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构成中的罪责刑关系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3 00:20:28 357 人看过

关于犯罪构成,主要存在以德日为代表的“递进式犯罪构成模式”、以英美为代表的“双层次犯罪构成体系”和以前苏联与中国为代表的“耦合式犯罪构成体系”。前二者均为立体化模式,后者则为平面化模式;

在保护社会与保障人权这两种刑法的基本机能之间,立体化模式更侧重于保障人权,而平面化模式更侧重于保护社会。犯罪是该当于构成要件的违法的、有责的行为,犯罪的成立要件包括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三个要素。这是由M.E.麦耶首倡,并由小野清一郎、**重光、大*仁等刑法学家不断完善而逐渐成为德日刑法界通说的一种理论。用这一历经百年发展而形成的理论作为犯罪构成的标准,应当说是较为适当的。

构成要件是犯罪定型的观点基本上是可以接受的,这主要包含两层含义:

其一、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原则上也就是违法的行为,同时也是可归责的行为;而犯罪构成理论出研究构成要件外,尚需研究违法阻却事由和责任阻却事由;

其二、构成要件在将行为类型化的同时,亦将违法性和有责性均予类型化,为此,构成要件中既包括能从客观方面对行为类型化的要件,如行为、结果、因果关系等,也要包括能从主观方面对行为进行类型化的要件,如故意和过失。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5日 11:0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恋爱关系中的聊天记录是否构成犯罪?
    在网络聊天中是否侵犯他人隐私权的问题。首先需要关注聊天的主题是否与公共利益无关,其次要考虑公开者的主观心态和行为是否具有故意或重大过失。若两者兼备,则存在侵犯隐私权的嫌疑。但仅具备这些要素并不足以认定侵权,还需要考虑是否有部分受众知晓聊天网名与实际用户间的对应关系。若没有,则难以认定其侵犯了另一方的隐私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需要关注聊天的主题是否与公共利益无关,这是判断是否需要处理的首要标准。其次要看公开者的主观心态,其对公开行为是否具有故意的心态或者具有重大的过失。如果这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该公开行为就会存在侵犯隐私权的嫌疑。但仅仅具备上述的侵权要素,尚不足以认定侵权。由于一般是使用网名聊天,故其是否构成对聊天者本人的侵权,还要看是否有部分受众知晓聊天网名与实际用户间的对应关系。如果没有的话,要认定其侵犯了另一方的隐私权,实际上是有困难的。 聊天记录公开是否侵犯他人隐私权?
    2023-10-11
    258人看过
  • 关于强奸罪,男女朋友关系关系性关系构成犯罪吗
    若自愿发生性关系,不构成犯罪,但违背女性意愿强行发生性关系的,构成强奸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强奸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一)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二)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奸淫幼女的;(四)二人以上轮奸的;(五)奸淫不满十周岁的幼女或者造成幼女伤害的;(六)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一、强奸罪的侦查羁押期限是怎么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第一百五十八条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的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
    2023-03-04
    288人看过
  • 犯罪中止和中止犯的关系
    从逻辑结构上可以推出我国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的犯罪中止和第2款规定的中止犯是同一概念。基于这一刑事立法事实,长期以来,刑法学界乃至司法实务界都普遍认为,犯罪中止和中止犯是一样的东西,无非是换个名称而已。对此,《刑法学》作者的观点就颇具代表性:根据这一规定(指刑法第24条第1款的规定)并结合我国刑法中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理论,我国刑法中故意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很明显的,在这里,犯罪中止等同于中止犯。依笔者之见,犯罪中止和中止犯是两个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概念,不可混为一谈。其不同点有:(1)性质不同。中止犯无疑是一种犯罪行为;而犯罪中止不仅不是犯罪行为(自动放弃犯罪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是犯罪中止的两种表现形式,这两种表现形式都不言而喻排除行为的犯罪性),相反地,乃是法律和社会所赞许、支持的行为。
    2023-04-25
    321人看过
  • 绑架罪与犯罪的构成有什么关系?
    它们的关系是绑架罪一旦满足案件中的主客体以及案件中的主客观方面。要件构成一旦成立,那么就直属于刑事犯罪。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健康、生命权利及公私财产所有权利。因为行为人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对他人实施绑架,直接危害被害人的生命健康。在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常常以危害被害者相威胁,迫使其家属交付赎金;在绑架过程中,被害人往往受虐待、重伤甚至惨遭杀害;还有的将被害人危害后再勒索财物。立法者将绑架他人的行为放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这一章中,表明强调的也是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护。这种犯罪实际上就是旧社会甚为猖獗的“绑票”行为,新中国成立后已经绝迹,近些年来又重新出现,并有发展的趋势,对社会危害极大。为了有力惩治这种犯罪,刑法将绑架行为单立为罪名。犯罪对象是“他人”。“他人”既包括妇女、儿童,也包括妇女、儿童以外的人。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的
    2023-06-27
    90人看过
  • 阻却事由犯罪构成要素在刑法中的关系是什么
    从刑事立法角度而言,犯罪阻却事由与犯罪构成要素是基于同一虚拟事实所设定的具有不同内容要求的法律规范形式,两者是一种总体与部分的关系;从刑事司法角度而言,犯罪构成要素与犯罪阻却事由是基于同一事实而引用的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的价值评价体系,两者是一种基础与上层的关系。一、刑法上的阻却事由指什么?犯罪阻却事由,通常是指某种行为虽然在客观上具备了刑法对某一犯罪规定的行为形式,但其行为实质是有利于社会利益,因而不具有社会危害性,或者行为人在主观上缺乏罪过内容,因而不具有主观危险性,因此根据刑法的明确规定,阻却其犯罪成立的情形。在刑法理论上,犯罪阻却事由通常是指某种行为虽然在客观上具备了刑法对某一犯罪规定的行为形式,但其行为实质是有利于社会利益,因而不具有社会危害性,或者行为人在主观上缺乏罪过内容,因而不具有主观危险性,因此根据刑法的明确规定,阻却其犯罪成立的情形。刑法规定的典型情形是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2023-03-31
    190人看过
  • 恐怖主义与犯罪构成的关系?
    参加恐怖组织罪的犯罪构成为:1、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组织、领导、积极参加和参加恐怖组织活动;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构成参加恐怖组织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构成参加恐怖组织罪需要满足的条件:1.主体条件: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条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进行恐怖活动的目的;3.客观条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参加恐怖组织活动;4.客体条件:侵犯的客体为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条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罚金。犯前款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2023-07-17
    387人看过
  • 犯罪责任与犯罪主体的关系
    犯罪主体刑事责任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年龄上的区分,主要包括:1、不满14周岁的人,其实施的任何行为都不构成犯罪,因而也不承担刑事责任;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3、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4、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精神状态上的区分,主要包括: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关于精神病承担刑事责任有哪些规定第一、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刑
    2023-07-19
    87人看过
  • 犯罪构成与刑法两者有没有关系
    肯定是有关系数的;犯罪构成,又称为犯罪构成要件,实际上就是刑法规定的犯罪成立的条件。犯罪构成的理论在刑法学的理论体系中占有核心的地位。犯罪构成作为认定具体犯罪的标准和规格,无论对司法实践还是刑法理论,都具有重大意义。1.犯罪构成是定罪量刑的法律标准作为法律概念,犯罪构成就是确定某种行为是否犯罪的规格和标准,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负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首先,它是具体行为罪与非罪的界限,行为只有具备了犯罪构成,才能构成犯罪。其次,犯罪构成也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法律标准。各种不同犯罪的独特的特点,反映在每一个具体的犯罪构成要件中。因此,认真研究每一罪的具体构成要件,是准确定性、区分此罪与彼罪的关键。2.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负刑事责任的根据一个人之所以要对自己的行为负刑事责任,其基本的依据就是行为人的行为具备犯罪构成。行为是否具备犯罪构成,决定了刑事责任的有无;具备什么样的犯罪构成,决定了刑事责任的程度。
    2023-03-01
    395人看过
  • 故意犯罪形态与犯罪构成的关系是怎样的?
    犯罪构成是成立犯罪的主客观要件的统一体,它从整体上说明行为具有应受刑罚处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犯罪构成所要回答的问题是,行为符合哪些要件才能成立犯罪,它说明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故意犯罪形态只是故意犯罪可能出现的几种形态,只是在行为成立犯罪的基础上,才有犯罪形态可言。因此,故意犯罪形态,以行为符合犯罪构成为前提。基于上述理由,不能认为只有犯罪既遂符合犯罪构成,而犯罪预备、未遂与中止不完全符合犯罪构成。符合犯罪构成就成立犯罪,仅符合犯罪构成不等于犯罪既遂,符合犯罪构成的行为还可能成立犯罪预备、未遂与中止。故犯罪构成要件与犯罪既遂条件,并非等同关系。刑法总则规定犯罪预备、未遂与中止,首先是为了说明它们是犯罪;其次是因为难以在分则中对各种犯罪预备、未遂与中止作具体规定,由总则描述它们的一般特征,人们将总则规定的特征与分则规定的具体犯罪相结合,就可以明确各种具体犯罪的预备、未遂与中止的特征。因
    2023-06-11
    370人看过
  •  犯罪中止与罪责的关系:分析法律观点
    某些犯罪行为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被视为犯罪中止。这些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状态,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然而,罪名的严重程度不同,有些行为可能不需要受到刑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某些犯罪行为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被视为犯罪中止,这些行为本身已经构成了犯罪状态。因此,这些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然而,罪名的严重程度不同,有些行为可能不需要受到刑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防 止 犯 罪 结 果 发 生 是 否 构 成 犯 罪 ?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是否构成犯罪,涉及到犯罪构成中的停止犯和未遂犯问题。停止犯是指在犯罪实行终了、犯罪完成时,自动停止犯罪行为,并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形态。未遂犯是指在犯罪实行终了、犯罪完成时,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形态。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属于
    2023-09-02
    344人看过
  • 构成商业贿赂犯罪的法律关系
    商业贿赂罪的特征是:1、隐蔽性强。商业贿赂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通过秘密的方式向个人或单位支付财物,其所支付的金额款项通常以伪造财务会计帐薄等非法形式进行掩盖;2、目的明确化。商业贿赂是经营者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商业贿赂与商业贿赂犯罪概念如何界定商业贿赂与商业贿赂犯罪概念的界定是,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交易对方有关人员和能够影响交易的其他相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商业贿赂犯罪涉
    2023-08-16
    114人看过
  • 智力与犯罪构成的关系是什么?
    智力与犯罪构成的关系主要包括智力与犯罪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方面的关系一、智力与犯罪主体客体的关系生来就有辨认和控制能力,而是随着其生理和心理的成熟逐渐具备的,一定年龄不仅是自然人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基本标志,而且是其智力提升的基本标志。行为人在其年龄增长和自身的不断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通过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其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适应能力不断提高,才能提高智力水平,才能让其控制能力和辨认能力不断加强,使其在行为时知晓行为的性质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在刑法上这种自然人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必须达到年龄被称为刑事责任年龄。就如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划分的三个年龄段。(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2)、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
    2023-04-28
    177人看过
  •  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在犯罪构成中的关系
    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包括危害社会的行为和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些要素是一切犯罪的共同要素,任何犯罪的形成都必须具备刑法所规定的危害行为。除了危害行为以外,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客观方面的重要内容。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包括危害社会的行为,这些行为是一切犯罪的共同要素,任何犯罪的形成都必须具备刑法所规定的危害行为。除了危害行为以外,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客观方面的重要内容。 犯 罪 构 成 的 客 观 方 面 有 哪 些 重 要 内 容 ?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是犯罪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行为所侵犯的客体的具体性质。在不同的犯罪构成要件中,客观方面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它都是犯罪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对于直接故意犯罪而言,客观方面通常是指行为人实施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客体,例如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对于间接故意犯罪而言,客
    2023-09-01
    438人看过
  • 犯罪与虚构债务的关系
    夫妻共同财产
    虚构债务是构成犯罪的。根据虚构债务的不同目的,构成不同的犯罪。虚构债务侵占公司资产的,将涉嫌构成职务侵占罪。串通他人虚构债权债务也可能构成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怎么去解决离婚一方虚构债务的情况如果是离婚时一方虚构债务的,则对于虚构债务的这一方在分割共同财产时可以少分或者不分。因为法律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
    2023-07-07
    62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关于刑事案件中决水罪犯罪的构成
      新疆在线咨询 2021-12-22
      决水犯罪构成: 一、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侵犯的对象是公共安全。 3、主观上是故意的。 4、客观上表现为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有毒、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放射毒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或者以其他危险方式造成重伤、死亡或者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
    • 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是什么意思,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是怎样的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14
      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是刑法中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从他们的区别看:首先,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所表述的内容不同。犯罪概念着重表述的是一切犯罪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社会政治本质和危害本质,从宏观上认识一切犯罪的共同属性。而犯罪构成则着重表述的是犯罪的规格和标准,从微观上确定某一具体行为是否具备某种犯罪的特征;其次,二者的作用不同。犯罪概念为人们提供了犯罪与其他非犯罪的社会现象区别的原则界限,而犯罪构成则是
    • 刑事犯罪构成构成犯罪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15
      属于。 违法行为中只有违反刑事法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才是犯罪。 对一切违法行为,都要按其性质和程度依法处理,必要时给予法律制裁。 违法就是指违反现行法律,给社会造成一种危害的、有过错的行为。违法行为按照情节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违法行为以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 按照其违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和违宪行为。
    • 不构成犯罪的能否构成刑事犯罪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1-21
      不构成刑事犯罪,但可以主张民事赔偿。
    • 刑法中关于组织卖淫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5-15
      组织卖淫罪的犯罪构成是: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治安管理秩序、他人的人身权利和社会道德风尚;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组织、策划、指挥他人卖淫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