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诋毁他人行为是否被法律所禁止?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9-10 22:30:07 181 人看过

诽谤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犯本罪者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告诉的才处理,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2、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3、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

诽 谤 罪 可 以 被 告 诉 吗 ?

诽谤罪是一种常见的罪名,指的是在未经证实时散布虚假信息或对他人名誉进行恶意攻击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诽谤罪可以被告诉。

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一是散布虚假信息,二是侵犯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实施了上述两种行为,造成了他人名誉的损害,那么就构成了诽谤罪。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诽谤罪属于自诉案件,即被害人可以自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行为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被害人没有提起诉讼,那么诽谤罪就无法定罪。

在诽谤罪的司法审判过程中,行为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诽谤罪属于一种民事违法行为,行为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的诽谤行为已经构成了刑事犯罪,那么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诽谤罪可以被告诉。在诽谤罪的司法审判过程中,行为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诽谤罪是一种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破坏他人名誉的犯罪行为。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包括散布虚假信息和侵犯他人名誉,行为人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我国,诽谤罪属于自诉案件,被害人可以自己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诽谤罪的司法审判过程中,行为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3日 11:0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刑事责任年龄相关文章
  • 恶意诽谤诋毁他人判多久
    一、恶意诽谤诋毁他人判多久对于构成诽谤罪的犯罪分子,最高可以判处其三年有期徒刑,也可以对其处以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诽谤罪的追诉期是多长时间诽谤罪追诉有效期为五年,因为诽谤罪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是提起刑事诉讼的时间限制,以最高判刑为依据的。追诉时效,是指刑事法律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
    2023-10-15
    122人看过
  • 故意诋毁他人法律责任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恶意诽谤诬陷他人的,如果不构成犯罪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一、吸毒后的追诉期吸毒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是行政处罚,追诉时效是2年,2年以后就不追究了。1、如果是两年前的吸毒行为,不会被追究、被拘留。因为吸毒属于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只要违法行为在半年内没有被公安机关追究的,就不能再追究。2、被拘留,关键在于贩毒行为。对贩毒行为,只要不超过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仍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二、冒领他人快递、邮件需要承担的责任什么呢《快递暂行条例》的规定,冒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倒卖或者非法检查他人快件尚不构成犯罪的,将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治安管理处罚分警告、罚款、拘留三种。也就是说故意冒领他人快递且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处以1日以上,15日以下的治安拘留。三、缓刑期间别人打我怎么办缓刑期间被打的话可以
    2023-03-02
    264人看过
  • 恶意诋毁他人构成哪种罪名?
    恶意诽谤他人是诽谤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可见,诽谤他人,如果达到情节严重的,就构成诽谤罪,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恶意诽谤他人会怎么判刑?构成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辱骂行为侵犯了对方的名誉权,构成民事侵权责任,应按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之规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镑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3-07-08
    453人看过
  • 随意诋毁他人法律判什么
    在生活中如果行为人污蔑诽谤他人,给他人的生活和名誉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情节比较严重的话,会出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的罚款。同时如果行为人的犯罪事实更为严重的话,很有可能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损坏他人名誉罪怎么判损害他人名誉罪的判刑标准如下: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犯他人名誉权的,可以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2、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3、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4、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什么叫诽谤他人故意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的行为是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涉嫌诽谤罪。诽谤并恶意伤害他人应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构成刑事
    2023-03-04
    305人看过
  • 网络诋毁他人名誉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一、网络诋毁他人名誉是否属于违法行为网络诋毁他人名誉属于违法行为,法律规定,每个自然人是享有名誉权的。在网络上对他人的诋毁,实际上是侵犯了他人名誉权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二、个人名誉权包括哪些个人名誉权包括名誉维护权,即其他任何人都不得有恶意贬损或损害自己名誉的行为;名誉利益取得权,即名誉权人可以利用自己的名誉从事活动,并享有因此获得的合法利益;名誉保有权,即使自己的社会评价不降低,不丧失,以及改善和提高自己社会评价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七条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真
    2023-09-14
    224人看过
  • 网上恶意诋毁他人名誉触犯什么法
    利用网络诽谤他人可能触犯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一、恶意诽谤公司怎么处理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工作这是必然道路,没有任何人可以例外。那么,如果你所在的公司遭到了恶意的诽谤,首先影响的就是公司的形象了,这会对公司造成严重的后果,然而构成诽谤罪的罪名却是不能够成立的,但查阅相关资料就会知道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罪名是成立的。在《刑法》中规定,构成此罪名的,会被要求缴纳罚金,还会被拘役或者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如果对公司造成损失较低的,可以不以犯罪来定论,只追究他的民事或行政责任就可以。对于恶意诽谤公司事件,可以按照以下流程来进行:第一,对被恶意诽谤的原因及可信度进行调查,找到是什么导致这个人要进行对公司的恶意诽谤这么可恶的事情,作为以后有力维护权利的重要保证;第二,收集有力的证据;第三,找到对方,和对方进行交流沟通,并要求对方停
    2023-02-18
    191人看过
  •  是否应该对恶意诋毁或侮辱行为进行刑罚?
    该法律规定了恶意诋毁、侮辱行为的惩罚措施,包括定罪和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对于告诉的才处理的案件,如果情节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则除外。恶意诋毁、侮辱行为如果情节严重,将会被定罪。如果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且情节严重,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恶意诋毁侮辱罪如何判刑?恶意诋毁侮辱罪是指在互联网上散布虚假、歪曲事实的言论,或者对他人进行污名化、贬低、造谣等行为,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恶意诋毁侮辱罪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对于恶意诋毁侮辱罪,其判刑主要取决于行为的严重程度、散布的言论影响范围以及受害人的实际损失情况。若散布的言论涉及诽谤国旗、国徽、领袖等敏感内容,或者给受害人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心理伤害,则可能被判处更严重的刑罚。另
    2024-03-14
    114人看过
  • 恶意诋毁侮辱行为是否需承担刑事责任
    在法律框架内,恶意诋毁、侮辱行为情节较为严重者将面临刑事制裁。施暴或使用其他手段公然污蔑他人,或捏造事实肆意中伤他人的恶劣行径,若情节严重,则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力的严厉处罚。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案件通常仅由当事人自行提起诉讼方获受理,但除非对社会秩序与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害,否则不应例外。《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024-08-21
    305人看过
  • 未成年恶意诋毁他人算什么罪
    恶意诋毁他人,情节严重的,会构成侮辱诽谤罪,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一、气死人属于法律责任吗?气死人有两种情况,如果是以侮辱和诽谤的形式来气死人,要承担相关责任。另外在精神损害赔偿中,侮辱和诽谤又是侵犯名誉权的侵权责任。如果气死人,一旦能证明侮辱、诽谤情节严重,就要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了。如果说没有产生死亡的后果,但是有别的问题,有可能是侮辱诽谤罪的问题,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名誉权,但是还可能会涉及到侵害生命健康权。二、造谣诽谤罪该怎么处罚造谣诽谤一般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1、造谣诽谤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2、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造谣、诽谤,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造谣诽谤他人的,首先行为人需要承担的是民事赔偿责任。1、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相关规定,处5日以下拘
    2023-06-20
    222人看过
  • 诋毁他人是否构成违法
    法律综合知识
    一、诋毁他人是否构成违法诋毁他人是构成违法行为。1.恶意诽谤的处理是可由公安机关对行为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2.如果情节较重的,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严重的,可以诽谤罪定罪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诋毁他人起诉流程是怎样诋毁他人起诉流程如下: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副本及相关的证据;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3.法院将原告的起
    2024-01-06
    344人看过
  • 涉及诽谤、恶意诋毁等行为的法律量刑标准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贵阳寻衅滋事罪量刑标准1、构成寻衅滋事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1)寻衅滋事一次的,可以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2)纠集他人三次寻衅滋事(每次都构成犯罪),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可以在五年至七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2、在确定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寻衅滋事次数、伤害后果、强拿硬要他人财物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增加相应的刑罚量:(1)每增加一人轻微伤的,可以增加二个月至三个月刑期;(2)每增加一人
    2023-07-16
    336人看过
  • 恶意造谣诽谤诋毁他人怎么处罚
    你这种情况算恶意造谣诽谤诋毁他人的,那么微博恶意造谣诽谤诋毁他人如果对其他人造成严重伤害或后果的,应当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刑法》264条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第二条
    2023-03-04
    292人看过
  • 直播期间诋毁他人是否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直播期间诋毁别人的,能判刑。我国的刑法规定,通过暴力或者其他手段公然侮辱别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别人,情节严重的,那么该犯罪分子会被人民法院判处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只有主动告诉人民法院的才会处理,但是严重危害了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网红直播带货售假判刑吗网红直播带货售假是会被判刑的,直播售假货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直播售假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直播带货过程中,对销售产品进行虚假宣传,存在明显的欺诈消费者行为,是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
    2023-07-08
    311人看过
  • 恶意诋毁游戏犯法吗
    一、恶意诋毁游戏犯法吗算犯法,严重的触犯刑法。分为轻微和严重的。 1、轻微的: 根据发流程规定 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适用前款规定; 2、严重的: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二、游戏骂人犯法吗游戏骂人不算犯法,但是可以举报对方。侮辱他人本行为在客观上表现为公然侮辱他人,但情节和后果尚不够刑事处罚。公然,是指当着众人或者第三人的面,或者是利用可以使不特定的多人听到、看到的方式,对他人进行侮辱。至于被侵害人是否在场,不影响本行为的成立。侮辱既可以是暴力倾向的,还可以是口头的,如以言语
    2023-03-26
    316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刑事责任年龄
    相关咨询
    • 针对恶意诋毁他人行为所涉及的法律法规
      江苏在线咨询 2024-11-26
      针对构成诽谤罪的行为,其所适用的具体刑事处罚标准如下: 1. 对于情节较轻的诽谤犯罪,应当依照刑法规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 如果诽谤行为引发了受害者的报案举报,则由法定的法院机构进行审理。如果没有收到任何报案或举报,法院将不予介入处理该类案件。 3. 在特殊情况下,由于诽谤行为导致受害人死亡,并引发了所在地广大民众的强烈愤怒和关切,此时,应由人民检察院代表
    • 有人在XX贴吧恶意诋毁他人属于违法行为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8
      属于违法,如果构成侵权,可以向法院起诉,但是重要的是要把证据保存好。
    • 侵权者为恶意以诽谤的形式诋毁他人可以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08
      诽谤他人,情节严重,属于诽谤罪。诽谤罪,即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此罪的构成,客观要件有三: (1)须有捏造一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
    • 恶意诋毁名声殴打他人该怎么解决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9-12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法条链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
    • 如何依法处理恶意诋毁公司名誉的行为?
      湖南在线咨询 2024-12-09
      有人若故意散布虚假信息或诽谤言论,诋毁某个企业的名誉,导致该企业的声誉受损,该企业有权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被告正式道歉并支付相应经济损失。不过,由于涉及的是企业之间的纠纷,因此无法申请精神损害赔偿。另外,所涉及的经济损失仅限于实际发生的损失,即被告方的恶意行为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在实践操作中,如何证明这部分经济损失确实存在以及具体数额,确实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可以理解为是诉讼中的一项重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