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居住权影响卖房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4 11:33:55 229 人看过

买下的房子永久居住权不可以出售。居住权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所有的住房及其附设施占有、使用的权利,自登记时设立、具有人身专属性,该权利不能转让出售。

一、以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第一分编中的第十四章规定了居住权制度。其中第三百六十六条规定: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第三百七十一条规定:以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的,参照适用本章的有关规定。

可见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居住权是一种用益物权,房屋所有权人通过合同或遗嘱的方式设立居住权,居住权人即有权对他人的房屋享有占有、使用的权利。也就是说,即便以后房子被卖掉或继承,新房主也不能要求居住权人搬离,居住权人可以安心居住在房子内,享有居住房子的权利。

二、居住权的消灭时间是什么时候

居住权在居住权期限届满或居住权人死亡时丧失。居住权,是用益物权的一种,指对他人所有的住房及其附属设施占有、使用的权利。居住权具有人身专属性,依附于特定人存在,不能转让或者继承,并随居住权期限届满或居住权人死亡而消灭。

三、居住权取消了吗

居住权可以取消,但需要享有居住权的当事人同意撤销居住权,居住权只会因为居住权期间届满或者居住权人死亡而消灭。

居住权是指权利人为了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按照合同约定或遗嘱,在他人享有所有权的住宅之上设立的占有、使用该住宅的权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4日 03:1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居住权相关文章
  • 老公的房子能永久居住权吗
    一、老公的房子能永久居住权吗如果夫妻双方没有离婚的话,在另一方同意的情况下是有永久居住权的,但是没有所有权。依据现行法律规定,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房屋终身居住权,而居住权是用益物权的一种,一般由所有权决定的,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房屋居住权的年限由合同规定。夫妻签订房屋居住权协议只要夫妻双方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双方自愿签订,且协议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即为有效合同。《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二、民法典中永久居住权是多少年永久居住权是居住权人的终身。居住权的期限可由当事人在合同中协商约定,对居住权期限没有作出明确规定的可以推定居住权的期限为居住权人的终身,与居住权人生命共始终即永久。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七十条
    2023-12-17
    186人看过
  • 房屋永久居住权合同合法吗
    一、房屋永久居住权合同合法吗依据现行法律规定,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房屋永久居住权,而居住权是用益物权的一种,一般由所有权决定的,而民法典规定,房屋居住权的年限由合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第三百六十七条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住宅的位置;(三)居住的条件和要求;(四)居住权期间;(五)解决争议的方法。二、关于居住权有哪些最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百八十九条居住人有权依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第八百九十条,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第八百九十一条,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
    2023-05-06
    409人看过
  • 房屋有没有永久居住权
    依据现行法律规定,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房屋永久居住权,而居住权是用益物权的一种,一般由所有权决定的,而即将生效的《民法典》规定,房屋居住权的年限由合同规定。一、房屋产权与永久居住权有什么区别?买下的房子永久居住权不可以出售,产权为一般的称呼,其正确的说法应为所有权,所有权指的是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你所述的永久居住权其实只是其中对使用权的称呼。永久居住权所代表的并非是完全的所有权,其在房屋的登记管理部门也不会有任何的记载,换而言之,你只享有居住的权利,而不能对该房屋进行继承、抵押、转让或作价入股等处理。永久居住权是在一个国家可以永久合法居住,这个可以永久合法居住的证件,就是绿卡。而不是国籍。外国的永久居住权和中国国籍可以兼得。永久居住权=绿卡理论上可以同时拥有几个国家的永久居住权。但每个国家对永久居民都有每年内要住够多长时间的限制,如果住不够,就说明没有意图要在这里永久居住,那么那个国
    2023-03-19
    235人看过
  • 享有永久居住权的房子被卖怎么办
    房屋所有人的房子被卖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可以双方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一、房屋租赁纠纷的解决方法有什么房屋租赁纠纷的解决方法有和解、调解、仲裁、诉讼四种。首先应按平等互利的原则私下进行和解,和解不成可请第三方加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根据租赁合同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的协议由指定机构进行仲裁;如仍未解决,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有什么解决途径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和解、协商、仲裁、诉讼。双方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处理。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房屋租赁合同的内容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的对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执行。三、房子到期不退押金
    2023-06-26
    154人看过
  • 设立居住权的房子可以买卖吗,居住权带来哪些影响?
    民法典未禁止设立居住权的房屋进行出售。《民法典》规定设立居住权是无偿的(双方有约定除外)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需要去房管局登记才能生效。订立居住权合同注意一定要以书面形式,合同主要包括下列条款:①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②住宅的位置;③居住的条件和要求;④居住权期限;⑤解决争议的方法。居住权合同拟好后,当事人需要去不动产登记机关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律师补充:“所有权”是所有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这四项权利,所有权是物权的基础。法律意义上的“用益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他人的物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居住权的制度优势在于其法律保障力度非常强,居住权人的身份不同于承租人,当发生第三人侵害房屋权利的情况时,居住权人可以物权人的身份向第三人主张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救济。居住权是一种排他性物权,若房屋上设立了居住权,就
    2023-05-07
    154人看过
  • 永久居住权的含义
    一、国家永久居住权什么意思国家永久居住权是你在一个国家可以永久合法居住。永久居住权也就是绿卡。绿卡一词源自美国,因其永久居民身份证(卡)是浅绿色的,所以简称‘绿卡’。理论上可以同时拥有几个国家的永久居住权。但每个国家对永久居民都有每年内要住够多长时间的限制,如果住不够,就说明没有意图要在这里永久居住,那么那个国家就有权利取消你的永久居住权,也就是吊销绿卡,所以实际上一个人同时拥有两个以上绿卡,是不现实的。二、永久居住权享受福利吗永久居住权就是只有居住权利,没有买卖交易权利,产权不在你,是属于集体产权。也就是我们以前所听到的公房,实际上这种房子是国家所有,是又具有公有性,这种房子在离婚的时候很难解决,因为这种房子没有一个产权证,所以不属于产权房,只是国家借给人民居住的一种公房,居民可享受在房屋居住的权利,但却无法买卖交易。依据现行法律规定,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房屋永久居住权,而居住权是用益物权的
    2023-02-27
    151人看过
  • 如何废除房屋永久居住权
    我国民法典中并不存在“房屋永久居住权”一说,《民法典》在第14章只规定了“居住权”。居住权是是指以居住为目的,对他人的住房及其附属设施所享有的占有、使用的权利,具有物权属性。居住权只能由自然人享有,不能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且具有高度的人身依附性,一般不能转让或继承。民法典中是否能出售房屋永久居住权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居住权的设立原则上是无偿的,不能转让、继承和出租,就其性质而言,是不能出售营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八条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第三百六十九条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第三百六十七条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
    2023-07-04
    289人看过
  • 新加坡永久居住权
    以亚洲安全和稳定的环境为背景,新加坡大都市化的面貌使其成为长住地的理想选择。新加坡实行开放式的移民法规,欢迎任何对经济成长有贡献的有专业技能、知识的人才。新加坡有六种永久居民核准计划,适合专业人士、大学生和其他拥有专门技能的人士。1.原则批准永久居民(AIP)如在新加坡就业或将其家庭在5年内迁移至新,可申请永久居民。2.落户永久居民(LPR)拥有可被接受的专业经验或大学以上文凭,但目前没有在新加坡工作的人士,有兴趣落户新加该计划给香港人5年的原则批准永久居民权,持有人坡可考虑该计划。申请成功者将有两年时间在本地寻找就业机会和迁移家庭来新。一旦寻获工作或家庭迁移来新,申请者将得到永久居民地位。落户永久居民资格无法更新。3.专业、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永久居民计划(PTS)在该计划下申请永久居民的人士,在申请前必须找到工作。他们也必需持有就业准证,年龄在50岁以下。申请人的配偶和年龄在21岁以下的
    2023-06-08
    475人看过
  • 房屋买卖后是否可以出售永久居住权?
    买下的房子永久居住权不可以出售,买下的永久居住权是一种使用权,拥有所有权的房子才可以出售,所有权指的是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只要所有权人才可以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房子居住权和产权一样吗不一样。居住权与产权的区别居住权房子的承租人转换,产权房是房子产权人转换。居住权房是只有本地户口可购买,产权房虽然现在有限制空间就比较大。居住权房贷不了款。居住权你只享受使用权利,就相当于你租了一套房子一样,租期内只有居住使用权。产权房您拥有房屋的买卖、居住、使用的权利。一、居住权居住权,用益物权的一种,指对他人所有的住房及其附属设施占有、使用的权利。居住权具有以下的法律特征:第一、居住权的主体是特定的公民,即有合法依据而占有房屋的公民。第二、居住权的客体只限于房屋。如出租人的房屋。第三、居住权属于一种用益物权。居住权人对房屋的使用应限于居住的目的。第四、居住
    2023-07-06
    116人看过
  • 公租房可以永久居住吗
    法律综合知识
    关于公租房的使用时限并无硬性规定。当公租房满五年后,租赁承租人欲继续租赁该住宅,应于租赁期届满日前三个月向所在市区县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提交续租申请。市区县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将协同其他相关机构对申请人是否满足租赁公租房的申请要求进行认真审查核实后,若审查结果认定为符合条件者,则批准其续租且双方签署续租合同。《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第三十条租赁期届满需要续租的,承租人应当在租赁期满3个月前向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进行审核。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准予续租,并签订续租合同。未按规定提出续租申请的承租人,租赁期满应当腾退公共租赁住房;拒不腾退的,公共租赁住房的所有权人或者其委托的运营单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承租人腾退公共租赁住房。
    2024-04-21
    500人看过
  • 永久居住权是否属于房屋权益
    房屋居住权的年限由合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第三百六十七条: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住宅的位置;(三)居住的条件和要求;(四)居住权期限;(五)解决争议的方法。第三百七十条:居住权期限届满或者居住权人死亡的,居住权消灭。居住权消灭的,应当及时办理注销登记。遗产房屋继承人都有居住权吗1、继承人当然是有居住权的。因为,在法律上,对于一个继承人而言,他是有继承遗产的份额的,换句话说,他就是遗产房的共有权人,所以说和其他继承人共同拥有这个遗产房子的所有权,那么我们说的房屋有所有权,当然也就有居住和使用这个房屋的权力啦,除此之外,作为继承人,他们还有对于这个房屋的处分权。但是,因为遗产房是共有的,
    2023-07-12
    341人看过
  • 安置房被安置人是永久居住权吗
    一、安置房被安置人是永久居住权吗在拆迁安置的情境中,关于安置房被安置人是否享有永久居住权的问题,实际上需要结合具体的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来判断。1.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居住权有了明确的规定,这为被安置人的居住权提供了法理支撑。2.永久居住权这一概念在现行法律中并没有直接的定义。居住权通常与特定的条件、期限或事件相关联。3.在拆迁安置中,被安置人通常基于拆迁政策或相关协议获得安置房,并据此享有居住权。这种居住权的具体性质、期限和条件往往需要在相关协议或政策中明确规定。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安置房的居住权等同于永久居住权。被安置人是否享有永久居住权,需要依据具体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以及协议条款来确定。二、拆迁中被安置人居住权在拆迁过程中,被安置人的居住权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民法典》的颁布为居住权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法律依据。1.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被安置人作为共同居住人
    2024-07-17
    251人看过
  •  居住权是否会受到房屋转卖的影响?
    居住权人在房屋转卖时,所享有的居住权不会受到影响。居住权是在房屋管理局登记成立的物权,不能转让或继承。新主人不能催人或租房子,因此二手房购买者应注意查询房屋的居住权登记情况。居住权人将房屋转卖时,该房屋所享有的居住权并不会受到影响。居住权是在房屋管理局(登记机关)登记成立的物权,不能转让或继承。即使业主出售房屋,拥有居留权的业主仍会有一段时间的居留权。新主人不能催人或租房子。因此,二手房购买者应该注意,购买房屋后,不仅要查询房屋的所有权、租赁、司法查封或抵押情况,还要查询房屋的居住权登记情况。 房屋转卖对居住权的影响房屋转卖对居住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居住权转让协议的效力:根据《民法典》第三百零六条规定,居住权人有权将居住权转让给他人,但应当书面告知居住权人居住权人居住权受让人。居住权转让协议自合同成立时生效,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2. 居住权人的优先权:根据《民法典》第
    2023-08-27
    491人看过
  • 再婚可以有永久居住权吗
    再婚夫妻领完结婚证后,如果男方去逝后,女方有永久居住权吗没有,永久居住权一般是指男方在世时而言的。不过,由于男方过世,女方与男方离世前是配偶关系,所以,女方是男方的继承人,有继承权。如果男方未写遗嘱的话,女方可按照第一顺位继承原则,和男方子女均分男方房产。此外,夫妻共有财产则男女方各一半,女方的一半归女方所有,男方的一半则由继承人均分。财产的继承除法定继承外还有遗嘱继承,且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如果遗嘱中房子归别人了,配偶就没有永久居住权。而法定继承遗产的继承顺序,排在第一顺序的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其中配偶,不论男女继承权是平等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这么多人分一套房子,配偶并不比其他人优先,大家要进行分配,所以,配偶不是独大的,当然也就没有所谓的永久居住权了。房屋产权是指房产的所有者按照国家法律
    2023-05-05
    321人看过
换一批
#物权
北京
律师推荐
    #物权 知识导航
    展开
    #居住权
    词条

    居住权是《民法典》物权编新增的用益物权的种类。居住权是指权利人为了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按照合同约定或遗嘱,在他人享有所有权的住宅之上设立的占有、使用该住宅的权利。 居住权作为用益物权具有特殊性,即居住权人对于权利客体即住宅只享有占有和使用的... 更多>

    #居住权
    相关咨询
    • 房子买卖可以获得永久居住权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15
      不可以。房屋永久居住权是一种使用权,拥有所有权的房子才可以进行买卖,所有权指的是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所以,房屋永久居住权不可以买卖。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三百六十九条也明确规定: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房子的永久居住权可以卖给别人吗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02
      买下的房子在设定了永久居住权后,不可以出售。根据《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第三百六十八条规定,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第三百六十九条规定,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他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房子上写的对方永久居住权卖出去能卖房吗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17
      对方享有永久居住权你就无权对房屋进行处置,那属于违约行为。如果一定要处理,还是和对方进行协商,征得对方同意后再行处理。
    • 转卖房屋对居住权的影响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05
      设立居住权的房屋进行转卖的,不影响居住权的行使。居住权是在房屋管理局(登记机关)登记成立的物权,不能转让或继承。 即使业主出售房屋,拥有居留权的业主仍会有一段时间的居留权。新主人不能催人或租房子。 因此,二手房购买者应该注意,购买房屋后,不仅要查询房屋的所有权、租赁、司法查封或抵押情况,还要查询房屋的居住权登记情况。
    • 房屋永久居住权合同合法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4-12
      房屋永久居住权协议的效力是:有效的房屋永久居住权协议要求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自愿真实;居住关系的成立符合公序良俗、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协议内容合法、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三百六十六条 居住