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诉法释放法律依据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3 22:34:46 494 人看过

一、刑诉法释放法律依据有哪些?

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但是必须将被拘留的人立即释放

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规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办结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被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

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

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执行期满,应当由执行机关发给释放证明书。

释放刑事诉讼法条款:

二、相关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1、第八十四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2、第九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3、第九十四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

4、第九十六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规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办结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5、第一百七十四条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

对于刑诉法中释放的相关条文有非常多。首先是在侦察过程中发现犯罪嫌疑人无罪的话需要将犯罪嫌疑人释放,其次如果是在批捕中,检察院未批捕也需要有马上被释放。如果所挤压的案件不能在法律规定中羁押的话也需要将其进行释放。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13日 19:5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刑事拘留释放的法律依据
    我国刑事拘留释放的条款规定:1、刑事诉讼以及相关的刑事案件办理程序规定中,即公安机关对被拘留人经过讯问发现不应当拘留的,必须立即释放,且应当通过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并发给释放证明;2、如果犯罪嫌疑人被拘留的,经过审查发现不存在犯罪事实等,应当予以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一、拘留的程序有:1、公安机关执行拘留必须出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拘留证;2、执行拘留的人员不得少于两人;3、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24小时;4、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5、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6、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的时候,应当通知被拘留
    2023-03-12
    262人看过
  • 刑诉法释放精神病人参考的依据有哪些
    刑诉法释放精神病人参考的依据有: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的、尚未完全丧失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一、被杀人者精神病人如何处理“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因此,精神病人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要视精神病司法鉴定的结果而定。二、特殊人员有刑事责任能力吗特殊人员有没有刑事责任能力、负不负刑事责任,都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
    2023-02-22
    462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释放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规定
    刑事诉讼法释放的条件有:1、不致再危害社会;2、有特殊情况。是指有国家政治、国防、外交等方面特殊需要的情况;3、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在释放时应当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一、刑事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能民事诉讼吗可以。证据不足的案子,公安机关可以调解解案,进行侦查终结后,出具侦查终结报告书,送达双方当事人,或者由被害人提出自诉,提出民事诉讼,要求对方承担民事责任,最后是对特殊案件进行有限公诉。如果对证据不足的案件进行结案的问题,分为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三个不同的情况。(1)在侦查阶段,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2)在审查起诉阶段,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
    2023-03-08
    332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关于释放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一、刑事诉讼法关于释放的法律依据是什么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关于释放的法律依据是第八十六条、第九十二条、第九十四条等,公安机关拘留后发现不应当拘留的、公安认为检察院不批捕的决定有错误时须释放被拘留的人、逮捕后发现不应当逮捕的、强制措施届满的。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但是必须将被拘留的人立即释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四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
    2023-04-17
    88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关于释放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一、具有法律效力的检察院多久能批捕犯罪嫌疑人人民检察院一般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决定是否批捕犯罪嫌疑人。《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二、寻衅滋事罪已到看守所一般多长时间可以判1.刑事拘留,最长37天,之后看证据情况,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可能逮捕继续侦查羁押,一般要五个月左右有法院的判决。2.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
    2023-04-11
    166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关于释放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但是必须将被拘留的人立即释放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规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办结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被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
    2023-06-03
    143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刑事诉讼法释放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2-21
      刑事诉讼法释放依据如下: 1、《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刑事拘留后证据不足的释放。 2、《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因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或不追究刑事责任的。 3、《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刑事拘留期限届满,因侦查需要变更为其他刑事强制措施的。 4、《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第三款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而释放的。 5、《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并撤销案
    • 释放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1-23
      释放的法律依据有: 1.刑事拘留后因证据不足释放的,可适用《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六条。 2.因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或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可适用《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3.刑事拘留期限届满,因侦查需要变更为其他刑事强制措施的,可适用《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五条。 4.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而释放的,适用《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第三款。 5.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并撤销案件
    • 管制缓刑应当庭释放法律依据有哪些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6-09
      管制缓刑应当庭释放的法律依据为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犯罪分子被判处管制时,一般是当庭释放的,但法院会告知犯罪分子什么时候到哪里进行报到,依法接受社区矫正。
    • 刑事拘留释放的主要法律依据有哪些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28
      普通刑事拘留释放法条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做出的: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对需要逮捕而证据还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 减刑假释法律依据有哪些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20
      第一条减刑、假释是激励罪犯改造的刑罚制度,减刑、假释的适用应当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刑罚的功能,实现刑罚的目的。 第二条对于罪犯符合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可以减刑”条件的案件,在办理时应当综合考察罪犯犯罪的性质和具体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原判刑罚及生效裁判中财产性判项的履行情况、交付执行后的一贯表现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