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的国有所有权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2、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低价出售的行为。
3、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同、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4、主观方面为故意。
一、私分国有资产罪是如何构成的
私分国有资产罪构成要件是: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及其所有权;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
4、主观上为故意。
二、套取国家资金两千元怎么惩罚
套取国家资金两千元通常情况之下都是内部惩罚,也就是可以采取一些警告或者是降职等相关的处分,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本罪需要满足以下4个条件:
1、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及其所有权。
所谓国有资产,包括依法经由上述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国有资产。例如税务机关掌握着的纳税人依法上交国家的税款等等。凡国家资金,不得用作企业职工集体福利基金或用作职工奖励奖金等。否则,即属违背国家对国有资产管理的不法行为,其中集体私分国有资产者,更进一步地侵犯了国有资产的所有权,数额较大者,即构成本罪。
2、客观要件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有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本罪是单位犯罪,但根据法律规定只处罚私分国有资产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犯罪。行为须有明知是国有资产而故意违反国家规定,将其集体私分给个人的确定故意。如疏忽大意地误将国有资产当作企业资金加以集体私分者,不能成立本罪,情节严重者,可按有关渎职犯罪处理。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构成徇私舞弊低价折股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是结果犯,只有行为人造成国家利益的重大损失结果时,才能构成本罪,否则只能使其承担行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九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徇私舞弊罪的处罚与国有资产低价折股出售罪
336人看过
-
中国对徇私舞弊低价折股罪立案标准的规定有哪些
285人看过
-
低价折股罪立案标准:徇私舞弊问题的应对策略
370人看过
-
什么情况下徇私舞弊低价折股罪才立案
499人看过
-
最新年份的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既遂定罪处罚对比
134人看过
-
徇私舞弊国有资产低价出售罪会受到怎样的刑罚?
260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如何认定徇私舞弊利用国有资产出售低价折股罪河南在线咨询 2021-10-09客体要件。本罪侵权的客体为国有公司.企业财产的国有股权和国有理财制度。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不正当行为、低价出售国有资产。1、违反国家规定。所谓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公司法以及其他国有资产保护法规的规定,如《公司法》第213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低价出售或者无偿分给个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量刑标准徇私舞弊低价折股罪案件甘肃在线咨询 2022-12-28一、《刑法》对徇私舞弊低价折股罪既遂的量刑规定: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
-
中国对徇私舞弊低价折股罪立案标准的规定有哪些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2-16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二)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 (三)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