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诉讼时效。身体收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毁损的。
2、3年诉讼时效。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
3、4年诉讼时效。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提出诉讼或仲裁的。
4、最长诉讼时效。从权利受侵害之日起20年。日常生活当中经常可以听到有一些人说,害怕自己的权利过了时间的规定就不能够再受到法律保护了,实际上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法律当中对于任何的一项民事权利都规定了诉讼时效,需要了解一下,这种时效的起算时间和具体的中断是由。
一般民事诉讼时效是几年
1、一般民事诉讼时效是三年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分期履行债务的诉讼时效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九条【分期履行债务的诉讼时效】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3、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法律效果
《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二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法律效果】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民法中诉讼时效中止的时效一般是多久
199人看过
-
税务行政诉讼一般诉讼时效是多久
398人看过
-
刑事诉讼时效一般是多久,过了时效还能起诉吗
54人看过
-
民事诉讼补充材料的时间一般是多久
222人看过
-
继承诉讼时效一般要多久
430人看过
-
一般借条20年诉讼时效是多久
389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一般民诉法不当得利诉讼时效是多久香港在线咨询 2023-01-02不当得利诉讼时效是3年。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绝大多数应适用普通诉讼时效期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3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的规定: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及对方当事人之日起计算。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行使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受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的存在
-
请求抚养费的民事诉讼时效一般多久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5-28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未行使权利,诉讼时效通常为三年,届满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的制度。即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受到司法保护;超过诉讼时效后,权利人同向义务人主张权利且义务人拒绝履行义务的,其权益则不再受司法保护。
-
民事诉讼二审判决书生效时间一般是多久澳门在线咨询 2021-03-10二审判决书一经收到,也就是生效了。但是如果申请执行,要看义务履行方是什么时候收到的二审判决书。 如果二审是维持原判的话,那就是看一审的判决,如果是给付金钱的,通常是写着在判决生效XX日内,支付多少钱,这个是自动履行期。只有过了这个期限,而义务履行方不履行义务的,才能申请执行。 如果是二审改判的话,则根据二审判决书确定,过了义务履行方的自动履行期才能申请执行。
-
民事诉讼时效一般几年广西在线咨询 2021-08-30民事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不适用三年诉讼时效的规定。
-
民事诉讼一审的审理时间一般是多久?海南在线咨询 2021-05-181、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2、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3、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4、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 (2012修正)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