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管辖
第三章立案与调查
第四章处罚与执行
第五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及其他房地产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同时提高办理房地产违法案件的质量和效率,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省各市(地)、县(市、区)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城市规划区内的房地产违法案件,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中所称房地产违法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行为违反房地产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依法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追究法律责任的案件。
第四条办理房地产违法案件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第五条办理房地产违法案件应当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适用法律、法规、规章准确,并符合规定的程序。
第六条办理房地产违法案件时,主管领导和承办人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七条各级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配备相应的执法人员,具体负责房地产违法案件的办理工作。
执法人员应当经省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和省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培训、考核,取得行政执法证件后,持证上岗。
第八条各级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对同级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房地产违法案件办理工作进行监督;上级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房地产违法案件办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第二章管辖
第九条县级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管辖本行政区域内的下列房地产违法案件: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无资质或超资质等级从事房地产开发活动,以及非法进行商品房预售、挪用商品房预售款项的案件;
(二)违反公房管理法规,强占公房,非法转让、转租公房的案件;
(三)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违反房地产权属管理法规规定,逾期拒不申请房屋产权登记及骗取、伪造、非法发放房屋权利证书的案件;
(四)违反房地产交易市场管理规定,私下交易、倒买倒卖、隐价瞒租房屋的案件;
(五)违反房屋拆迁管理法规规定,拆迁人未按规定擅自拆迁,擅自改变补偿、安置标准,擅自扩大或缩小补偿、安置范围,或擅自延长过渡期限,以及被拆迁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搬迁或拒绝腾退周转房的案件;
(六)违反房屋装修管理法规规定,非法装修的案件;
(七)违反房地产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的其他案件。
第十条市(地)级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管辖本行政区域内有较大影响的,以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交办的房地产违法案件。
第十一条设区的城市市级与区级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按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确定。
第十二条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对上级交办、其他部门移送和群众举报的关于房地产方面违法行为的有关材料,应予受理。
第十三条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受理口头举报,必须作详细记录,经核对无误后,由举报人签名或盖章。举报人不愿用真实姓名的,应当尊重举报人意愿。
第十四条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对不属自己受理范围的举报材料应当转交有权处理的机关或退回,并说明理由。
第十五条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受理关于房地产方面违法行为的有关材料后应当进行审查,不符合立案条件的,须书面告知交办、移送的单位或举报人。
第三章立案与调查
第十六条对具备下列条件的违法行为,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立案:
(一)有明确的行为人;
(二)有违反房地产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事实;
(三)按照房地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追究法律责任;
(四)属于自己查处职责范围之内。
第十七条立案须填写《房地产违法案件立案呈批表》,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主管领导批准后正式立案。
第十八条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立案查处的重大案件,应抄报上一级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九条经批准立案的房地产违法案件,应当及时指派承办人。承办人应有两人或两人以上有资格的房地产执法人员组成。
第二十条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有权向当事人、证人提出询问,索取证据;当事人、证人不得无故拒绝。
询问应制作笔录,经核对无误后,由被询问人签名或盖章。
第二十一条取证必须合法、全面、及时。
第二十二条证据有下列几种: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视听资料;
(四)证人证言;
(五)当事人的陈述;
(六)调查笔录和现场勘测笔录;
(七)鉴定结论。
承办人必须认真鉴别证据,未经查证属实,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二十三条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在正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允许受处罚人陈述事实、说明情况。
第四章处罚与执行
第二十四条经调查认定房地产行为违法的,对仍在进行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书面通知当事人停止房地产违法行为。
第二十五条案件承办人在调查取证结束后,应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提出《房地产违法案件调查报告》,连同案卷其他材料送交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领导集体审议。
第二十六条经审议认定举报不实或证据不足,不需要作出行政处罚的,应予撤销案件。重大案件的撤销应当报上一级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七条经审议认定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制作《房地产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决定书》(以下简称行政处罚决定书),并送达当事人。
第二十八条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二)房地产违法行为的事实和经过;
(三)案件的性质;
(四)行政处罚的法律、法规、规章依据;
(五)行政处罚决定;
(六)行政处罚决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七)告知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诉讼的期限、机关;
(八)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名称并加盖印章;
(九)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日期。
第二十九条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时,应当制作送达手续,分别由送达人和当事人签名盖章。
第三十条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将行政处罚决定书依法送达当事人后,应督促当事人履行,并将履行情况记入《房地产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决定执行记录》。
第三十一条当事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房地产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强制执行申请书》,连同案卷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法院,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二条房地产违法案件查处结束后,承办人应当制作《房地产违法案件结案报告》,报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结案。
《房地产违法案件结案报告》连同办案过程中形成的文书、图件、照片等资料应及时立卷归档。
第三十三条重大的及上级交办的房地产违法案件查处结束后,应当将行政处罚决定书、结案报告等材料报上一级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或按有关规定上报备案。
第三十四条房地产违法案件的罚没财物和追回的赃款、赃物的收缴,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查处房地产违法案件的文书格式由省建设厅统一制作。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浙江省公路巡逻民警工作暂行规定
69人看过
-
浙江省职业介绍管理暂行规定
288人看过
-
浙江省住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255人看过
-
浙江省审计厅审理工作办法
206人看过
-
浙江省进浙施工管理办法
422人看过
-
江苏省土地管理违法行为行政处分暂行规定
68人看过
证人就是由于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依法被人民法院传唤作证的人。证人对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为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作为一种证据,必须是证人亲眼看到或亲耳听到的,臆想推测的、道听途说的、未来预见的等等,都不能作为证人的证言。... 更多>
-
浙江省事业单位管理暂行办法青海在线咨询 2022-09-18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及分支机构,必须具备最低限额的注册资本:(一)省内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1亿元。(二)省内跨行政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的融资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2亿元。(三)中外合资、外商合资、外商独资在湖北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3亿元。(四)外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申请在设立分支机构,其母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10亿元。(五)已获经营许可、注册资本未达到最
-
浙江省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暂行办法青海在线咨询 2024-03-02浙江省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暂行办法:为规范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确保商品房预售资金用于相关工程建设,防止商品房交易风险,保障预售商品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房地产市场正常秩序,商品房预售资金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其开发建设中的商品房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备案前预先出售给购房人,由购房人按合同约定支付的预购房款(包括首付款、分期付款、一次性付款和银行按揭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等)。
-
浙江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标准暂行规定广东在线咨询 2023-08-09浙江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标准: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50户以上的。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
-
在浙江工作那浙江省关于认定夫妻共同债务规定湖南在线咨询 2023-07-271、夫妻共同债务一般是指为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债务,何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呢?按照通常理解,“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是指夫妻双方及其共同生活的未成年子女在日常生活中的必要开支事项,如正常的衣食住行消费、日用品购买、医疗保健、子女教育、老人赡养、文化消费等。审理中,判断负债是否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可以结合负债金额大小、家庭富裕程度、夫妻关系是否安宁、当地经济水平及交易习惯、借贷双方的熟识程度、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