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责任事故罪是过失犯罪。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罪过形式是过失。这里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状态。
一、过失犯罪分哪些?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的形式有:(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2)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轻信能够避免,实际上又未能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过失犯罪,刑法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二、过失犯罪怎么定罪怎么量刑
过失犯罪,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过失犯罪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是过失犯罪。
根据《刑法》过失犯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一)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处罚上,因为过失犯罪的主观恶性比故意犯罪明显要小,因此《刑法》对过失犯罪的处罚比对故意犯罪的处罚要轻。
三、怎么判断是否过失犯罪
可以预见到社会危险后果的发生,因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造成社会危害的,属于过失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
过失责任是否属于重全责任事故罪?
363人看过
-
员工属于不属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范围
267人看过
-
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多少年,重大责任事故是
459人看过
-
刑事案件再审是否属于重大案件立案条件
235人看过
-
交通事故是否属于侵权责任?
249人看过
-
发包方是否负重大责任事故罪责任
290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刑事案件再审是否属于重大案件立案条件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29刑事案件申请再审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2)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真实、不充分、应当依法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3)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4)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五、审判人员在审理此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判决等行为。
-
不移交刑事案件责任归属江苏在线咨询 2024-11-14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因徇私情、私利,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虚作假,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刑事案件,不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情节严重的行为。 若涉嫌下列情形之一,应予立案: 1. 对依法可能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案件不移交的; 2. 3次以上不移交犯罪案件,或者一次不移交犯罪案件涉及3名以上犯罪嫌疑人的; 3. 司法机关发现并提出意见后,无正当
-
属于重大责任事故罪司法解释是怎样的?云南在线咨询 2023-11-26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人身权利和渎职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1989.11.30[1989]高检发[法〕字第41号) 一、重大责任事故案(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以及群众合作经营组织或个体经营户的从业人员,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具有下列行为之
-
属于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有什么不同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061、客观方面,本罪必须具备对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的行为,且这种事故隐患是不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的规定造成的,而重大责任事故罪主要是企事业单位职工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的行为。 2、本罪是单位犯罪,个人作为单位的负责者承担责任而重大责任事故罪是个人犯罪,由本人直接承担责任。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下来后的交警说的是否属于重大交通事故新疆在线咨询 2022-04-17按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形,先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由当事人按法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