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中国签署司法协助协议或条约的国家缔约方要求我们的法院提供司法协助。经最高法院审查后,应移交相关高等法院指定的相关中级法院。完成后,相关中级法院应通过高等法院向最高法院返还相关材料和送达证明。如果中国法院需要请求外方向缔约方提供司法协助,应按照本协定的规定提交书面请求、所附文件和相应的翻译件,经有关高等法院审查后,提交最高法院处理
2.对于尚未与中国达成司法协助协议的国家,只要是《海牙公约》的成员,就可以按照该公约处理。根据公约,中国指定的服务机构是司法部。具体程序如下:
(1)公约成员国驻华使领馆将该国法院或其他机关要求在中国送达的民事或商事司法文书直接送交司法部,由司法部移交最高法院,然后最高法院将把它们移交给相关法院,为各方服务。服务证书应由相关法院移交最高法院,并返还司法部,(二)有权送达文书的公约成员国主管机关或者司法助理,应当直接送交司法部,请求中国送达民事或者商事司法文书文件。司法部应将其提交给最高法院,然后最高法院应将其提交给相关法院为双方服务。服务证书应由相关法院提交最高法院,并返还司法部,如果公约成员国驻华使领馆直接向其在华公民送达民事或商事司法文书,(4)如果我国法院要求公约成员国向其公民或第三国公民或无国籍人送达民事或商业司法文书,相关中级法院应将请求和送达的司法文件发送至相关高等法院至最高法院,并将最高法院发送至司法部至该国指定的中央机关;如有必要,最高法院也可将其送交该国指定的中国中央机关。(5)如果中国法院希望向公约成员国的中国公民送达民事或商事司法文书,他们可以委托中国驻该国的使领馆为他们服务
3.未与中国签订司法协助协议,也不是《海牙公约》成员国的国家需要提供司法协助,应按照以下程序处理:
以及第三国或无国籍方送达法律文件,该国驻中国大使馆或领事馆应将法律文件移交给外交部,并移交给相关高等法院,然后由高等法院指定相关的中级法院为双方当事人送达
(2)外国驻华使领馆可以直接向其在华公民送达法律文书,但不得损害中国的主权和安全或采取强制措施
-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申请执行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被裁定为无权仲裁不予执行案
66人看过
-
国际商会仲裁院与中国国际商会仲裁院有关系吗
482人看过
-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申请执行概述
181人看过
-
仲裁协议中关于仲裁机构的约定--兼评我国仲裁法中有关条款的规定
169人看过
-
国际商会仲裁院可否在中国仲裁
308人看过
-
1992年中国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中国香港国际仲裁中心简易形式仲裁
55人看过
-
国际商事仲裁与国际贸易中国际贸易中关于国际贸易的仲裁规则一样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7国际仲裁是国际商事纠纷的一种解决方法,如果要问通常会用到哪些法律,根据纠纷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过国际商事纠纷中贸易纠纷比较常见,所以有关贸易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会用的多一点。 另外,因仲裁的地点不同也会使适用的法律有所不同,比如,国际贸易纠纷当事人常选择在英国伦敦国际仲裁院仲裁,因此会适用英国的相关法律。 目前国际社会关于国际商事仲裁方面的国际公约主要有:《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公约》和《联
-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中关于仲裁条款的约定包括哪些内容,是怎样规定的山西在线咨询 2022-02-23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内容应包括:1,仲裁事项,即提请仲裁的争议范围。仲裁事项必须订得概括而且明确,不可遗漏。2,仲裁地点和仲裁机构。仲裁机构应当唯一而明确。如果约定临时仲裁庭仲裁,则应订明组成仲裁庭的人数及如何指定,亦即采用什么程序审理等;如果约定在常设仲裁机构仲裁,则应写明仲裁机构的名称。3,仲裁程序,规定进行仲裁的程序和手续。包括如何提出申请、如何指定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如何审理、如何做出裁决,以
-
国际贸易法概述仲裁裁决的执行如何规定香港在线咨询 2023-02-15仲裁裁决的执行的规定: 《仲裁法》第二十条,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
-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是什么,有哪些法律规定江苏在线咨询 2023-08-16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指的是法院或者是其他有权的机关承认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终局的约束力,并且对于不执行的一方在经过申请以后进行强制执行的一种制度。当然如果对裁决不服的话,也是可以向法院进行起诉的。
-
国际商法仲裁裁决的机构程序?河南在线咨询 2023-09-14申请人应提交仲裁协议和仲裁申请书,井附交有关证明文件和预交仲裁费。仲裁机构立案后应向被诉人发出仲裁通知和申请书及附件。指定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当事人双方均可在仲裁机构所提供的仲裁员名册中指定或委托仲裁机构指定一名仲裁员,并由仲裁机构指定第三名仲裁员作为首席仲裁员,共同组成仲裁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