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能免除处罚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1 08:38:10
289 人看过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
一、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的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二、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
1、中止的时间性。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在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之后、犯罪呈现结局之前均可中止。
2、中止的自动性。成立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三、犯罪中止的常见情形:
1、基于惊愕、恐惧而放弃犯行
2、因为嫌弃、厌恶而放弃犯行
3、担心被发觉而放弃犯行
4、被第三者发现而放弃犯行
5、基于目的物的障碍而放弃犯行
6、基于被害人不符合行为计划而放弃犯行
7、发现存在手段障碍而放弃犯行
8、发现对方是熟人而放弃犯行
9、因为已经实现构成要件外的目标而放弃犯行
10、不能满足特定倾向而放弃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免除处罚是针对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的。
96人看过
-
如何理解犯罪中止中的“没有造成损害”
400人看过
-
造成损害的犯罪中止怎么判罚
320人看过
-
犯罪中止未造成损害的构成犯罪吗
76人看过
-
犯罪中止未造成损害结果要如何处罚
61人看过
-
法律规定犯罪中止造成损害该咋处罚
362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对于犯罪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也可享受有期有有效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01从中国刑法的规定来看,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显然,中国刑法也同许多国家的刑法一样,对中止犯,是“应当”从宽,并且,从宽的内容也差异极大,中止犯至少可以得到减轻的待遇。各国对犯罪中止的处罚均远轻于对犯罪未遂的处罚。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东西方文明的激烈冲突,各国法文化传统以及刑法价值观的巨大的差异,在这一点上都烟消云散。各国立法者庄
-
中止犯的造成损害有哪些?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17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对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的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
犯罪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的的情形如何来进行处罚呢?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03刑法意义上的“损害”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危害后果,其必须达到刑法评价的严重程度。是建立在犯罪成立评价前提下的,不能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损伤。 作为刑法规定的中止犯中的“损害”概念,从质的方面来说,损害是指犯罪行为对犯罪对象造成的破坏,根据犯罪对象不同可以分为物质性损害和非物质性损害。 物质性损害,如人体机能损伤、物体毁损等,是由以物质为对象的犯罪行为造成的;非物质性损害,如名誉的毁损、人格的损害
-
中止犯罪没有造成损害立案立案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11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既然都中止了,那还是犯罪吗?犯罪中止依然是犯罪。是犯罪的一种形态类型。犯罪中止行为人,主观上具有彻底中止犯罪的意图,即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行为。 第一,中
-
中止犯造成损害指什么甘肃在线咨询 2022-06-29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对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的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