人身健康的损害,这是人身损害事实的第一个层次。其次,是受害人的生命权、健康权受到损害之后所造成的财产利益损失,包括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