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表示的生效是怎样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7 13:00:11 460 人看过

1、无相对人意思表示的生效:

(1)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一经作出即生效。

(2)遗嘱为死因行为,遗嘱经法定方式做成即告成立,于被继承人死亡时死亡。

2、有相对人意思表示的生效:

(1)对不特定人的意思表示,如自动售货机、悬赏广告,于作出时生效。

(2)对特定人的意思表示,如授予代理权、要约、承诺、解除合同,须经作出和到达两个环节,于到达时生效。

注:对特定人的意思表示于到达受领人时生效,但有例外:

(1)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先于意思表示或者与意思表示同时到达的,意思表示不生效。

(2)向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作出意思表示,其生效分为两种情况:

首先,如果该意思表示使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纯获利益,或者与其行为能力相适应,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事先同意,于到达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生效。

其次,除前述情形外,意思表示于到达法定代理人时生效。

意思表示的生效条件是什么

(一)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

(二)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当事人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三)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四)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发布时生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7日 19: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意思表示相关文章
  • 意思表示错误的合同效力是什么
    在法律层面上,表达不实意图的合同是不具备法律约束力的。根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条款,任何以虚伪意愿为基础进行的民商事法律行为都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除此之外,那些签署合同的主体若缺乏民事行为能力、所签订的合同内容触犯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或是与他人存在恶意串谋并由此导致侵害其合法权益的情况,此类合同都将被判定为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2024-08-03
    370人看过
  • 案件审结是什么意思,是表示生效了吗
    案件审结是指案件审理完毕的意思。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审结和结案不是同一种含义。审结是指法院经过审判对于案件作出一个确定的处理结果的行为;而结案指在执行程序
    2024-01-12
    101人看过
  • 意思表示可以以怎样的方式作出
    现实生活中,行为人作出意思表示的方式很多,归纳起来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明示的方式作出意思表示。所谓明示的意思表示,就是行为人以作为的方式使得相对人能够直接了解到意思表示的内容。比较典型的是表意人采用口头、书面方式直接向相对人作出的意思表示。二是以默示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这种方式又称为行为默示,是指行为人虽没有以语言或文字等明示方式作出意思表示,但以行为的方式作出了意思表示。这种方式虽不如明示方式那么直接表达出意思表示的内容,但通过其行为可以推定出其作出一定的意思表示。例如,某人向自动售货机投入货币的行为即可推断其作出了购买物品的意思表示。又比如某人乘坐无人售票的公交车时,其投币行为就可以视为其具有缔结运输合同的意思表示。除明示、默示的方式之外,现实生活中还会出现一种特殊情形,即行为人作出意思表示时既无语言等明示方式,也无行为等默示方式,在一定条件下仍可视为意思表示。这种情形就是以沉默
    2023-06-12
    278人看过
  • 隐名出资的意思表示
    对于隐名出资,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多从隐名出资人的角度对相关法律关系进行分析和界定。其中,理论界大多使用隐名股东的概念来描述隐名出资人,而实务界大多使用实际出资人的概念来描述隐名出资人。相比较而言,实际出资人的概念更为科学,毕竟立法和司法中的股东具有确定的含义,即特指组成公司并在其中享有股东权利的人,而隐名出资人是否具有股东资格和享有股东权利,则有待于依据相关标准进行分析和判断。当然,实际出资人的描述也有缺憾,一是未能区分借他人名义出资的实际出资人和直接以自己名义出资的实际出资人,二是不便于描述整个隐名出资法律关系,因此,本文采用隐名出资和隐名出资人的概念。如果不考虑直接以自己名义出资的出资人在理论上也是实际出资人的因素,本文的隐名出资人和实务中常用的实际出资人在内涵上并无二致。隐名出资,是指社会主体借用他人(第三人)名义而出资的现象。在公司法的视野中,隐名出资的对象仅限于公司,即社会主体借
    2023-02-22
    394人看过
  • 意思表示真实的含义
    所谓意思表示真实,指表意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与其内心真实意思一致。在表意人作出的意思表示不自由、不真实的情况下,如果仍然不加区分地维持其效力,要么会损害表意人的利益,要么会损害他人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均非正义。故不真实、不自由的意思表示,具有效力上的瑕疵。(1)意思表示不自由①因欺诈、胁迫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②因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未损害国家利益的,为可撤销的合同。③因欺诈、胁迫订立的遗嘱,无效。④因乘人之危、显失公平订立的合同,为可撤销的合同。(2)意思表示不真实分为有意的不真实(真意保留、虚伪表示、隐藏行为)与无意的不真实(重大误解)所谓有意的不真实,指表意人于表意时知道表示出来的意思与其内心真意不一致。反之,表意人于表意时不知其表示出来的意思与其内心真意不一致的,则为无意的不真实。①真意保留。又称单独虚伪表示,指行为人故意隐瞒其真意,而表示与其真意不同之意思的意思表示。真意保留
    2023-06-08
    293人看过
  • 描述意思表示的概念
    意思表示是法律上的概念,指的是企图发生一定的私法上效果的内心意思,一般表示于外部,并且内心的意思因外部表示而客观,合为一体。所以意思表示的本质是法律行为,需要存在法律效果的意愿并外露出来,并且发生公法上效果的行为不是意思表示。因此意思表示行为也是需要进行认定的,必须符合上述的法定要件才可以认定。什么是意思表示解释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要素,指行为人欲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内在意思表现于外在的行为。简单的说就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愿。意思存于内心,是不能发生法律效果的。当事人要使自己的内心意思产生法律效果,就必须将意思表现于外部,即将意思发表。意思表示所发表的意思,是体现为司法效果的意思,亦即关于权利义务取得、丧失及变更的意思。需受领的意思表示的解释有四个方面的含义:1、目的在于得出一种客观的、规范意义的解释,这种意义适用于表意人和受领人双方。2、双方对表示的理解是一致的,“错误的
    2023-07-02
    192人看过
  • 债务承担的意思表示
    一、债务承担的意思表示债务承担的意思表示需要真实,才有效。债务承担又称债务转移,债的移转的一种。债务承担是指在不改变债的内容的前提下,债权人、债务人通过与第三人订立转让债务的协议,将债务全部或部分移转给第三人承担的法律事实。债务承担,按照承担后原债务人是否免责为标准,可以分为免责的债务承担和并存的债务承担。免责的债务承担,是指债务人经债权人同意,将其债务部分或全部移转给第三人负担。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条的规定,【债务转移】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二、并存债务承担有哪些形式根据当事人的不同,并存的债务承担一般可以分为两种形式:1.由承担人与债权人签订债务承担契约。这种契约一旦成立,无须征得债务人同意,即产生并存的债务承担的效力;2.由承担人与债务人签订债务承担契约。这种契约一旦成立,债权人直接取得请求承担人履行债务的权利,但在
    2023-06-15
    56人看过
  • 合同意思表示虚假是否有效
    签订合同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才有效,所以虚假意思表示的合同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一、意思表示的生效条件是什么?(一)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二)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当事人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三)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四)以公告方式作
    2023-04-02
    353人看过
  • 撤销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的撤回,是指在意思表示作出之后但在发生法律效力之前,意思表示的行为人欲使该意思表示不发生效力而作出的意思表示。意思表示之所以可以撤回,是因为意思表示生效才能发生法律约束力,在其尚未生效之前,不会对意思表示的相对人产生任何影响;也不会对交易秩序产生任何影响,在此阶段应当允许行为人使未发生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不产生预期的效力,这也是对行为人意思自由的充分尊重。因此,行为人可以撤回意思表示。非对话的意思表示生效原则是什么到达原则1、到达及撤回。非对话而为意思表示的,其意思表示,以通知达到相对人时,发生效力。但撤回之通知,同时或先于到达者,不在此限。分二点言之:A到达,指意思表示已进入相对人的支配范围,置于相对人可了解的状态而言。例如解除契约的信函已于通常时间到达相对人的信箱时,即为到达。即使相对人没有阅读,也应发生效力。B意思表示的撤回性。例如甲某日致函于乙表示解除买卖合同,其后改变心意,
    2023-07-06
    402人看过
  • 公告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一、公告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的相关规定有哪些公告的意思表示生效时间的规定主要源自《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九条,其中明确规定:“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发布时生效。”这意味着一旦公告发布,其所包含的意思表示即产生法律效力。这一规定确保了公告作为一种特殊的意思表示方式,具有明确的生效时间,从而维护了法律秩序和当事人的权益。二、公告送达规定与流程公告送达是一种特殊的送达方式,主要用于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无法直接送达的情况。根据相关规定,公告送达必须符合以下要求或规则:1.法院在采取公告送达时,可以选择在法院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或者在报纸上刊登公告。这意味着公告送达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送达方式。2.公告送达的内容应当明确具体。例如,如果公告送达的是起诉状或上诉状副本,应当在公告中说明起诉或上诉的要点,以及受送达人答辩的期限和逾期答辩的法律后果。3.
    2024-03-05
    399人看过
  • 意思表示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效力
    (一)构成要件其构成要件可分为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客观要件,是指在外表上可以看出其法律意思的效果,即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某种法律效果意思。主观要件,指内心的意思,分为行为意思,即表意人自觉地从事某种行为;表示意识,即行为人认识其行为具有某种法律行为上意义;效果,即行为人欲依其表示发生一定法律效果。(二)法律效力意思表示的拘束力,亦即意思表示的成立效力。意思表示一旦成立,表意人须受其约束,非依法律,不得擅自撤回或者变更的法律效力。意思表示作成后,将要影响表意人、相对人或第三人的利益。一、民法典中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什么时候时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统的
    2023-06-25
    418人看过
  • 意思表示的撤回的含义是怎么规定的
    意思表示的撤回,是指在意思表示作出之后但在发生法律效力之前,意思表示的行为人欲使该意思表示不发生效力而作出的意思表示。意思表示之所以可以撤回,是因为意思表示生效才能发生法律约束力,在其尚未生效之前,不会对意思表示的相对人产生任何影响;也不会对交易秩序产生任何影响,在此阶段应当允许行为人使未发生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不产生预期的效力,这也是对行为人意思自由的充分尊重。因此,行为人可以撤回意思表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一条行为人可以撤回意思表示。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应当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前或者与意思表示同时到达相对人。
    2024-05-10
    458人看过
  • 意思表示的包含要素是什么
    一、意思表示的包含要素是什么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是:1.客观要件: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某种法律效果意思;2.主观要件:指内心的意思,可分为行为意思,即表意人自觉地从事某种行为的意思;表示意思即行为人认识其行为具有某种法律行为上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条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内容具体确定;(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二、意思表示的形式有哪些意思表示形式分明示和默示1.明示。明示是使用直接语汇实施表示行为。(1)口头形式。口头形式即口头语言形式。(2)书面形式。书面形式即书面语言形式,主要指文字(文件、信函、电报)、图表、照片、技术工程用图、电子数据等形式。书面形式又分一般书面形式和公证、登记等特别书面形式。公证形式即以公证书对民事法律行为加以证明的形式。2.默示形式。默示形式是含蓄或者间接表达意思的方式
    2023-10-03
    238人看过
  • 专利权生效是怎样的意思?
    一、专利权生效是什么意思?专利权生效,意味着专利权人取得了排他性的权利,具体如下:1、使用权——独占实施权(1)发明和实用新型的独占实施权。即只有发明和实用新型的专利权人可以以如下方式实施其专利,未经许可,任何人均不得为生产经营的目的以这些方式实施该专利,否则即构成侵权。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2)外观设计的独占实施权。即只有外观设计的专利权人可以以下述方式实施其专利权:制造、许诺销售、销售和进口该外观设计产品。未经外观设计的专利权人许可,制造、许诺销售、销售和进口外观设计产品的,构成侵权行为。(许诺销售——新专利法增加的)2、收益权3、处分4、标示权二、专利权什么时候生效?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发明专利权的决定,发给发明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
    2023-08-08
    434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意思表示为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而法律行为是司法自治的实践手段,因此意思表示意义重大。意思表示,指向外部表明意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意思的行为。 意思表示由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构成。客观要件是指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某种法律效果意思。主观要件,... 更多>

    #意思表示
    相关咨询
    • 法定的意思表示生效时间是多久?
      湖南在线咨询 2021-11-07
      以对话方式表达的意思,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如果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数据电文进入特定系统时生效;如果没有指定特定系统,相对人知道或应该知道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当事人对数据电文表示的生效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没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后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意思表示是生效的还是要通知到达相对人?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30
      1、如果是口头合同,双方一致同意撤销合同时即生效的。2、如果是书面合同,要看合同是怎么规定的,有的合同规定了一方违约另一方就有撤消权的,这种情况下,只要一方违约,另一方就有权决定是否撤消合同。3、一般情况下,只要双方在合同上规定明确,就不会有争议的,如果合同中规定不明确,可以通过补充合同规定撤消事宜的。
    • ——和意思意思表示的形式是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5-14
      1、明示。明示是使用直接语汇实施表示行为。 (1)口头形式。口头形式即口头语言形式。 (2)书面形式。书面形式即书面语言形式,主要指文字(文件、信函、电报)、图表、照片、技术工程用图、电子数据等形式。书面形式又分一般书面形式和公证、登记等特别书面形式。公证形式即以公证书对民事法律行为加以证明的形式。 2、默示形式。默示形式是含蓄或者间接表达意思的方式。 (1)推定,即行为人用语言外的可推知含义的作
    • 意思表示的瑕疵有哪些?产生何种效力?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01
      意思表示瑕疵的合同包括欺诈、胁迫、趁人之危签订的合同和显失公平的合同。意思表示瑕疵的合同可变更可撤销
    • 什么是意思表示的撤回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8-04
      意思表示的撤回,是指在意思表示作出之后但在发生法律效力之前,意思表示的行为人欲使该意思表示不发生效力而作出的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之所以可以撤回,是因为意思表示生效才能发生法律约束力,在其尚未生效之前,不会对意思表示的相对人产生任何影响; 也不会对交易秩序产生任何影响,在此阶段应当允许行为人使未发生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不产生预期的效力,这也是对行为人意思自由的充分尊重。因此,行为人可以撤回意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