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刑事犯罪的相关规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7 21:31:11 218 人看过

关于交通事故的知识

交通肇事刑事犯罪的相关规定

交通肇事罪: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是交通肇事罪。

量刑标准:(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五)严重超载驾驶的;(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7日 03:2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犯罪相关文章
  • 交通肇事被判缓刑的是刑事犯罪吗
    交通肇事罪并不是都会判缓刑,一般只有符合缓刑适用的条件的,才可以判处缓刑。即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的,可以判处缓刑。一、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能判缓刑吗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如果符合缓刑适用的条件的,可以判处缓刑。即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的,可以判处缓刑。二、缓刑需要有哪些条件判缓刑要具备的条件如下:1、犯罪分子犯罪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犯罪情节较轻;3、有悔罪表现;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只有犯罪分子同时满足上述所有条件,法院才可对其判处缓刑。对于符合上述所有条件,又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法院应当判处缓刑。三、全退赃可不可以判缓刑全退赃能否判缓刑,要
    2023-03-12
    493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与相关罪的界限问题
    1、交通肇事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的界限根据刑法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因过失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致人重伤是指行为人因过失损害他人身体健康,致人重伤的行为。交通肇事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在主客观方面都有相同之处,即主观上都由过失构成,结果方面都造成了他人死亡或重伤。但两罪还有以下区别:(1)客体不同。交通肇事罪侵犯的是交通运输安全,而过失致人死亡、过失致人重伤则侵犯的是他人的人身权利。交通肇事罪危害后果中的致人死亡、重伤都是交通运输过程中的过失致人死亡、过失重伤,属于过失致人死亡、过失重伤的特殊形式。(2)主体不同。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但只有少数的例外情况,如重大飞行事故罪,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的主体。后两罪的主体则为一般主体。(3)发生的场合不同。交通肇事罪发生于交通运输过程中,与交通工具相联系
    2023-06-11
    298人看过
  • 危险物品肇事罪相关规定
    根据刑法第136条规定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危险物品肇事罪是指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由于过失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后果特别严重,主要是指致多人伤亡的;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的等。具体的刑法法条如下:《刑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相关法文摘要:危险物品肇事罪的认定:(一)本罪与自然事故的界限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物品的过程中,没有违反危硷物品管理规定的行为,而是由于自然原因意外地引起危险物用爆炸、燃烧、泄漏、污染等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属于自然事故,不
    2023-05-01
    187人看过
  • 交通肇事死亡事故禁驾多久,相关法律规定
    一、交通肇事死亡事故禁驾多久交通肇事死亡要禁驾多长时间,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例如酒后发生致人死亡交通事故,吊销驾驶证后,终身禁止驾驶机动车。二、相关法律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
    2023-04-20
    200人看过
  • 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相关法律问题
    交通事故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犯罪主体,即凡年满16岁、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构成;2、对象,本罪侵犯的对象为交通安全。交通运输是指铁路、公路、水上、空中交通运输,与一定的交通工具和交通设备有关。这种交通运输的特点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一旦发生事故,它将危及不特定大多数人的生命安全。对公私财产造成广泛破坏,其行为本质上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3、本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包括疏忽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4、客观方面,在交通活动中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损失。构成交通肇事罪既遂法院会如何量刑?构成交通肇事罪既遂法院会这样量刑: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
    2023-07-18
    108人看过
  • 了解交通肇事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规定
    交通肇事中神损害赔偿没有统一的标准,具体要根据以下因素确定赔偿金额:(一)责任方的过错程度;(二)责任方行为的目的、方式、场合等具体情节;(三)交通事故所造成的后果;(四)责任方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五)受理诉讼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1.犯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羊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2.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
    2023-07-10
    107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刑法条文有哪些相关内容?
    刑法条文《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它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11.15法释〔2000〕33号)为依法惩处交通肇事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将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
    2023-05-01
    215人看过
  • 与交通肇事罪相关的罪名相似的罪名有哪几个?
    一、与交通肇事罪相关的罪名相似的罪名有哪几个有故意杀人罪,为先锋昂发危害公共安全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等。1、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区别要点: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仅有消极的不救助行为;而故意杀人或伤害罪行为。(1)有积极行为,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①隐藏或者②遗弃;(2)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因为遗弃、隐藏,使被害人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注意,对这种情形在不能证实具有直接故意的情况下,如果事实上没有发生“死亡或残疾”结果的,不应按照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未遂罪处罚。2、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要点是,如果故意使用驾车撞人的方
    2023-04-28
    421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的相关概念及其特点
    交通肇事罪的特征:1、客体特征:侵犯的客体为交通安全;2、客观特征:客观上表现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3、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必须造成严重后果,即交通事故导致重大事故;4、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与肇事结果应有因果关系。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重伤、死亡或者给公私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收购的概念和法律特征上市公司的收购分为上市公司作为收购方公司和作为目标公司的两类收购行为。从广义上讲,上市公司作为目标公司的收购包括两层含义:即上市公司对本公司股票的收购,以及对上市公司股票的收购。前者称为股票回购,后者称为收购上市公司。对股上市公司的收购是指投资者依法购买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以达到对其控股或者兼并目的的行为。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股上市公司作为目标公司(被收购方)的收购具有如下法律特征:第一,股上
    2023-07-17
    191人看过
  • 交通肇事调解后能否不追究刑事责任,相关法律规定
    一、交通肇事调解后能否不追究刑事责任交通肇事调解只是对民事赔偿进行调解,如果有交通违法行为的,要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相关法律规定《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八十一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对当事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依法作出处罚。第八十二条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构成犯罪,依法应当吊销驾驶人机动车驾驶证的,应当在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后,由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同时具有逃逸情形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同时依法作出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第八十五条当事人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
    2023-04-18
    448人看过
  • 刑事犯罪的主体的相关规定有什么呢?
    一、概念刑法规定的实施犯罪行为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单位。二、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身份犯特殊主体:以特殊身份为必要的行为主体。1.身份的特征:(1)是在实施犯罪之时就已经形成的,而非在犯罪活动或者犯罪组织中形成的特殊地位。如首要分子。(2)特殊身份是行为人在人身方面的特殊资格、地位或状态,并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因此,特定犯罪目的与动机等心理状态,不宜归入特殊身份。(3)特殊身份总是与一定的犯罪行为密切联系的,与犯罪行为没有联系的资格等情况,不是特殊身份。例如,在叛逃罪中,国籍以及是否为国家工作人员与犯罪行为有密切联系,属于特殊身份,但在故意杀人罪中,国籍以及是否为国家工作人员与犯罪行为没有密切联系,因而不是特殊身份。(4)特殊身份既可能是终身具有的身份,也可能是一定时期或临时具有的身份,这取决于身份的类型与刑法的规定。如国家工作人员是临时的身份,但男性则是终身的身份。(5)特殊身份既可能是由
    2023-03-04
    299人看过
  • 刑法中关于交通肇事罪和危险驾驶罪的规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一、抢救多久死亡无刑事责任在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事故中,司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与抢救时间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主要取决于在
    2023-06-23
    330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共犯是否吊销驾驶证,交通肇事罪认定
    一、交通肇事罪共犯是否吊销驾驶证依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驾驶者造成交通事故后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即使是共犯交通管理部门是会吊销当事人驾驶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二、交通肇事罪认定(一)要划清交通肇事罪与非罪的界限。应着重把握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看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过失。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有过失,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行为人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交通事故,则不存在罪过,因而不能认定是犯罪。二是要看行为人有无交通违法行为,造成了多大的危害后果。行为人必须因交通肇事造成一定的后果,且对该后果负责的条件下,才能构成交通肇事犯罪。比如,如果行为人的行为
    2023-04-19
    111人看过
  •  分析刑事犯罪辩护的相关规定与实践
    辩护的主要思想是通过归纳和找出辩护的法定理由,为被控告或被控告的人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证明其行为是合法的。这个过程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律基础、深入的研究能力和良好的归纳分析能力。同时,还需要尊重委托人或被告的意见,不忽视对被告有利的酌定情节,敢于辩、善辩和明辩,切忌歪辩、乱辩和错辩。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辩护”的含义。在法律诉讼中,当被控告或被控告的人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合法的,他们可以进行辩护,试图向法院证明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因此,要善于准确归纳并找出辩护的法定理由是非常重要的。归纳是指对众多案例或事实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发现和提出有说服力的论点或论据。在法律诉讼中,通过归纳,可以找到与被控告或被控告行为相关的法律条款、案例或事实,从而为辩护提供有力的依据。找出辩护的法定理由是指在归纳出与被控告或被控告行为相关的法律条款、案例或事实后,进一步分析这些依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从而证明被
    2023-09-09
    245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更多>

    #刑事犯罪
    相关咨询
    • 交通肇事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怎么处罚交通肇事罪的犯罪行为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08
      请阅读刑法以下条款: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四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
    • 交通肇事行为是否等于交通肇事罪,有哪些相关规定
      澳门在线咨询 2023-12-18
      交通肇事行为是不等于交通肇事罪的。交通肇事行为是指交通事故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中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造成死亡,或侵犯公私财产,按照《刑法》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尚不够刑事处罚;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等规定属于违法的行为;而交通肇事罪依法由《刑法》规定属于犯罪。
    • 无犯罪记录交通肇事可以开吗及其相关的规定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02
      其无犯罪记录交通肇事能开具的解释是犯交通肇事罪,虽然是过失犯罪,也是犯罪,是不能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的
    • 交通肇事罪犯罪构成要件及关于交通肇事罪的定义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5-06
      交通肇事是指车辆行为人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碾轧、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交通事故,承担事故相应责任的情形。交通肇事所致的社会危害性达到一定程度,符合刑法中交通肇事罪规定的定罪条件的,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法律责任。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 交通肇事逃逸罪和交通肇事相关罪名区别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5-29
      我国法律上规定的交通肇事罪与交通肇事逃逸罪区别是交通肇事罪是法定罪名,交通肇事逃逸罪不是法定罪名,只是交通肇事罪加重处罚的一个情节。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