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专利侵权案件中先用权的适用情况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1 14:10:36 88 人看过

在先使用权原则是指在专利申请日之前已经制造了相同的产品、采用了相同的方法或者已经为制造和使用作了必要的准备,并且仅在原范围内继续制造和使用,不得视为侵犯他人专利权。在专利侵权案件中,被告侵权人往往以第一使用权和免费公共技术作为抗辩理由。如果辩护成立,被控侵权人不构成侵权。相反,被控侵权人很可能构成侵权。因此,正确适用在先使用权原则往往是正确处理专利侵权案件的关键。

专利侵权案件法院管辖权规定

专利侵权案件法院管辖权规定:原告仅起诉制造者的,侵权产品的制造地与销售地不一致的,制造地的人民法院有管辖权;原告同时起诉制造者和销售者的,制造地和销售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原告选择一个起诉;销售者是制造者的分支机构的,原告向销售地的人民法院起诉制造者的制造、销售行为的,销售地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1、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由专利权人或者经其许可的单位、个人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该产品的;

2、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

3、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

4、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

5、为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制造、使用、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以及专门为其制造、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13:3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专利侵权相关文章
  • 探讨专利侵权行为的构成条件。
    专利侵权行为应同时具备四个条件:1、有被侵犯的对象:即侵犯的必须是受专利法保护的专利产品或方法,对于已经过期,宣告无效或放弃的专利的实施,不构成侵权;2、有法定的侵权行为:如制造、使用、销售或许诺销售、进口别人的专利产品,或使用了别人的专利方法,使用、销售、进口了以该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3、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即以赢利为目的实施他人专利的行为,如果专门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技术或个人出自爱好或自用等非盈利目的制造、使用专利产品或使用专利方法的行为,也不属于侵犯专利权;4、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如果是经专利权人许可或默许的实施行为,则不构成侵权。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形态有什么?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形态有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行为两种:1、直接侵权行为这是指直接由行为人实施的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其表现形式包括:制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使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许诺销
    2023-07-05
    403人看过
  • 审理专利侵权案件中多余指定原则的适用
    多余指定原则,也称非必要技术特征原则,是我国专利权侵权认定的原则之一,指在专利侵权诉讼中法院把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区分为必要技术特征和非必要技术特征,在忽略非必要技术特征(多余特征)的情况下,仅以权利要求中的必要技术特征来确定专利保护范围,判定被控侵权客体是否落入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原则。但在专利侵权案件中法院不能轻率用该原则。凡写入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都是必要技术特征,均应纳入技术特征对比之列,不能轻率地适用所谓的多余指定原则。对于权利人在专利授权确权程序中所做的实质性的放弃或限制,在侵权诉讼中应当禁止反悔,不能将有关技术内容再纳入保护范围。要严格按照司法解释规定的条件认定等同特征,必须在三个基本相同的客观判断基础上,同时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角度进行显而易见性的主观判断。可以适当考虑专利的创造性程度高低适度从宽或者从窄解释权利要求。要依法认真审查各种不侵权抗辩事由和侵权责任抗辩事由,合理
    2023-04-23
    473人看过
  • 侵犯专利权行为的实质要件探讨
    侵犯专利权行为的特征如下:1、侵害的对象是有效的专利,专利侵权必须以存在有效的专利为前提,实施专利授权以前的技术、已经被宣告无效、被专利权人放弃的专利或者专利权期限届满的技术,不构成侵权行为;2、必须有侵权行为,即行为人客观上侵犯别人专利;3、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实施非生产经营目的不构成侵权;4、违反法律规定,即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专利,无法律依据,专利侵权分为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根据相关规定,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是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外国运输工具临时过境的;以及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
    2023-07-04
    289人看过
  • 哪些情形下专利侵权不适用
    一、哪些情形下专利侵权不适用《专利法》第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1.专利权人制造、进口或者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进口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该产品的;2.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3.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4.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二、专利侵权应该如何赔偿专利侵权的赔偿有四种赔偿方式:第一种是根据权利人的损失确定;第二种是根据侵权人获得
    2023-06-01
    169人看过
  •  探讨土地权属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
    土地权属是指土地的所有权以及由这些所有权衍生出来的土地占有、使用和收益权的总称。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或个人使用。土地权属是指土地的所有权以及由这些所有权衍生出来的土地占有、使用和收益权的总称。《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或个人使用。 土 地 权 属 属 于 全 民 所 有 还 是 集 体 所 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
    2023-09-03
    366人看过
  •  债权转股权的适用性探讨
    这篇文章介绍了将债权转为股权的适用范围,包括债权人已履行其债权所对应的合同义务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或公司章程的禁止性规定,在债务人未能按时偿还债务的情况下,债权人可将其债权转为公司股权,但需满足上述法律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并且需要经过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或仲裁机构裁决确认,或者在公司破产重整或和解期间,列入经人民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或裁定认可的和解协议。将债权转为股权的适用范围如下:1.债权人已履行其债权所对应的合同义务,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或公司章程的禁止性规定。2.在债务人未能按时偿还债务的情况下,债权人可将其债权转为公司股权,但需满足上述法律和公司章程的规定。(二)经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或者仲裁机构裁决确认。(三)公司破产重整或者和解期间,列入经人民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或者裁定认可的和解协议。 债 权 转 股 权 程 序债权转股权是指将债权人将其债权转让给金融资产管理
    2023-10-02
    363人看过
  • 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案件的若干问题探讨
    作者:湖州市中级法院沈*祥我国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外观设计产品首先是一种工业品,同时通过富有美感的装饰效果来赢得市场,因此实质上是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的智力创造成果。外观设计专利占我国专利数量的比例很大,我们浙江省就是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和授权大省,相应的在司法层面也表现为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在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由于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规定较为原则,能够适用于具体案件的细化规定较少,因此对于相类似的案件,不同的法院往往会有不同的事实认定和裁判结果。本文就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浅议,供大家讨论。一、外观设计专利保护范围的确定问题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是进行侵权判定的前提。根据专利法(2008年12月27日第三次修订)的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
    2023-05-05
    179人看过
  • 探讨从轻量刑在盗窃罪中的适用情况
    盗窃从轻量刑的情节如下:1、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对犯罪的理解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年龄、是否初犯、悔改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从宽处罚;2、对于未遂犯,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实施程度、损害的大小、犯罪失败的原因等,基准刑既遂犯减少百分之五十以下的基准刑;3、从犯应当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是否实施犯罪行为,给予宽大处罚等等。盗窃罪的加重情节有哪些(一)对于累犯,应当综合考虑前后罪的性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至再犯罪时间的长短以及前后罪罪行轻重等情况,增加基准刑的10%-40%,一般不少于3个月。(二)对于有前科的,综合考虑前科的性质、时间间隔长短、次数、处罚轻重等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10%以下。前科犯罪为过失犯罪和未成年人犯罪的除外。(三)对于犯罪对象为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妇等弱势人员的,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犯罪的严重程度等情况
    2023-07-05
    233人看过
  • 享有专利先用权的条件
    (1)做好了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必要准备,是指己经完成了产品图纸设计和工艺文件,已准备好专用设备和模具,或者完成了样品试制等项准备工作;(2)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原有范围,是指专利申请日前所准备的专用生产设备的实际生产产量或者生产能力的范围。超出原有范围的制造、使用行为,构成侵犯专利权。(3)在先制造产品或者使用的方法,应是先用权人自己独立研究完成或者以合法手段取得的,而不是在专利申请日前抄袭、窃取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从专利权人那里获取的。(4)先用权人对于自己在先实施的技术不能转让,除非连同所属企业一并转让。对依据先用权产生的产品的销售行为,也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2023-04-23
    122人看过
  • 专利侵权赔偿方式的适用
    高院规定第二十条第三款: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可以根据该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一般按照侵权人的营业利润计算,对于完全以侵权为业的侵权人,可以按照销售利润计算。这个规定和商标差不多,计算方式比商标要明确一些,而且还多了一种依据,如果侵权人以侵权为业的,按照销售利润计算,在会计制度上营业利润和销售利润是不一样的,销售利润应该是大于营业利润的,而且销售利润也比营业利润好计算一些,这样的规定给被侵权人提供了计算的便利。高院规定第二十条第二款: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可以根据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因侵权所造成销售量减少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权利人销售量减少的总数难以确定的,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可以视为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专利被侵权人因为侵权而受到的损失同商标侵权
    2023-04-23
    384人看过
  • 刑事案件中被害人权利探讨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所享有的权利包括有:起诉的权利、提出申诉的权利、举证质证的权利、提出附带民事诉讼和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等。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被害人在刑事案件侦查期间的义务有哪些被害人在刑事案件侦查期间的义务如下:1、如实向公安司法机关陈述案件事实;2、接受公安司法机关的传唤;3、按时出席法庭参加诉讼;4、遵守法庭纪律等。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的案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
    2023-07-06
    120人看过
  • 何谓专利权的先用权?
    先用权是指非人在专利权人申请专利的申请日之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做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在专利权人的申请获得授权后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行为,不视为侵犯专利权。享有先用权的条件是:(1)做好了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必要准备,是指己经完成了产品图纸设计和工艺文件,已准备好专用设备和模具,或者完成了样品试制等项准备工作;(2)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原有范围,是指日前所准备的专用生产设备的实际生产产量或者生产能力的范围。超出原有范围的制造、使用行为,构成侵犯专利权。(3)在先制造产品或者使用的方法,应是先用权人自己独立研究完成或者以合法手段取得的,而不是在专利申请日前抄袭、窃取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从专利权人那里获取的。(4)先用权人对于自己在先实施的技术不能转让,除非连同所属企业一并转让。对依据先用权产生的产品的销售行为,也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2023-04-23
    491人看过
  • 专利侵权情况如何
    1、什么是对专利权的侵犯。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擅自实施其专利,即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要约销售、销售或者进口其专利产品。使用其专利方法,并使用、提供销售、销售或进口根据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权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擅自实施其专利,即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提供销售、销售或者进口其专利产品。专利侵权的特点是什么。侵权的对象是有效专利专利侵权必须以有效专利的存在为基础。实施专利授权前的技术、被专利权人宣告无效、放弃的专利或者专利期限届满的技术,不构成侵权。专利法规定了临时保护制度。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的人应当支付适当的使用费。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专利权授予前未支付适当费用的发明使用纠纷,专利权人应当在专利权授予后请求专利工作主管部门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2。必须存在侵权,即行为人客观上侵犯
    2023-05-07
    114人看过
  • 探讨无法行使先诉抗辩权的情况?
    先诉抗辩权不能行使的情形:1、债务人住所变更,致使债权人要求其履行债务发生重大困难的;2、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中止执行程序的;3、保证人以书面形式放弃先诉抗辩权的。履行先诉抗辩权的,其适用条件为:1、先诉抗辩权的适用范围承担一般保证责任的保证人;2、先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是,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就主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六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当先履行债务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探讨无法行使先诉抗辩权的情况?按照步骤走,点击#法律咨询#→同城律师→按专长找→选要找的纠纷→点咨询我,选择电话咨询即可沟通!为什么要用法律保护自己~法律保护自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合适的法律咨询,您可以事先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为自己的行为提供依
    2024-03-13
    357人看过
换一批
#专利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专利侵权是指行为人没有经过专利权人的许可,以生产经营或者谋取一定的利益为目的,实施了依法受保护的他人的有效专利的违法行为。 1、未经许可制造专利产品的行为; 2、故意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3、销售、许诺销售未经许可的专利产品的... 更多>

    #专利侵权
    相关咨询
    • 专利权人享有先用权的情况有哪些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20
      1、先用权指在申请日前已经制造、或做好制造准备,并且在申请日后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 2、乙厂是在申请日后做好制造准备,其抗辩不成立;在授权日前,甲厂无权禁止其实施专利;授权日后,甲方有权禁止其实施专利。 3、丙方销售不知道是专利侵权商品的,有合法来源,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应停止侵权行为; 4、鉴于乙厂在授权日前已做好生产准备,建议双方协商专利许可。
    • 专利什么情况需要用优先权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15
      一、向国外申请优先权的,受理申请人第一次申请的该外国必须与我国共同参加了有优先权规定的国际条约,或者与我国签订了互相承认优先权的双边协议,或者承认我国国民在该国享有优先权; 二、申请外国优先权的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三、申请本国优先权的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四、申请外国优先权,其第一次申请必须是经外国专利机关受理并给予的优先权日的正式申请,申请是否能获批准,不
    • 专利权适用于哪些情况?求解?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27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主要体现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取得专利的发明又分为产品发明(如机器、仪器设备、用具)和方法发明(制造方法)两大类;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授予实用新型专利不需经过实质审查,手续比较简便,费用较低,因此,关于日用品、机械、电器等方面的有形产品的小发明,比较适用于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 专利优先权有哪些?哪些情况需要用优先权?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07
      优先权原则是专利申请原则之一。包括国外优先权和本国优先权。优先权的主要内容是,申请人自发明或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或者自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相互承认优先权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申请人自发明或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又向国务院专
    • 专利侵权法中的专利专用权包括什么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13
      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他人专利权、假冒他人专利;不得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或者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以下简称冒充专利)。 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侵犯他人专利权、假冒他人专利、冒充专利提供资金、场所、生产设备、运输、广告、印刷等生产经营的便利条件。 3、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在调查专利侵权、查处假冒他人专利或者冒充专利时,有关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拒绝提供或者隐瞒、转移、销毁与案件有关的资料,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