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否存在粮食安全,一直是专家学者议论的话题。有些学者认为,只要市场在,就不愁买不到粮食。事实证明,粮食问题不是供给不足,而是生产过剩,将来估计还会如此。个人的粮食安全依靠市场,国家的粮食安全同样依靠市场。粮食生产没有垄断性,任何一块普通的土地都能够种粮食,不像石油生产具有垄断性。只要出高价,总能买得到粮食。
上述观点从市场配置资源、市场决定供求关系的理论角度来讲,是言之成理的。但考虑到粮食这种资源的特殊性,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粮食供给与需求格局的新动向,上述观点就很难被实践所认可了。
中国经济正在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国内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必然受到国际农产品市场和能源价格的影响。但就当前的形势而言,影响农产品供求关系的主要还是国内因素。
一是国内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近年来,职工工资上涨,城镇居民收入增加,购买力不断提高。尤其是近两年来,普通劳动者工资上涨较快,低收入者的食品消费占其收入的比重最高(即恩格尔系数相对较高),导致对食品的需求上涨,从而对食品价格及宏观经济产生影响。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大量农民转移出来,成为在城镇工作的农民工。这部分劳动力及其随行家属从生产粮食和家庭储备粮食变为单纯的消费粮食,同时其食品的消费构成也发生了变化。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亦快速发展,对原料的需求也在增长。生物能源的发展,纺织业出口的扩大,已经明显对农产品原料的需求产生影响。人口绝对数量将继续增长,对食品的需求将继续扩大。
二是国内农产品的供给出现新变化。近年来,受生态退耕和城镇建设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耕地面积总体上趋于减少,农业用地矛盾突出,尤其使耕地密集型农产品,主要是粮食、油料、棉花和糖料等在用地上的矛盾更加突出。水土资源配置不平衡,影响了粮食的生产。长江流域以北广大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4.8%,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9.5%。相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35.2%,但拥有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0.4%。自然灾害导致一些主要农产品出口国生产下降、库存减少。国际市场上农产品价格高,使中国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余缺的不确定性在增加。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提高,农业比较利益进一步降低。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的过程中,农民非农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工资率普遍增加,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这也就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农产品的供给。
根据主要耕地密集型农产品2006年进出口数量粗略计算,2006年中国通过出口为国外提供的农产品播种面积为85.5万公顷;同时,通过进口为中国提供的部分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989.0万公顷。这样,中国通过净进口农产品使用的国外耕地的播种面积为1903.5万公顷。
2006年中国还净进口豆油142万吨。按照大豆出油率15%折算,折合为进口947万吨大豆,等于国外又为中国提供播种面积542.1万公顷。总计2006年国外为中国提供农作物净播种面积为2445.6万公顷。
2006年中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5702万公顷,国外提供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占国内面积的15.6%。这部分播种面积按复种指数1.29计算,折合耕地2.8亿亩,占全部耕地资源的15.3%。按每亩用水300立方米计算,则相当于节约中国农业用水840亿立方米。
中国基本上实现了主要农产品自给。但应该指出,中国当前满足城乡消费者需求和工业原料的农产品供给,在一定程度上依靠的是虚拟耕地和虚拟水的进口。中国同样存在粮食安全问题。
在社会转型期,中国人口持续增长,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虽然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在不断下降,但城乡消费者对食品的绝对消费量,尤其是肉禽蛋奶的消费量在上升。一部分农产品的供给在减少,这样在食品供求上必然出现结构性短缺,造成居民食品消费价格的上涨。对广大消费者来说,直接食用的粮食消费具有刚性特征,而且消费者对于该类粮食产品的消费预期具有超前性。该类粮食供求即使小有变动,也会导致价格的暴涨暴落,直接影响国家的稳定大局。如果真出现问题,依靠刺激国内生产在短期内增加粮食供给是不现实的。
国际形势波谲云诡,油价和粮价的走势变幻莫测,中国作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后来者,尚不掌握农产品的定价权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话语权。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粮食出现问题,依靠从国际市场上大量进口是不现实的。粮食安全问题在中国同样存在,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基点要立足于国内的供给。
-
五问国家粮食安全四部委就粮食安全情况答问
459人看过
-
探析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225人看过
-
中国将加快推进粮食立法保障粮食安全
244人看过
-
国家粮食局长:我国粮食安全完全有保障
345人看过
-
理性应对粮食安全问题创新完善粮食调控机制
248人看过
-
中国粮食安全面临七大挑战
86人看过
粮食安全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 保障粮食安全是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转变政府职能要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营造公平合理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秩序。围绕着农业问题所进行的“多哈回合”谈判必须尽管结束,发... 更多>
-
进境粮食存在重大安全问题怎么召回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16进境粮食存在重大安全质量问题,已经或者可能会对人体健康或者农林牧渔业生产生态安全造成重大损害的,进境粮食收货人应当主动召回。采取措施避免或者减少损失发生,做好召回记录,并将召回和处理情况向所在地检验检疫部门报告。收货人不主动召回的,由直属检验检疫局发出责令召回通知书并报告国家质检总局。必要时,国家质检总局可以责令召回。
-
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粮食存在问题怎么办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16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中央储备粮数量、质量、储存安全等方面存在问题,应当责成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及其分支机构、承储企业立即予以纠正或者处理;发现中央储备粮代储企业不再具备代储条件,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取消其代储资格;发现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直属企业存在不适于储存中央储备粮的情况,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责成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对有关直属企业限期整改。
-
食品安全问题赔偿标准,食品安全问题赔偿标准,食品江苏在线咨询 2021-10-27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和经营知道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了要求赔偿损失之外,还可以向生产者和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格的10倍或者损失的3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金额不足1000元的,为1000元。但是,除了食品标签、说明书不影响食品安全、不误解消费者的缺陷外。
-
-
伤残军人安置中存在哪些问题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09伤病残军人根据不同伤病残情况,可分别采取退休、转业、复员、退伍、国家供养等不同的退役安置方式。军官、文职干部因战、因公致残,被评定为一级至六级残疾,或者因病医疗期满后经医学鉴定为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可作退休安置。士官因战、因公致残被评定为一级至四级残疾的,或者因病医疗期满后经医学鉴定为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可以作退休安置。初级士官患精神病被评定为一级至四级残疾的,义务兵因战、因公、因病被评定为一级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