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判刑标准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一、法院对对违法票据保证罪如何裁判
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的规定处罚。
[刑法条文]
第一百八十九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或者保证,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票据法》第一百零五条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玩忽职守,对违反本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或者保证的,给予处分;造成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由于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因前款行为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该金融机构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二、骗取贷款罪既遂有哪些惩罚
骗取贷款罪既遂的处罚,是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刑法中关于金融票证违规出具罪既遂的规定
64人看过
-
金融票证违规出具罪既遂如何定罪处罚?
450人看过
-
金融票证罪刑罚及其认定标准:违规出具
249人看过
-
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既遂司法解释是什么
433人看过
-
犯了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既遂会如何惩罚
200人看过
-
金融票证违规出具罪刑罚裁量标准及其规定
339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刑法对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既遂的处罚规定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15《刑法》对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既遂的处罚规定是: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信用证或其他保函、票据、资信证明,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
-
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既遂应怎么定罪处罚?天津在线咨询 2023-08-24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既遂的定罪处罚: 1、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金融票证、情节严重的,定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 1、构成本罪既遂的,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违反规定出具金融票据、票据、金融票证罪既遂刑事责任应该怎么新疆在线咨询 2022-05-08以银行工作人员做担保为例,银行工作人员出具担保函,属于我国刑法的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虽然未造成损失,仅仅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但是其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第一百八十八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
-
违规金融票证罪,既遂判刑,法院会怎么判海南在线咨询 2021-11-10非法出具金融票证罪既遂判刑标准: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信用证明。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处以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前款的规定进行处罚。
-
金融票证违规出具有罪的定罪标准湖北在线咨询 2023-05-29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