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出资购买房屋、汽车,权利人却写成股东,而不是付出资金的单位;
2.帐面上列示股东的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
3.成本费用中公司费用与股东个人消费混杂在一起不能划分清楚;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及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规定,上述事项视同为股东从公司分得了股利,必须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相关费用不得计入公司成本费用,从而给公司带来额外的税负。
企业如何规避法律风险
企业法律风险是指企业经营中不懂法律规则、疏于法律审查、逃避法律监管所造成的经济纠纷和涉诉给企业带来的潜在或已发生的重大经济损失。如债务拖欠,合同诈骗,盲目担保,公司治理结构软化监督乏力,投资不作法律可行性论证,项目运作缺少法定决策程序,企业决策人治化,轻易挪用资金,难以识别保险单、票据、信用证诈骗,国际货物运输中的诈骗风险,国际投资与国际合作中引发的反垄断反倾销诉讼,重复引进技术,项目开发不作商标专利检索,项目合作及房地产业务中不审查土地合法性,不正当竞争给企业带来的身败名裂等等。
笔者领导的小企业法律风险实证研究课题组经过一年多对800个小企业发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21份。问卷设计了27个问题,内容覆盖企业交易项目、投资项目可行性论证、资信调查、财务分析、谈判签约、市场营销、项目担保、合同履行、帐款催收、司法证据保留等诸多业务环节和管理流程,基本可诊断出企业内部管理中的法律误区、盲点、法律管理上的缺失与漏洞。通过调研及分析问卷统计结果,课题组认为目前我国小企业法律风险仍然不可忽视:
一、目前我国小企业法律风险现状堪忧,发案率高,执行率低,企业涉诉极为普遍。221家企业中有198家近三年发生过法律诉讼,174家企业发生债务拖欠,得到足额赔偿的企业仅33家。多年来法律风险是企业多种经营风险中最被忽视的一种风险。高发案率、高败诉率、低执行率、打赢官司拿不到钱的困扰,给企业经营带来釜底抽薪的损失。
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的漏洞与不完善是企业法律风险产生的制度根源。221家企业中已经制定有工作计划的企业仅35家,有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及综合合同管理机构的仅29家,有司法证据制度的企业仅57家,有工业产权管理制度的企业仅38家,2/3以上的企业存在防范法律风险的制度漏洞。
三、企业法律培训存在空白与缺失。近三年来经常做一般法律培训的企业仅40家,占有效问卷企业的18.1%;从未做一般培训的企业有48家,占21.7%。而专业法律培训情况更差。经常做专业法律培训的企业仅30家,从未做专业法律培训的企业有66家。
四、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不合规性成为影响企业法律风险的因素。如在与外商合资或项目合作中不做或很少做专利检索的企业有159家,不做或很少做商标审查企业的有132家,接受对方财产抵押时不做或很少做抵押财产合法性审查的有88家,接受对方保证合同时不审查或很少审查对方签约人是否有权签约的企业有154家。上述不合规性直接引发商标、专利、抵押无效、土地转让纠纷的高发案率。
五、企业重大决策过程仍缺少法定程序。律师、法律顾问有重要地位并参与决策的企业仅56家,在投资和担保合同签署的程序方面必须由股东会、董事会或企业领导集体讨论的有108家,即所调查的企业中近一半企业在关于投资和担保这样重大问题上仍由董事长、总经理或厂长一人决定。
六、企业法律事务方面的开支与国际惯例有极大差距。所调查企业中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48家,而在企业法律事务方面开支在1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48家,法律事务开支在3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13家。按国际惯例企业法律事务方面的开支一般占到销售收入的1%。虽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完全按国际惯例衡量,但目前大多数小企业在法律事务方面的开支甚至连销售收入的千分之一都不到,确实可以反映出这些企业对于法律事务的忽视或轻视。
国外企业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小企业在内部管理、制度建设、资金财力、防范风险的能力方面更混乱更脆弱,小企业的法律风险较之大企业更多更普遍,其法律风险一旦从隐患发展成为现实损害,将严重损害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建议小企业在法律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应特别注意如下问题:
一、树立五大理念,即企业经营中的法律风险意识;业务流程中的程序与规则意识;项目论证合法性审查意识;日后事后诉讼中举证的证据意识;借助法律专业人士外脑的把关意识。
二、建立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内部管理六大制度,即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全程信用管理体系;商标管理及审查制度,在业务流程及项目合作中检索审查商标;专利管理及审查制度,业务流程及项目合作中检索审查商标;担保审查制度,审查保证合同及担保财产的合法性;土地审查制度,项目合作中甄别违法用地;证据保全制度,保护证据,支持诉讼。
三、建立测评监控企业法律风险的指标体系。课题组在调研基础上针对企业一般业务流程和项目运作程序系统提出一套测评企业法律风险的指标体系,以供企业自我测评,或合作伙伴、交易对手、中介机构测评企业法律风险。该指标体系分为管理良好、危机征兆、需要整顿、危险预警、严重危机五个级别,在相关数据数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企业法律风险评价模型,每一测评指标均含相应分值或权重因素,用以诊断识别企业经营中的法律风险状态及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预警机制、排查制度和纠错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第五条下列房产免纳房产税:
一、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房产;
二、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房产;
三、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房产;
四、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
五、经财政部批准免税的其他房产。
-
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税率怎么避免
332人看过
-
企业应如何遵守税法,避免偷税漏税?
481人看过
-
如何在企业拆迁补偿中避免缴税?
346人看过
-
如何避免企业破产前资产被转移?
449人看过
-
如何避免企业拆迁补偿税收的风险?
205人看过
-
企业如何避免打架斗殴?
348人看过
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而房地产税则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即一切与房地产经济运动过程有直接关系的税都属于房地产税。在中国包括房地产业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城... 更多>
-
继承的房产出售时如何避免营业税云南在线咨询 2022-01-25继承所得房屋在出售时,从被继承人办理房产证的登记日期算起,满2年的,免征营业税,夫妻名下有2套房的,缴纳房屋市场价值1%的个人所得税,只有一套房的不征个人所得税;未满2年的,营业税按房屋市场价值的5.5%征收,同时征收房屋市场价值1%的个人所得税。地税窗口是这样征收的。通常卖房人都把这种税费转嫁到买房人头上了。
-
析产税如何避免呢?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09关于您问的析产税怎么避免这个问题1、省级政府,国务院部委及军以上单位发的奖金 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债券利息 3、福利费、抚血金、救济金 4、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的补贴、津贴 5、保险赔款 6、军人转业费、复员费 7、按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休工资、退职费、离休费、离休补助 电话补贴,福利费如果是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的是免税的。
-
如何避免企业年报未报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1-19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公示义务。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企业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交上一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企业未按照本条例规定的期限公示年度报告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的期限公示相关企业信息的,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单,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提醒其履行公示义务;情节严重的,有关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
-
如何避免企业欠款纠纷安徽在线咨询 2023-07-07欠款预防机制应当贯串始终,而不应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为预防欠款纠纷,企业可以做到: 1、掌握合同起草权,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前提下,预置利己条款; 2、争取担保,欠款不能清偿时,由保证人承担清偿责任,或拍卖、变卖抵押物优先受偿; 3、尽量采取先款后货方式或者先定金后发货的交易方式,必须采用先货后款方式的,应当固定和保存交接手续; 4、有证据证实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丧失商业信誉时,应
-
如何合理避税企业所得税及企业所得税合理避税江西在线咨询 2021-11-29企业所得税合理避税是指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策划,应当综合考虑企业的以下几个因素:纳税人类型,是法人、合伙还是个人独资企业,不同类型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及税款征收方式都不同,应采用不同的策划方案;其次,企业规模是否属于小微企业,能否享受小微企业优惠政策;此外,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大致范围;最后,企业所属的行业。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专业工作,涉及很大的税收风险和法律风险。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