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可以终止合同的五种情况首先,由于不可抗力,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不可抗力是指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其发生和后果无法避免和克服的事件,包括自然灾害、战争、社会异常事件、,不可抗力的发生可能对合同的履行产生大小影响。有时它只是暂时影响合同的履行。当事人可以通过迟延履行来实现合同目的,但不能滥用单方解除权。如果一方因不可抗力单方面终止合同,则必须承担举证责任,说明行使终止权的法律事实已经发生。续约期满前,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其主要债务。主债务是指当事人根据合同应当承担的大部分债务,或者对债权人权利具有重要或者根本影响的部分。三、因一方迟延履行主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未履行的。逾期履行,是指债务人无正当理由,在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时不履行合同义务;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合同,债权人提出履行要求后,债务人仍不履行的。债务人迟延履行其主要债务的,债权人应当首先设定合理的期限,并以书面形式催告债务人履行。
四、一方当事人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如果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或其他合同条款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非常重要,且一方违约将严重影响双方在订立合同时的预期经济利益,当事人可以无追索权单方直接解除合同
v.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如借款人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贷款、提前收回或终止合同;如果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将租赁物转租,出租人可终止合同等。应注意,如果一方单方面终止合同,应通知另一方,当通知到达另一方时,合同终止。
-
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吗哪些情况下允许解除
145人看过
-
合同违约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吗?
341人看过
-
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吗?在什么情况下,双方可以终止合同?
445人看过
-
租赁合同在哪种情况下解除可以不违约
164人看过
-
当事人解除合同的情况
51人看过
-
当事人解除合同的情况,当事人解除合同的时间
348人看过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
当事人能解除合同吗?哪些情况下当事人可解除合同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1-13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下列情况下当事人可解除合同: 一、当事人协商一致; 二、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三、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五、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
双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解除双方的合同的方式福建在线咨询 2022-01-26合同可以解除。合同解除有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两种形式。 1、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2、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这两种都属于约定解除,不管是事先约定,还是事后约定,主要在于双方是否协商一致,只要协商好了,就可以解除合同。利用这种方式比较轻松,便于实现。除了约定解除以外,还有法定解除,那就是只要遇到下列情况,不论双方是否协商一致,都应依法解除
-
合同解除有哪五种情况?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2-01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五种情形: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因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要后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当事人一方迟延覆行债务或者有其它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它情形。
-
解除合同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什么情况下买卖双方香港在线咨询 2022-04-10以下情况可以解除合同: 1.由买卖双方协议解除合同。这里所说的由买卖双方协议解除合同的意思是当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在买卖双方均没有开始履行合同中固定的内容之前,双方当事人是可以通过协商解除该合同的。 2.法定解除合同。这里所说的法定解除合同,指的是合同有效成立之后,没有履行或者没有完全履行之前,当法定的解除条件具备时,享有解除权一方如想要解除合同是可以解除合同的。 3.在具备约定解除条件时可以解
-
在什么情况下,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哪些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5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当事人双方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解除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我国劳动法在规定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时,就劳动者有过错和劳动者无过错两种情况作了不同的规定。 1.按照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对新招收的合同制职工进行思想品德、劳动态度、实际工作能力、身体情况等进行进一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