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2000)琼刑终字第123号
原公诉机关海南省海口市人民检察院。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林密,男,1968年11月11日出生,汉族,广东省广州市人,初中文化,原系文昌海澳经济开发公司法人代表,住文昌市岭里街40号。1996年10月15日因涉嫌诈骗犯罪被收容审查,同年12月12日被取保候审,1999年6月18日被逮捕。现押于海口市第一看守所。
辩护人邢益川,海南法立信律师事务所律师。
海南省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海南省海口市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林密犯诈骗罪一案,于2000年8月10日作出(2000)海中法刑初字第64号刑事判决。原审被告人林密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辩护人的意见,认为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
原判认定:被告人林密于1993年成立文昌海澳经济开发公司,并任法人代表,因经营不善,使公司负债累累。为偿还债务,1995年10月份,被告人林密用文城镇公园旁面积为3404平方米的土地(实际未拥有该土地使用权),向韩奋畴谎称:该公司有一块合法土地急需资金开发,愿将该地作为抵押物,要求韩奋畴借222万人民币,并许诺三个月内将借款还清。韩奋畴答应林密的要求,并提出到司法公证机关作抵押借款公证。被告人林密便找到熟人王绥锦、王绥积,后又认识海口市新华区公证处公证员陈德典,同年10月4日,被告人林密携带过期失效的土地证件、无红线图的土地证件与韩奋畴前往新华区公证处办理借款抵押手续。在办理公证中,陈德典没有对林密送来的证件认真审阅,作出了抵押借款协议书,致使对土地资料无审阅能力的韩奋畴确信公证处的公证,并于当天从家里和银行提取222万人民币交付林密。事后被告人林密并没有将该款用于土地开发,而是用于还债及其挥霍。当韩奋畴发现抵押的土地并不具有合法使用权时,多次要求林密返还借款未果,于1996年10月14日将林密扭送公安局。案发后追回赃款30万元人民币退还被害人。
原判认为:被告人林密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应依法惩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第六十四条、一九七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之规定,判决被告人林密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十万元人民币;被告人林密违法所得的财物继续予以追缴。
宣判后,被告人林密不服上诉及辩护人辩称,原判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其没有虚构事实,不构成诈骗犯罪。
经审理查明:原判认定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林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使用过期失效的土地证件,以抵押借款的方式骗取韩奋畴222万元人民币的事实清楚,有以下证据予以证实:
1、韩奋畴的报案及陈述,证实林密向其抵押借款并去新华区公证处公证的事实;
2、林密出具的借款收条,证实收到韩奋畴借款222万元人民币;
3、文昌市海澳经济开发公司和韩奋畴签订的《抵押借款协议书》、新华区公证处的公证书及用以抵押的文昌县人民政府文府函[1994]114号批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相关土地证件;
4、文昌县政府于1995年8月28日下发文府土函[1995]161号批复:“对于原来县政府原则上安排5个用地单位的用地,根据土地实存情况,重新安排;各单位的具体用地手续,按规定程序办理。”5、证人王绥积、陈德典的证言,证实文昌市海澳经济开发公司法人代表林密和韩奋畴签订《抵押借款协议书》并公证的事实;
6、海口市公安局笔迹检验鉴定书证实,新华区公证处出具的《公证谈话笔录》上“林密”、“韩奋畴”的签名与其二人的笔迹样本不相同。林密、韩奋畴也均否认在《公证谈话笔录》上签过字;
7、韩奋畴于1997年9月11日收到林密还款30万元人民币的收据;
8、文昌市国土局于1999年10月14日出具证明,证实海澳经济开发公司转让土地使用权的事实。
上述证据经一审庭审举证、质证并予以确认。经二审审查,证据来源合法,客观真实,相互印证,原判确认正确。
关于林密的上诉理由及辩护人的辩护意见,经查:林密在与韩奋畴去新华区公证处公证《抵押借款协议书》时,隐瞒了文昌县政府于1995年8月28日下发的文府土函[1995]161号批复,使用过期失效的土地证件,骗取韩奋畴人民币222万元用于还债及挥霍;其在取保候审期间转让部分土地使用权后,亦未及时归还所欠韩奋畴的借款。林密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产的行为,其上诉理由及辩护人的辩护意见,本院不予支持。
本院认为: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林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应依法惩处。林密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但适用法律错误。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二)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二条第一款、一九七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五十一条第一款、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林密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十万元人民币。
(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一九九九年六月十八日起至二0一四年四月十九日止)。
被告人林密违法所得的财物继续予以追缴。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李传山
代理审判员黄翰绅
代理审判员凌杰泉
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书记员叶珊茹
-
林朝强诈骗一案
448人看过
-
邓琦抢劫、诈骗、保险诈骗上诉案
77人看过
-
诈骗刑事案上诉多久判
137人看过
-
合同诈骗案上诉的影响
376人看过
-
林睿抢夺上诉案
324人看过
-
诈骗案开庭要写上诉书吗
457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上诉状电信诈骗案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10刑事上诉状 刑事上诉是指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对一审法院的刑事判决、裁定不服,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上诉状的主要内容 上诉状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一审法院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 法律建议 鉴于刑事上诉专业要求比较高,建议当事人在刑事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完成上诉比较适宜。
-
榆林保险诈骗案起诉费是多少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10-081.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受害人也可以委托律师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因为刑事案件的最终结果是起到惩戒的作用,也就是判处犯罪嫌疑人徒刑,对于是否弥补损失不作要求,所以我们受害者委托了律师以后可以对损失的部分争取法院再给出一个处理的意见。 2.侦查阶段(含检察院自侦):5000-20000元人民币; 3.审查起诉阶段:6000-30000元人民币; 4.审判阶段:8000-50000元人民币; 4.代理刑
-
诈骗案上诉后还能退赃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01-22可以要求按照辩护合同处理,至于上诉之后能不能退,可以补签合同约定的。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
-
诈骗案件想减刑如何上诉安徽在线咨询 2022-09-04犯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或者;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如果是对一审判决不服的话,可以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至于上诉后是否会减刑,只是会有的可能,具体要看犯罪情节或者一审的判决是否存在严重错误,证据不足、事实不清或者违反法律程序的情况。如果上诉还是维持原判的话,那么因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
-
诈骗合同是报案还是去上诉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08根据《刑法》的规定,合同诈骗罪,如果构成犯罪,您可以先去公安机关报案,交由公安机关调查处理。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或者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