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起诉别人产品侵权
(一)先确定去哪个法院起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关于“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提起的诉讼,产品制造地、产品销售地、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规定,受害的消费者在致害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拒绝赔偿时,可以向产品制造地、产品销售地、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产品责任诉讼,要求赔偿损失,当然,受害者也可以直接向上述人民法院起诉。根据诉讼金额大小及案情繁简,应向不同级别的法院提出诉讼。一般讲,诉讼金额及案情简单的,向区、县法院起诉;纠纷金额较大、案情比较复杂的,以及涉及外商、外资的,可以向当地中级人民法院起诉。
(二)研究起诉的具体方法
(三)对法院判决不服的解决办法
法院受理消费者纠纷案件后,一般要对案件进行调解。如调解不能达成协议,或在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法院将进行审判。对法院所作判决不服,诉讼当事人有上诉权。诉讼当事人可在收到审判书起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要制作上诉状,写明上诉理由,上一级法院受理上诉案、作出二审判决和裁定后,即为该案件的终审判决,并立即生效。如再不服,可继续提出申诉,但不能停止对判决的执行。
二、品牌侵权立案标准
品牌侵权的立案标准为: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三、产品专利侵权的要件
构成专利侵权行为的要件包括两个方面:形式条件和实质条件。
(一)形式要件
1.实施行为所涉及的是一项有效的中国专利;
2.实施行为必须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或者授权的;
3.实施行为必须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对于行为人是否具有主观故意并不是形式要件。但是,可以作为衡量其情节轻重的依据。
(二)实质条件
构成专利侵权的实质要件,也就是技术条件,实质实施行为是否属于专利的保护范围。如果行为人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属于专利权的保护范围,那么该行为人就构成了专利侵权。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行为人所涉及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技术特征全部相同,则构成侵权;
2.行为人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多于专利的技术特征,也构成侵权;
3.行为人所涉及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技术特征有相同的,有相异的,但是,相异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技术特征是等效的,仍构成侵权;否则,不构成侵权。这里技术特征等效,是指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推断出某两种技术特征彼此替换后,所产生的效果相同。
-
网上销售别人产品被起诉侵权
76人看过
-
产品外观侵权怎样起诉
51人看过
-
产品侵权怎么起诉需要赔偿吗
455人看过
-
起诉侵权产品的步骤
187人看过
-
起诉产品侵权赔偿多少
171人看过
-
侵权别人产品会定何种罪
80人看过
产品是指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产品一般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核心产品、基本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 产品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 更多>
-
侵权产品民法总则中侵权产品的起诉权怎么处理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2-04根据我国民法典,因产品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生产者或者产品销售者请求赔偿。产品缺陷由生产者造成的,销售者有权在赔偿后向生产者追偿。如果产品因销售者的过错而存在缺陷,生产者有权在赔偿后向销售者追偿。
-
别人侵犯我版权怎么起诉云南在线咨询 2022-06-23文章被侵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自行协商。如果双方能在侵权行为发生之后和解,则既可以使著作权人迅速有效地实现和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可以使侵权人避免声誉的损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调解。调解不是解决著作权纠纷的必经程序,当事人愿意调解、达不成调解协议或调解后反悔的,都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仲裁。仲裁往往合同纠纷中较多,但是不乏有侵权仲裁的情形关键还是在于是否达成仲裁
-
专利产品怎么投诉侵权产品侵权去哪里投诉?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01、的维权途径仲裁是指经争议当事人的申请,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双方发生的依法进行的评价活动。劳动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书面申请书着重阐明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并且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劳动争议范围包括: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
-
-
商标侵权和别的人的产品侵权一样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20商品一模一样,只是商标不一样不一定不构成侵权,还要看两商标是否相似,以至于容易导致相关公众发生混淆。根据《商标法》的规定,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类似的商标的行为。 2、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这种行为在理论上也称为"反向假冒"行为。 3、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